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防腐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现代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第272页(1399字)

木材抵抗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因素的破坏,并在长时间内保持其自身天然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能力,称为木材的耐久性。而木材使用年限的长短,最主要取决于木材的防腐。

(一)木材腐朽的原因

木材的腐朽是由一种低等植物真菌的寄生而引起的。侵害木材的真菌常见的有:变色菌、霉菌和腐朽菌三类。

变色菌多寄生于边材,是以细胞腔内含物如淀粉、糖类为养料,使边材变成蓝、红、绿、黄、褐或灰等颜色,这种菌除影响木材的外观外,并不破坏木材的细胞壁,所以对木材的力学性质影响不大。霉菌一般只寄生在木材的表面,并不破坏细胞壁,对木材的强度几乎无影响。

腐朽菌在适宜条件下便可在木材表面、端部、裂缝或林木伤口生长菌丝体,分泌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发酵酶等,可以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作为其养料,使细胞壁遭到完全破坏。受侵木材先变色或着色,最后发生软腐或粉化。从以上可以看出:变色菌和霉菌对木材的强度影响较小,而腐朽菌能使木材腐朽而严重降低材质和强度。

真菌在木材中的生存和繁殖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适当的水分、空气和温度。当木材中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到50%、温度在25~30℃,又有足够的空气时,最适宜真菌的繁殖,木材最容易腐朽;当木材含水率在20%以下时,真菌生命活动就受到抑制。浸没水中或深埋地下的木材,因缺氧而不易腐朽,俗语有“水浸千年松”之说。所以可从破坏菌虫生存条件和改变木材的养料属性着手,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

(二)木材防腐的方法

木材的防腐就是消除真菌的生长条件,通常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创造条件,使木材不适于真菌的寄生和繁殖;另一种是把木材变成含毒的物质,使其不能成为真菌的养料。在工程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防腐处理方法:

1.干燥处理

采用干燥处理,实质上是控制真菌生存和繁殖的三个条件之——含水率,即采用气干法或窑干法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20%以下,并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各种防潮和通风措施,以保证木材经常处于气干状态。

2.表面处理

木材的表面处理,实质上是在木材的表面涂刷一层耐水性好的涂料,涂料本身无杀菌杀虫能力,但涂刷涂料可在木材表面形成完整而坚韧的装饰保护膜,这样既能防止水分和空气的侵入,又能阻止真菌和昆虫的侵入。

3.防腐剂法

防腐剂法是通过涂刷或浸渍防腐剂,使木材含有有毒物质,以起到防腐和杀虫的作用。木材常用的防腐剂有:水剂的(如氯化钠、氯化锌、硫酸铜、硼酚合剂等)、油剂的(如林丹五氯酚合剂等)和乳剂的(如氟化钠沥青膏浆等)。防腐剂注入方法主要有表面涂刷法、常温浸渍法、冷热槽浸透法和压力渗透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