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脂膜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437页(1676字)
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 litis)系指肠系膜脂肪组织的结节性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热、腹痛和腹部肿块。本病在文献上名称很多,包括肠系膜We Ber Christian病、收缩性肠系膜炎、肠系膜脂肪肉芽肿、肠系膜硬化症、原发性硬化性肠系膜炎、肠系膜脂肪代谢障碍等。
(一)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诸如创伤、内脏疾患、肿瘤、感染、过敏,某些药物如碘化物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等。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障碍有关。
(二)病理生理
本病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系膜,也可累及网膜、结肠系膜和后腹膜。早期病变主要局限在肠系膜根部,肠系膜增厚,正常脂肪小叶消失而充满黄白色不规则斑块和质如橡皮的结节。病理组织学改变为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浸润,系膜增厚,含很多泡沫细胞岛,最后发生纤维化。收缩性肠系膜炎可能是病变的一种极端表现,有更广泛的纤维化,可累及结肠系膜,并逐渐出现肠粘连,使多个肠袢粘连在一起,有导致肠梗阻的可能性。有些患者肠系膜静脉可发生炎症而致闭塞。现认为收缩性肠系膜炎是本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已。
(三)分型
1.皮肤型 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脂肪组织,反复出现皮下疼痛结节,色红或紫,愈合后皮肤遗有凹陷,偶有结节破溃,流出油脂样物质,常为自限性疾病,女性多见。
2.系统型 病变广泛累及全身脂肪组织,包括胸腔及腹腔的内脏,如胸膜、心包、肺、肾、肝、脾、肠及肾上腺等,也可累及腹膜后组织及肠系膜。病情危重,临床少见。
3.肠系膜型 病变局限于肠系膜,可引起各种胃肠道症状。
(四)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8∶1。平均年龄53岁(7~82岁)。具有反复发作趋势。
1.症状 本病患者常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痛部位多位于上腹、脐周或偏左,腹痛程度可轻可重,可有恶心、呕吐、畏食、腹泻、便秘、腹胀和消化道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部分性肠梗阻。全身表现有发热和体重减轻,发热可轻度,也可出现高热。
2.体征 本病约2/3的患者有表面光滑的腹部肿块,多位于脐周偏左,质地偏硬,多有触痛,边缘可模糊或清晰,常固定,偶可推动。可有腹部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广泛的肠系膜病变可影响血液及淋巴回流形成腹水。
(五)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有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的凝血机制异常。免疫球蛋白常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2.消化道造影检查 如肿物压迫肠管可表现有受累肠段激惹征象,钡剂通过肠道较快,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多段回肠袢分离。也可有钡剂通过延迟,十二指肠环扩大或小肠节段性扩张,并可出现小肠袢扭曲或折角现象。
3.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行活组织检查,可发现肠系膜病理变化,对确立诊断有帮助。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时可作出诊断。但往往要于腹腔镜检或剖腹后才能确诊。但应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淋巴瘤、脂肪瘤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