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第437页(27197字)
一、十年规划的出发点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取得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纲治国,继续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毛主席的一贯号召。毛主席说:“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我们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我们在政治、思想战线上进行了一次比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四人帮”三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觉悟,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的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从一九五〇年到一九七五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二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三,工业总产值增长二十八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九。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一点五。我们的农业,以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养活了超过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工业,已经能够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为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日用品。工业布局向纵深展开,战略后方基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财政收支平衡,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着改善。
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我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进行的。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国民经济的发展几经周折,没有达到预期的速度。“四人帮”篡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篡改党的基本路线,掀起了复辟倒退的反革命逆流,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严重损害,近几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很不协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历史最好水平相比普遍降低。仅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三年间,同正常增长速度相比,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陷于停顿,教学质量普遍下降,科技教育人员青黄不接,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
当前,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大战总有一天要爆发。苏修战略重点在欧洲,但亡我之心不死。加快建设步伐,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威力,这是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准备打仗的紧迫需要。加快建设步伐,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巩固工农联盟,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紧迫需要。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发展,才能进一步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才能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打碎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广大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意气风发,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高涨。“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造成的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下降的局面已经扭转,国民经济的新跃进正在出现。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但是,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使国民经济持续地健康地迅速发展。
十年规划的制定,就是从国际国内形势给我们提出的紧迫任务,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历史使命出发的。
二、十年规划的奋斗目标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在三届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宏伟设想,要求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这十年,是实现上述设想的关键十年。在这十年里,也就是第五和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在1980年,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生产环节基本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基本建成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主要要求如下:
建立起稳固的农业基础。一九八〇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灌溉面积按农业人口达到一人一亩;全国粮、棉平均亩产上《纲要》,缺粮省、区实现粮食自给。一九八五年,农业主要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按农业人口达到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农林牧副渔业达到较高水平,公社和大队两级经济的比重平均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建立起丰富多彩的轻工业。广泛采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化纤、塑料、合成脂肪酸等化工原料和金属原料在轻工原料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改变目前轻工原料主要来自农业的状况。按人口平均的轻工业品产量有较大增长,一般日用工业品实现省、区自给。
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燃料动力、冶金、机械等原有工业部门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钢铁、原煤、原油、发电量等主要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石油化工、电子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成为比较发达的工业部门。重工业生产在质量、数量、品种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先进的成套技术装备。钢铁、燃料、一般机械产品大区全部或大部自给。
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战备需要的交通运输网和邮电通信网。铁路、公路、水运互相衔接,远洋运输和民航相应发展。基本建成全国长途自动电话和数据通信、传真通信等通信网。
建立起完善的商业网。显着改善城镇、工矿区的副食品供应和农村的工业品供应。对外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工矿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建立起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文教卫生体育事业。大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壮大科学技术力量,努力突破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若干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城市基本普及十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八年教育。发展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十年内培养和造就几百万具有大专水平的专门人才。建成城乡防治结合、平战结合的医疗卫生网。
一九八〇年、一九八五年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标是:
粮食,由一九七五年的五千六百九十亿斤,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六千七百亿斤,一九八五年的八千亿斤。
棉花,由一九七五年的四千七百六十万担,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六千万担,一九八五年的七千二百万担。
钢,由一九七五年的二千三百九十万吨,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三千六百万吨,一九八五年的六千万吨。
原煤,由一九七五年的四亿八千万吨,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六亿五千万吨,一九八五年的九亿吨。
原油,由一九七五年的七千七百万吨,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一亿三千万至一亿五千万吨,一九八五年的二亿五千万吨。
发电量,由一九七五年的一千九百五十八亿度,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三千亿度,一九八五年的四千八百亿至五千亿度。
纱,由一九七五年的一千一百六十万件,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一千四百万至一千四百五十万件,一九八五年的一千六百五十万至一千八百万件。
铁路货运量,由一九七五年的八亿六千七百万吨,增加到一九八〇年的十一亿五千万至十二亿吨,一九八五年的十六亿至十七亿吨。
一九七六年的工农业生产,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几乎没有增长。从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五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九点五,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四点七,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十。
要实现上述各项指标,“五五”计划的后三年,主要是挖掘潜力,加强薄弱环节,把多数的在建项目拿到手,有步骤地开辟一些新的战场,为“六五”大上作准备。要狠抓农业,狠抓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使它们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六五”计划期间,各项建设规模要有一个较大的展开。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进一步把农业基础搞稳固。要集中力量打几个高速度发展基础工业的歼灭战,拿下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形成若干个比较强大的工业基地。
实现十年规划的奋斗目标,有了八千亿斤粮食,六千万吨钢,掌握了现代的主要先进技术,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在经济上就有了比较多的主动权。我国的国际威望将进一步提高,一旦有事就能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达到这个目标,再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就有把握实现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任务。
三、走毛主席指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出了一条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四人帮”肆意篡改、歪曲、割裂毛泽东思想,疯狂反对毛主席的路线、方针、政策,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彻底批判“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肃清它的流毒和影响,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这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十年规划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用革命化统帅现代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矛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深入进行上层建筑领域和生产关系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要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生产建设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要大力开展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日益增强的物质基础,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革命和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决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又是完成经济工作的保证。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又要反对不懂实际的空头政治家。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是取之不尽的巨大力量源泉。我们实行工农业并举、中央工业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都是为了组织浩浩荡荡的大军,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广阔的阵地上展开。我们进行任何工作,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的智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扬民主,遇事和群众商量,善于把群众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实行符合实际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既要反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浮在上面说空话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要反对不敢领导、放弃统一指挥、迁就歪风邪气的尾巴主义。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学习和独创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决不能依赖外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我们一定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我们要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为我所用;也要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只有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后来居上。
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关系极大。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农业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放松。农业比重大的省要抓农业,工业比重大的省更要注意抓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装备和各种生产资料,同时为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服务。要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使农轻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地发展,避免相互脱节。要密切工农关系,搞好工农结合、城乡结合。
必须坚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我们不少省,比人家一个国家还大。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各省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社的积极性。发挥地方积极性,不能妨碍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性的方针、政策,工农业主要生产指标,基本建设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重要物资的分配,主要商品的收购和调拨,国家财政预算和货币发行,新增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必须由中央统一确定,实行大权独揽。无论地方和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都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严格的纪律,努力巩固中央的集中领导,维护全国的统一计划。要把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共同把事情办好。要反对中央部门统得过多过死、束缚地方积极性的“条条专政”,也要反对不顾国家统一计划、只考虑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局部利益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我们做计划,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八亿人口出发。无论是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生产和建设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内外贸易的关系,等等,都必须统筹兼顾,作出适当的安排。对资金、物资的分配,对劳动力的安排,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部门、地方、企业都要搞好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
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是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要使我们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在长期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我国人民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定要把这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不仅经济落后的时候要坚持,就是将来富强了也仍然要坚持。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多快,又要好省,努力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要反对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的资产阶级作风。
必须坚持把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同执行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我们要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风格和劳动态度,大力表彰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同时,要从客观经济条件和大多数人的觉悟水平出发,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等经济政策。要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很好地结合起来,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长远和当前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各经济单位的正当权益得到维护,使广大群众随着生产的发展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毛主席树立的大庆、大寨两面红旗,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走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典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坚持“鞍钢宪法”,广泛地、深入地、持久地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革命群众运动,1980年前把1/3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1/3的县建成大寨县;1985年前把2/3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2/3的县建成大寨县。只要像大庆、大寨那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把亿万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们就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1960年,毛主席曾经指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已经有了十年的经验了,已经懂得了不少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过去我们曾经因为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深刻,付出了一些代价,今后我们一定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去认识那些还没有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反对唯心论,反对形而上学。要认真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掌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弄清楚各条战线的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各方面的工作条例和办事章程。要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和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制定《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即三十条),修改和制定商业、财政等行业的工作条例。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就能够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就能够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胜利前进。
四、大力加强农业基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的状况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今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将以比过去大得多的规模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如果农业不相应地加快速度,不大幅度增加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农产品,我们的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一时上去了,也要被拉下来。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战争,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必须全党动员,大办农业,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办好国营农场,把农业建立在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机械操作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一,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首先把粮食搞上去。争取到1985年全国粮食产量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斤,比现在增加近二百斤。在普遍增产粮食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两头。一头是抓商品粮基地和国营农场的建设。各省、自治区都要建设自己的商品粮基地。国家要集中力量把黑龙江、吉林中部地区、江西鄱阳湖地区、皖北、苏北、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和宁夏的河套地区等商品粮基地建设好。要办好国营农场,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典范。八年内使这些商品粮基地和国营农场提供的商品粮比现在增加两三倍。另一头是抓低产缺粮地区和山区面貌的改变。要推广冀、鲁、豫三省艰苦奋斗,发展生产,从大量调入粮食转变到平年自给、丰年调出粮食的经验,发动低产缺粮地区的群众,大打农业翻身仗,三年内做到粮食自给。我国山区面积很大,各地要加强山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搞好多种经营。
发展粮食生产,要在大力提高单产的同时,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开垦荒地,使我国耕地总面积逐年有所增加。开荒要注意水土保持,实行国营农场开荒和人民公社开荒并举。国营农场开荒要纳入国家计划。人民公社开荒以社队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支持。要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占地。
对于商品粮基地和低产缺粮地区的建设,对于开垦荒地,有关部门要会同省、自治区搞好规划,像搞工业基本建设那样,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财力打歼灭战,一块一块地吃,尽快拿出成果来。
第二,切实搞好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十二个字的布局。各省、市、自治区要把增产经济作物放在重要地位,只重视粮食忽视经济作物是不对的。一个省的农业上《纲要》,不但要看粮食作物的产量,还要看经济作物的生产水平。要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建立一批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使它们成为向国家提供商品棉花、糖料和油料的主要来源。对这些经济作物的重点种植区,要定种植面积,定产量,定收购任务,定自产粮食,定口粮供应,使它们迅速地稳定地增产。要认真落实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社员口粮不低于邻近产粮区水平的政策。要大力开发海南岛,迅速发展橡胶、甘蔗、剑麻、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
第三,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毛主席指出:农、林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为儿子了。这就是三者平衡地互相依赖的道理。要正确地认识农业和林、牧、副、渔业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把农、林、牧、副、渔业全面抓上去。
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发动群众搞好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的绿化工作。提倡工矿交通企业造林。西北、华北地区要抓紧营造防护林,治理风沙,保持水土。各省、市、区都要加快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要研究和落实林业政策,加强林区建设,保护和合理开发现有森林。造林面积,现在每年七千万亩,1985年要达到每年一亿亩。
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1985年出栏肥猪要比现在增加一倍。努力增加各种家畜、家禽的饲养量。牧区建设要努力搞好,这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意义。要抓好草场建设,建立饲草、饲料基地,认真治理草原鼠害、虫害,积极防治畜病,大力改良畜种,并搞好副产品加工。到1985年,牧区牲畜由现在的八千万头增加到一亿三千万头。
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在江苏太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等地建立十个淡水渔业基地。继续建设舟山、马尾、湛江、北海、连云港、烟台、旅大、天津八个海洋渔业基地。要安排好渔轮、渔港、运输船和冷藏设备等的生产建设。到1985年,水产品产量由现在的460万吨增加到700万至800万吨。
所有社队,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大力发展集体副业和家庭副业。这对于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有重要作用。有关发展副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包括自留地、饲料地政策,家庭副业政策,农副产品收购和奖售政策,都必须认真执行,决不允许任意改变。
第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新安排河山。省、地、县都要加强领导,作出全面规划。要因地制宜,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讲究效果,讲究质量。国家要兴建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加快治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辽河、珠江等河流,解决西北、华北、西南地区的干旱问题。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引水到黄河以北。各地要抓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要继续打井,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要大搞改土,治理坡地、盐碱地、红壤土等低产田。农田基本建设所需要的炸药、钢钎、水泥、手推车,要保证供应。
实行科学种田,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全面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特别要狠抓培育和推广良种、增加有机肥料、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各省都要按照农业区划搞种子基地,全国要办种子公司。要兴办农业新技术综合试验场。
第五,实现农业机械化。要下最大决心,在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主要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70%左右,全国拥有拖拉机80万台、手扶拖拉机150万台、排灌机械8000多万马力,化肥年产量达到6000万吨。到1985年,全国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0万台,每亩施化肥达到100斤。要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工业,向社队提供品种对路、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业机械,并且保证维修配件和配套农具的供应。农机的生产,要按省或大区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简化机型,实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搞好专业化协作,不能每个省、地、县都自搞一套。小化肥厂现有的要搞好技术改造,煤、电资源丰富的地方要适当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一次革命,要改进耕作制度、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学会指挥和经营现代化大农业的一套本领,做到增产增收。要搞一批农业机械化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支援农业机械化。
第六,发展社队企业。办好社队企业,对于增加集体积累、增加社员收入,对于壮大公社和大队两级经济、促进生产队所有制逐步向大队和公社所有制过渡,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毛主席指出的:“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要立足本地资源,在不与农业争劳动力、不与大工业争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条件下,积极发展社队企业,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有条件的也要为大工业和出口服务。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纳入各地计划。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本主义经营思想。要注意防止一平二调,防止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各地要加强领导,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促使社队企业健康地发展。
五、加快发展轻工业
发展轻工业,关系到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家积累。各地区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大的地区,要十分重视。
发展轻工业关键在原料。要在增加农业原料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原料,重点是发展化纤、塑料、合成革、烷基苯、合成脂肪酸等化工原料。化纤产量,由1975年的15万5000吨提高到1980年的55万吨;1985年达到150万吨,相当于3000万担棉花,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由现在的6%提高到30%。塑料产量,由1975年的33万吨提高到1980年的80万吨,1985年达到200万吨。合成洗涤剂产量,由1975年的22万吨提高到1980年的40万吨,1985年达到80万吨,加上合成脂肪酸,可以代替10亿斤动植物油脂。
要重点抓好纺织、造纸、制糖、原盐、陶瓷等行业,积极发展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照相机等产品。各省、市、区都要根据资源特点,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轻工业。要保持和发展传统、名牌产品,安排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发展人民生活需要的小商品、手工业品。工艺美术品,除题材是反动、黄色、丑恶的外,都要积极组织生产。轻工产品要努力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做到丰富多彩、物美价廉。
六、发展壮大基础工业
大力加强基础工业,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威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基础工业生产技术落后,燃料动力、主要原材料和交通运输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以钢为纲。下大决心,花大力量,尽快地把燃料动力搞上去,把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搞上去,把交通运输搞上去。这是一项关系到我们的经济能不能高速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燃料动力工业,要大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力发电,充分利用石煤、煤矸石、泥煤、褐煤、油页岩和各种余热,大搞沼气,有计划地发展原子能发电,研究利用太阳能、地下热能、风力和潮汐能。要迅速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能源政策和发展能源的专门规划。
电力工业,要加快水电建设的步伐,重点抓好湖北的葛洲坝和清江、湖南的东江和五强溪、广西的大化、龙滩和大藤峡、贵州的乌江渡和天生桥、四川的铜街子、宝珠寺和彭水、云南的黄泥河、青海的龙羊峡、甘肃的黑山峡(或宁夏的大柳树)、陕西的安康、吉林的白山、江西的万安、福建的水口和棉花滩等二十个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总规模1800万千瓦。要建设一批火电基地,实行燃料、电力综合开发。重点搞好吉林霍林河、山西大同、河北开滦、河南平顶山、贵州六盘水、陕西韩城、安徽两淮、江苏和山东的徐州、兖州等八个大型坑口火电基地的建设,总规模2000万千瓦。要大力发展小电站。全国有1030个县可以利用当地水力资源办小水电站。有1000个左右县有小煤矿可以办小火电。1985年小水电、小火电装机争取搞到2000万千瓦,为农业和“五小”工业服务,使大电网更好地保证重点工矿企业的需要。要加强原子能发电的技术研究和设备试制,建设核电站。
煤炭工业,重点抓好两淮、平顶山、六盘水、霍林河、开滦、大同、兖州、徐州等八大煤炭基地。同时,努力提高现有矿井的机械化程度,积极改造和发展小煤矿。这样,到1985年,华东、中南以及东北等缺煤地区的原煤产量将比1975年增加一倍左右,基本实现扭转北煤南运的战略目标。
石油工业,要在本世纪内建设起十来个大庆,从现在起就必须大力加强石油勘探,迅速增加储量。要加强陆上油区的勘探,准备好打大仗的新战场;同时要向大陆架进军,加强渤海海域、南海、黄海和东海的勘探。力争1980年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比现在增加一倍,1985年增加两倍以上。要加快油田和天然气的开发,现有油田要继续保持稳产高产。
钢铁工业,重点要抓好鞍山本溪、京津唐、武汉、包头、太原、攀枝花、上海、马鞍山、冀东和邯邢等十个大型钢铁基地的生产建设。这十个大基地,是钢铁工业的主力和骨干,搞好了,就能把全国钢铁工业带动起来。到1985年,它们的钢产量约占全国的2/3;全国需要的重要钢材品种,90%靠这些基地解决。
中小钢铁企业,布局已经展开。今后,凡省内没有大钢铁厂,而发展中小钢铁资源条件较好的,国家要支持地方发展中小钢铁厂;省内已有大钢铁厂的,要集中力量把大钢铁厂办好,已有的地方中小钢铁厂,着重搞好巩固、提高,有条件的可以发展,但不能和大钢铁厂争资源、争动力、争劳动力,地方所需要的钢铁,可从本省钢铁产量的全额分成中适当解决;有些省、区缺乏煤炭、铁矿资源,就不要长途从外地调进原料、燃料勉强去搞钢铁,地方所需钢铁,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地方外汇进口解决。地方现有的中小钢铁厂要搞好技术改造,努力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向先进厂看齐。
加快钢铁工业发展,关键是抓好两头。一头是矿山。所有大型钢铁企业和各省、区都要尽快做到矿石自给或基本自给,坚决贯彻高炉吃精料的方针。一头是轧材。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特点,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提高合金钢的比重,建立我国自己的合金钢系统。要多生产专用钢材,提高钢材中的根管比例。
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重金属工业要加快发展,改变目前有色金属严重不足的状况。加强和建立九个技术先进的大型有色金属基地。经过努力,使有色金属的生产适应建立合金钢系统的需要,适应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建材工业,要增产水泥、玻璃和砖瓦砂石等材料,合理布局,就近供应。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机械工业,要统一规划,军民结合,合理分工,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改组,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生产能力,并逐步改建、新建一批骨干企业和高效率的生产线。要狠抓缺门短线,突破大型精密设备、仪表仪器和基础件的制造技术。搞好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成套设备,抓好进口成套装置的配套设备的生产,搞好零配件的生产。
交通运输,要加快九条重要铁路干线的技术改造,增修复线,装置自动闭塞,实现装卸机械化,十年内使这些干线的通过能力提高一倍左右。要逐步实现机车电气化、内燃化,使1985年电力、内燃机车运量占全国铁路运量的比重,由现在的17%提高到百分之六七十。新建北京到九江、南京到襄樊两条大干线,连通大同经焦作到柳州、青岛经济南到侯马两条大干线,并修建一些联络线,加大铁路网密度。同时,要加快南疆等边疆铁路的建设。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特别是要进一步开发和充分利用长江水系。发展公路、航空和沿海、远洋航运。要加强港口、码头、机场建设,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积极采用集装箱运输。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重点要为建设十来个大庆、八大煤炭基地、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等的建设服务。争取三五年内,在石油、富铁矿、优质炼焦煤、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的勘探方面有一个大的进展。要努力在铁路沿线、长江两岸等交通便利的地方找富矿和易采易选的矿。大力在南方和内地找煤、油、气。加强水文地质和海洋地质工作,积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加强地质理论的研究,争取在那些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发现。
今后八年,在燃料、动力、钢铁、有色、化工和铁路、港口等方面,共新建和续建一百二十个左右大型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加上原有的工业基础,全国可以形成十四个实力比较雄厚、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基地。到1985年,六个大协作区各具特点、不同水平的工业体系可以基本形成。东北地区将成为一个燃料、动力、原材料和加工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协调配套的大型重工业区。华北地区将形成一个新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型重工业区,燃料、动力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可以调出。华东地区有了比较稳固的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基础,机电、轻化工等加工工业的长处得以进一步发挥,成为一个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工业区。中南地区由于两湖、两广水电资源的大力开发,将弥补本区燃料的不足,初步建成一个有色金属和钢板品种比较齐全的工业区。西北地区将基本上形成一个以国防工业、机械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西南地区将建成一个比较强大的战略后方基地。
七、积极发展石油化工、电子等新兴工业
石油化工具有发展快、成本低、资金积累率高的优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相当薄弱。有机原料,85%以焦化副产品和电石、粮食为原料,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我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发展石油化工条件很好,一定要搞快一些。“五五”和“六五”期间要建成一批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乙烯产量,由1975年的6万多吨提高到200万吨;合成橡胶产量,由1975年的五万六千吨提高到60万吨。化肥生产,随着以天然气、轻油、重油、炼厂尾气和褐煤为原料的新技术的掌握,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阔,1985年的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
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的同时,积极发展煤炭化工。加快化学矿山的建设,努力增产三酸、两碱等基础化工产品。
电子工业的生产水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十年内,我国电子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要统筹安排,以民用为基础,以军用为重点,做到军用与民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增加基础元器件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五五”期间形成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元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并相应地建立起适合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工业。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及其配套的外部设备的生产,加强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抓好电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努力生产电视机等人民生活需要的电子产品。
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研制工作,发展自动化、原子能、激光、新型科学仪器、遥感技术等的研究应用,使之逐步形成工业化生产。
八、加强国防工业,搞好战略后方基地建设
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要贯彻执行人民战争思想和积极防御方针,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科研、生产、使用结合。充分发挥生产能力,补上缺门短线,提高产品性能,搞好布局,迅速把常规和尖端武器搞上去,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
认真安排好军工动员生产,做好战时动员的准备工作。军工企业在保证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要积极承担民品生产任务,支援农业,支援轻工市场,支援基础工业。
继续抓紧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任务。现在内地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骨架初步搭起来了,但还不完善。今后内地的生产建设,要苦战几年,首先把农业搞上去,把轻工业搞上去,使农轻重协调发展。其次,搞好工业内部、企业内部的填平补齐,协作配套,尽快发挥生产能力。第三,抓紧在建项目,特别是钢铁、燃料、电力、军工、交通等方面工程的建设。第四,继续兴建若干个电力、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型工业项目。与此同时,相应发展工矿区和城市的公用、商业服务、文教卫生等事业。
要加快发展新疆、内蒙、西藏、云南、宁夏、青海、甘肃、广西、黑龙江等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
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充分利用,继续做好支援内地建设的工作。有的重要工厂要一分为二,分出一部分能力到内地去。
认真贯彻执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抓紧搞好人民防空工程和各项有关工作。
九、坚持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
我国工业已有相当基础。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资消耗高、生产成本高,各方面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克服“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恶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生产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十年内,特别是“五五”后三年,要立足现有基础,大搞挖潜、革新、改造,这样可以赢得时间,加快速度,节省投资。开滦煤矿放手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挖掘生产潜力,用了五年时间,使煤炭产量比原设计能力翻了一番,投资只相当于新建的四分之一,时间比新建缩短一半。常州市在市委的统一规划下,打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界限,大搞协作会战,大搞挖潜,工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六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二十五亿多元,比有的省、自治区的产值还要高。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大力推广开滦煤矿、常州市等单位的先进经验,订出挖潜、革新、改造的具体规划和具体措施。
要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充分利用和努力改造现有设备,大大提高它们的效率。要有计划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组织起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协作,增加新的生产能力。
挖潜、革新,改造的重点,要放在增产燃料动力和原材料方面,放在增产缺门短线产品方面。“五五”期间,要求统配煤矿通过挖潜增产的煤炭占全国增加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要求钢铁工业通过挖潜和配套,把现有的炼钢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使1980年生产三千六百万吨钢的指标,基本上靠挖潜来实现。
挖潜、革新、改造,不仅要增加产量,而且要全面实现多快好省。凡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没有达到本行业历史最好水平的,都要在1978年内达到;已经达到的,要努力赶超国内和世界的先进水平。
所有企业,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要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每道工序,都要有严格的质量验收,经常开展质量评比。要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选用材料、设备精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不断进步。质量、品种、规格不符合标准和合同要求的产品,不能列入计划完成数,不准出厂。已经出了厂的,要包修、包换、包赔。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查责任。
所有企业,都要努力降低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从1978年开始,一律按照各行业历史最低的消耗定额,凭票供应电力、燃料和原材料。以后随着消耗水平的降低,每年都要核定更先进的消耗定额。
所有企业,都要搞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大力推广大庆十二字经验(焊、补、喷、镀、铆、镶、配、改、校、涨、缩、粘),使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所有企业,都要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后工业生产的增长,应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除新建企业外,一般企业要做到增产不增人,增产又减人。
所有企业,都要积极改进经营管理,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因经营管理不好造成的亏损,要在1978年内全部扭亏为盈。政策性亏损,也要降到最低限度。
挖潜、革新、改造所需的资金、材料、设备,要认真安排落实。基本折旧资金主要用于挖潜、革新、改造;基本建设投资,首先安排改建、扩建项目和重大的挖潜、革新、改造措施项目。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改革那些妨碍挖潜、革新、改造,妨碍社会主义协作的规章制度。
十、基本建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五五”为1780亿元,“六五”为2800亿元,十年共4850亿元,超过过去二十六年的投资总额。
十年内,投资的重点是农业、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主要部门投资分配如下:
农业,48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0%;
轻工业,230亿元,占5.3%;
燃料动力,1113亿元,占25.4%;
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有色、化工、建材),812亿元,占18.5%;
机械工业,138亿元,占3.2%;
铁道交通,677亿元,占15.5%;
商业、供销、外贸,100亿元,占2.3%;
科学、文教、卫生、广播,124亿元,占2.8%。
基本建设要坚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做到用最省的投资,最快的速度,建成最多的综合能力,发挥最好的效果。根据二十多年来的经验,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全局观念。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十年内,首先是建成全国的经济体系,进而建设大区经济体系。各省、市、区要从这个全局出发,安排本地区的建设,决不能都要求自成体系。否则,就会分散投资,分散力量。
第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各自的特长,搞好地区间的分工协作。新建项目,尽可能不放在大城市里,可以放到中小城镇,避免大城市的继续扩大。
第三,搞好全国和地区的综合平衡。各年度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必须同财力、物力和施工力量相适应。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其前后左右的配套项目要同时安排,互相配合。要处理好“骨头”和“肉”的关系。
第四,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所有项目,都必须周密地、慎重地做好资源、地质、水文、工艺试验等基础技术工作,不准草率开工。从选址到设计,都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力求多快好省。要采用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不能拿生产厂当试验厂。要加强施工的领导和管理。各部门的专业施工队伍要服从国家统一调动。
第五,组织会战。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都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部,以中央有关部门为主,所在省、市、区参加领导,把有关单位组织起来,统一指挥。大型引进项目的建设,要指定得力的领导干部来抓,并及早做好生产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要搞好成套设备的供应工作。
第六,狠抓投资效果。建筑安装企业,要像工业企业一样,全面考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要保证完成新增生产能力、新增固定资产计划,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1980年要比现在降低15%,1985年降低25%。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一倍。大中型项目平均建设周期要比现在缩短一半。
第七,实行投资大包干。按照建设项目的隶属关系,根据设计规定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投资总额、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由部门或省、市、区的建设单位包干,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第八,整顿和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计划,大、中型项目由国家审批;小型项目由省、市、区审批,报国家备案。严禁上计划外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没有初步设计的,不能列入年度计划;没有施工图的,不准施工。发挥建设银行的监督作用,所有基本建设投资都要由建设银行拨款。严格执行预决算和工程验收制度。
十一、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大力搞好环境保护
综合利用,消除污染,保护环境,这是关系到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巩固工农联盟、保障人民健康的大事情。这件事情不抓好,工业越发展,资源的浪费越大,而“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就会越来越严重,成为社会的公害。
所有地方、部门和企业,都要从全局利益出发,打破行业界限,开展综合利用。地质工作必须综合勘探,综合评价;水流、森林、矿藏等各种资源,特别是共生矿,必须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一切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都不允许造成超过国家标准的污染,应当和可能回收的东西都要回收。“废气”、“废水”、“废渣”要尽量利用起来,为国家增加财富。当前,首先要把有色冶炼、焦化、造纸等企业排放的“三废”尽快利用起来,增产硫酸、烧碱、纯苯和萘等。每个企业都要搞热平衡,积极利用余热。要努力利用煤矸石、石煤、泥煤和油母页岩等。
现有工矿、城镇的污染问题,要抓紧解决。新建工业、科研等项目,必须坚决执行主体工程和“三废”治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这件事,由建委和环境保护机构监督检查。
综合利用和治理“三废”的项目,要纳入部门或地方的计划。重大的综合利用工程要列入国家计划。在资金和物资上,要切实给予保证。
十二、做好商业工作,扩大对外贸易
商业是联结工业同农业、城市同农村、生产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认真搞好。
要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首先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积极组织农村社队开展多种经营,同时帮助做好对轻工业部门的原料供应,把农副业和轻工业生产促上去。
要切实改善市场供应。逐步增加农村的日用工业品供应,换回更多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援大中城市和工矿区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机械化、半机械化养鸡、养猪场和奶牛场。继续稳定物价,加强市场管理。
要增加商业网点,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商业职工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劳动,应当受到大家的尊重。
毛主席指出:“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但国外市场极为重要,不可轻视,不能放松”。十年内,要使对外贸易有一个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扩大对外贸易,关键要把出口搞上去。要在努力增加农副土特产品、轻纺工业品出口的同时,大力提高工矿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特别要把机电产品的出口搞上去。大宗商品的出口要搞好,小宗商品的出口也要搞好。
要处理好内外销关系。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继续限量出口。国内外市场都需要而货源较紧的商品,要积极发展生产,挤一部分出口。国外市场需要、国内市场可多可少的商品,应当基本上供应出口。建立必要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办好专厂、专矿、专车间,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出口,兼顾内销。
外汇收支一定要做到平衡。使用外汇要精打细算,保证重点,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急需的地方。要采取灵活方式,多引进一些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若干重要的原材料。凡是可进可不进的坚决不进;能少进的坚决少进;确实需要进口的,要抓紧进口。要抓好港口工作,加强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和检疫。
要认真总结外贸工作的经验,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国际市场行情,改善经营管理。在成套设备进口和机电产品出口方面,我们的经验还少,要学会做这方面的生意。在坚持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学会同外国资本家进行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经济斗争。
继续做好对外援助。认真执行对外援助八项原则,讲求实效,确保援外设备和工程的质量,使我们的援助对受援国切实起到良好作用。援外人员要以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好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模范地履行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扩大援外效果。
十三、努力增加财政收入,重点保证经济建设
财经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扶持生产,繁荣经济,增加收入。在支出方面,要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十年财政收入共一万二千八百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2%,其中“五五”财政收入五千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1%,接近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主要靠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同时,要加强财政管理,把一切应当收上来的钱都收上来。这几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财政管理混乱,资金分散,有些地方和部门,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巧立名目,任意挤占国家财政收入;或者过高规定一些费用的提取标准,以增加自己的机动财力。现在预算外资金过多,不少使用不当。有些地方挥霍浪费,大搞楼堂馆所。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凡属非法侵占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上缴利润的,要坚决制止。留给地方和企业的各种专项资金要管好用好,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纳入计划,报上级审批,按规定合理使用。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会人员和财政金融部门的监督作用,严禁弄虚作假。各地方、各部门,从上到下,都要指定负责干部抓财务工作。
“五五”的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由“四五”的56.3%,提高到“五五”的,60%以上。科学文教卫生费的比重,也要适当提高。国防、行政费和援外支出的比重,要适当降低。
十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繁荣文教卫生事业
农业、工业、国防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解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的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二十年的差距。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发展科学技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既抓当务之急,解决工业、农业和国防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又要考虑长远需要,大力发展电子技术、原子能、空间技术、遗传工程等新兴科学技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抓住重点,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快在主要方面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各部门、各地区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攻克本部门、本地区的关键技术。重大科研、中间试验和新产品试制,必须纳入计划,保证必要的条件。在每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各部门、各地区都要拿出若干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或我国独创的科学技术成果。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培养造就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科技队伍的骨干作用,坚持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和干部、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走我国自己科技发展道路。1985年前,要组成相互配合、布局合理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兴建一批现代化的实验室、实验基地和重大的实验设施,把科研工作转到先进的水平上来。各产业部门、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和大中城市都要逐步建立或充实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可按行业联合建立精干的实验研究机构。各县都要建立和健全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要加强技术培训,把几千万产业工人、几百万技术人员、几百万农机手和其他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起来。要加强技术情报的交流,反对互相封锁。
各行各业都要及时了解国外的科技动向。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首先要老老实实地学,迅速掌握使用,有的要翻版和仿制。要有专门的队伍研究、消化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它、发展它。
继续搞好教育革命,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造就一支宏大的无产阶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狠抓教材建设。认真办好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特别要切实办好一批重点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七·二一工人大学、共大、五·七大学和农业中学,广泛开展夜校、函授、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的业余教育,不断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
继续搞好文艺革命,调整文艺政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组织和推动文艺工作者创作具有革命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要努力发展电影、电视、广播、新闻和出版事业。
继续搞好卫生革命,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加强公社卫生院建设,巩固、提高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队伍,同时认真抓好厂矿、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降低发病率。坚持中西医结合。扩大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生产,逐步用先进技术装备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十五、认真搞好劳动力的安排和管理
必须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妥善安排城乡劳动力。
严格控制职工人数的增长。为了使职工人数同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等相适应,并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所有部门、地方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下达的劳动计划,不准突破。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不得从农村招工。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某些工种需要招收农民时,应经省、市、自治区革委会批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而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应当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劳动部门要把城乡劳动力统一管起来。
做好职工的余缺调剂工作。新建、扩建投产单位所需的职工,尽量从原有企业的职工中调剂解决。
妥善安置老弱残职工。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动员退休;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可以退职。职工退休、退职后,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妥善安排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今后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要坚持上山下乡的方向,除一部分升学和按政策留城就业外,其余应当有计划地分别组织他们上山下乡、参加国营农场或边疆建设。
人口非控制不行。1985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要求由现在的千分之十二左右,降到千分之九左右。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从上到下建立和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深入宣传教育。积极研制更有效的避孕药具,做好节育技术指导工作。
十六、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增加农村社员收入。农村人民公社要努力节约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在收益分配中合理安排公积金和公益金所占的比例。要坚持按社员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工记分的制度。在工农业品的交换中,要适当提高某些价格偏低的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要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90%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
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有计划地改革工资制度,同时,改进劳保福利制度。既要反对高低悬殊,又要承认必要的差别,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逐步简化和统一工资标准,缩小不合理的工资差别。对于少数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工种,有步骤地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要逐步缩小地区工资差别。实行正常的调整职工工资的制度,在工农业生产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调整工资,要看职工的政治表现、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实行计时为主、计件为辅,计时工资加奖励的制度。实行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避免过去的毛病。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和克服想靠奖金去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积极发展社会集体福利事业。组织职工和家属走“五·七”道路,搞好集体农副业生产。有步骤地解决职工首先是内地工业基地职工与家属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在解决职工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时,要考虑工农关系,逐步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以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防止工伤事故,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危害,积极防治职业病。
改善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职工宿舍问题,各城市和工矿区,要作出具体规划,加以实施。各地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发展农村兴建住房必需的建筑材料。要在四五年内,把唐山、天津等地区建设得比地震以前更好。在有震情的地方,要切实搞好防震、抗震工作。
我们的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生活只能逐步改善。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广大群众奋发图强,辛勤劳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作出贡献。
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难道这是做不到的吗?是吹牛皮、放大炮吗?不,是做得到的。既不是吹牛皮,也不是放大炮。只要看我们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不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把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从基本上打倒了吗?我们不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基地上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也达到了可观的水平吗?我们不是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吗?过去西方人加给我们的所谓东方病夫的称号,现在不是抛掉了么?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就不能够做到呢?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任何反动势力所阻挡不了的。”
从世界历史看,经济落后国家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事例是不少的。十九世纪末,美国超过了英国;二十世纪初,德国也赶上了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1950年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印度的一半,到1968年就超过了英、法、西德。经济落后的资产阶级国家,能以较短的时间赶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更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亿万人民,有二十多年建设起来的物质基础,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通过揭批“四人帮”这场政治大革命,我们的党更加坚强,我们国家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是加快速度,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原则,依靠工人阶级、依靠贫下中农、依靠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巩固和扩大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爱国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要坚持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发展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在这样的国内、国际条件下,经过亿万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经济就一定能够以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讲求实效,力戒空谈,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胜利实现党的十一大提出的抓纲治国的各项战斗任务,完成和超额完成十年规划,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