胰腺损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81页(3355字)
一、概述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器官,受到良好的保护,故损伤机会较少,仅占腹部损伤的2%~5%,近期有增加趋势,并发症为19%~55%,死亡率为20%~35%。
二、分类
(一)Lucas分类标准
表23—1 胰腺创伤Lucas分类法
(二)Smego分类标准
表23—2 胰腺创伤Smego分类法
(三)道见弘分类标准
表23—3 胰腺创伤道见弘分类法
(四)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类标准
表23—4 胰腺创伤的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类法
(五)日本胰腺创伤研究会提出以下胰腺损伤的分类标准 Ⅰ型(挫伤型):胰腺有点状出血、血肿及轻度挫伤,被膜完整,腹腔无液体漏出。
Ⅱ型(裂伤型):无主胰管损伤的各类胰腺损伤。
Ⅲ型(主胰管损伤型):a型,胰体、尾主胰管损伤型;b型,胰头部主胰管损伤型,伴胰腺管或胰内胆管损伤。
这种分类标准说明:损伤程度的严重性Ⅲb>Ⅲa>Ⅱ>Ⅰ;胰头部与体尾部分界以肠系胰上动脉右缘为准;肉眼观察及胰管造影难以诊断主胰管损伤时,有以下情况亦可做出诊断:①裂伤直径大于胰腺的1/2或穿透伤;②胰腺中心部位的穿透伤;③大范围重度胰腺挫伤及坏死。
三、分级
(一)Wisner(1990)把胰腺损伤分为四级
Ⅰ级:胰腺挫伤或包膜撕裂伤。
Ⅱ级:胰体或胰尾部断裂伤。
Ⅲ级:胰头和(或)胰体部断裂伤。
Ⅳ级:胰十二指肠损伤。
(二)美国创伤外科学会的报告中的胰腺损伤分级
表23—5 胰腺损伤分级表
四、病因
胰腺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常因钝性暴力如车祸所致。Northrup认为胰腺钝性伤发生的机制是:①当暴力来自椎体右方时,挤压胰头部引起胰头挫伤,常合并肝脏、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损伤;②上腹正中的暴力作用于横跨椎体的胰腺,常引起胰体部横断伤;③来自左方的暴力常易引起胰尾部损伤,可合并脾破裂。
开放性即穿透性胰腺损伤,多由枪弹和锐器所致。闭合性和开放性胰腺损伤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医源性损伤常因胃、十二指肠和脾切除等手术引起,偶可因逆行胰胆管造影所致。按照胰腺损伤的部位,胰头损伤约占40%,胰体15%,胰尾30%,多发性损伤16%。
五、临床表现
内出血及胰液性腹膜炎,尤在严重胰腺损伤或主胰管破裂时,可出现上腹剧烈疼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和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因内出血和体液大量丢失而出现休克。脐周皮肤变色(Cullen征)。
道见弘(1992)认为,胰腺损伤时有如下临床特点:
(1)胰腺自身损伤极少引起患者的早期死亡,早期死亡多因合并其他实质脏器或血管损伤性严重出血性休克所致。
(2)单纯胰腺损伤或轻度合并损伤时,常无明显症状及特异性体征,故难以早期诊断,延误早期治疗,从而使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3)胰酶的消化作用引起周围组织坏死、出血,使胰腺损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50%。
(4)由于组织坏死及空腔脏器损伤穿孔后污染腹腔、失血、休克;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更易使感染扩散而无法控制,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能存活者仅占10%~30%。
六、检查
1.腹腔穿刺或灌洗术 一般在损伤后短期内,腹腔液体较少,穿刺往往阴性,待主胰管断裂时,可得到阳性结果。腹腔液测淀粉酶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2.胰淀粉酶测定 在胰腺损伤患者中,约半数有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但其升高程度与胰腺损伤的严重性并不一致,20%胰腺横断伤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值正常,可见血清淀粉酶测定的敏感性不高。
3.特殊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腹膜后肿块,十二指肠襻增宽以及胃和横结肠异常移位。其他检查如B型超声波和CT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同位素扫描,虽可确定胰实质损伤、腹内血管破裂、胰管损伤和假性囊肿形成等,但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做到,且无必要。
七、诊断
开放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并不难,上腹部或靠近脐部的枪弹伤,必须考虑到胰腺损伤的可能性,剖腹探查时,不难发现损伤部位。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甚难,术前获得正确诊断者不足半数,其主要原因是:①胰腺部位较深,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以致很少考虑到胰腺损伤;②胰腺损伤常同时合并腹内脏器及大血管损伤,其表现易被掩盖;③在胰腺损伤的早期,出血和胰液外渗常局限于腹膜后,症状和体征较轻微,且缺乏特异性,少数待假性囊肿形成才被确诊。因此,遇有任何上腹部损伤,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应严密观察,以摒除胰腺损伤。
参考文献
1 董方中,汪道新.现代外科诊断与治疗.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4
2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朱明德,石应康.临床医学概要.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4 陈小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Mani H.Van Thiel DH.Mesenchymal tumors of the liver[J].Clin Liver Dis[J].2001,5(1):219—257
6 Freeny PC.Angiosarcoma of hepatic neoplasms[J].Semin Roentgenol.1981,18:114—121
7 李同度.临床肿瘤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
8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