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74页(1920字)
【病因】 本病是一综合征,是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内广泛的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引起较广泛的微血栓,造成循环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
一、凝血因子增加:
(一)大量组织凝血因子入血,如肿瘤、白血病、严重溶血、广泛灼伤、急性黄色肝萎缩等。
(二)蛋白溶解酶使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如某些毒蛇咬伤、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三)过敏反应,如抗原抗体复合物,可直接激活凝血机制。
(四)血流瘀滞,如血液浓缩和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二、小血管内皮损伤:
(一)缺氧,如窒息、肺透明膜综合征、严重休克、心跳骤停。
(二)严重酸中毒。
(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感染,引起毛细血管致敏后坏死。
(四)过冷、过热,如严重冻伤、中暑,新生儿硬肿症等。
上述各种原因,均可能引起本症,但并非一定引起本症。本症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临床表现】 临床上除有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外,还有以下四方面表现。
一、凝血:根据凝血部位而出现不同症状,其中以皮肤为最多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瘀斑,甚至坏死,如在肾上腺,则可见低钠血症、休克等;如在脑部,则出现惊厥、昏迷等;在肺部则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在肾脏则出现尿少、肾功能不全等;在胃肠则出现溃疡、腹疼等。
二、出血:可为皮肤瘀斑,也可为呼吸道(咯血)、消化道(呕血、便血)、泌尿道(血尿)等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大。
三、贫血:由于凝血和出血造成轻重不等的贫血。
四、休克:由于微循环障碍、出血、肾上腺功能减退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心率增快、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
【诊断】 具备上述临床表现以及下述三项化验异常,即可初步诊为本症。
一、血小板减少,低于10万/立方毫米。
二、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或等于16秒。
三、纤维蛋白原减少小于或等于160毫克%。
本症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小于或等于120分钟、凝血酶时间大于或等于25秒、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三P试验)阳性。
【预防】 对可能发生本症的疾病,应及早治疗。
【治疗】
一、治疗原发病。
二、抗凝剂的应用:应尽早使用,可将肝素50~100单位/公斤/次,溶于10%葡萄糖液50~100毫升中,缓慢均匀静滴,每6小时1次。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出血情况。如休克无改善,也无出血加重,或休克有改善、血小板计数上升、凝血时间在30分钟以内,可继续使用。如休克纠正,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已趋恢复,可将肝素减半量再用1次后停药。若用肝素后不见好转,出血严重者,应按最后一次肝素量,每125单位用鱼精蛋白1毫克中和之。
三、纠正血溶量与水电解质紊乱(见感染性休克节)。
四、替代疗法:在使用肝素后,应根据贫血情况输新鲜血液,以纠正贫血、补充消耗的血小板、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五、抗纤维蛋白溶解:对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引起严重出血时,在使用肝素后,可静滴6-氨基己酸或抗血纤溶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