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在消化系统的表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500页(2148字)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系统之间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呼吸和消化系统不仅在解剖位置上非常邻近,而且在功能和结构上也有相似之处。如两者均与外界相通,且有着巨大上皮表面的管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内分泌和从外界环境摄入营养并把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功能,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显密切。临床上常见的直接侵犯和影响消化系统的呼吸疾病有急性细菌性肺炎、结核病、肺癌、慢性梗阻性肺部疾病及呼吸衰竭等。

(一)急性细菌性肺炎

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由感染引起者占绝大多数,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又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细菌性肺炎临床上除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外,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毒血症时刻引起末梢循环衰竭、溶血、肝细胞破坏而出现黄疸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当肺部炎症累及胸膈膜时,还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特别是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肠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等,上述消化系统症状可为首发或突发表现,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肝炎、阑尾炎等。因此对于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而突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且腹部体征不明显者,胸部X线检查非常必要。

(二)肺结核

在抗结核药物发现以前,约70%的肺结核患者有消化道结核。今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继发于肺结核的消化系统结核已明显减少。

1.肠结核 主要是含有结核菌的物质被咽下所致,少部分患者可因血源播散或盆腔、腹腔结核灶直接侵犯所致。由于肠结核患者常合并有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加之近年来其临床表现及病发部位多不典型,故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应考虑有肠结核可能,必要时可行X线检查或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2.肝结核 多通过血行播散所致,是全身栗粒性结核的一部分。国内尸检材料表明:在死于栗粒性结核患者中,50%~100%有肝结核。肝结核临床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常为肝外结核症状所掩盖。此外,栗粒性结核本身也可引起肝脏非特异性病变,如肝脂肪变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变形性坏死等,故往往对肝结核警惕性不高,易误诊或延误诊断。因此遇有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伴肝肿大或肝区疼痛者,均应想到肝结核的可能,确诊依赖于肝组织活检或腹腔镜检查。

3.结核性腹膜炎 常继发于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部位的结核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确诊甚为困难,可因感染途径、机体反应性和病理类型而不同,造成临床表现各异。腹水常规、生化检查缺乏特异性以及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也是确诊困难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腹水中结核菌的DNA的存在,不但时间短,而且阳性率高,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腹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三)支气管肺癌

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由于肺组织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管而且直接沟通,故肺癌发生肺外转移较常见,甚至有些病例肺内未发现明显病灶,肺外其他器官已有转移。在肺外转移器官中,肝脏是最为常见的部位之一,国外一组肺癌患者肝转移高达30%~60%。因此,肺癌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或肝功能异常,均应高度怀疑有肝内转移。由于肺癌肝转移率高且转移早,故有学者主张在进行肺癌切除术前,应对常见的转移器官,特别是肝脏进行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它们在急性发作时常合并消化道继发性损害而出现纳差、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当伴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大、黄疸、腹水等,久之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临床易误诊为肝脏疾病。另外,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率可达24%,是非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3倍,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五)呼吸衰竭

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呼吸衰竭,均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发生率平均约11%,使用机械通气时,上消化道出血率可高达40%。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患者是由于同时并发消化性溃疡外,大部分患者是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缺氧也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等。呼吸衰竭时使用机械通气还可抑制胃肠道蠕动,引起腹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