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烙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动物针灸手册》第51页(1969字)
使用烧红的烙铁在患部或穴位上进行熨烙或画烙的治疗方法,称为烧烙疗法。烧烙具有强烈的烧灼作用,所产生的热刺激能透入皮肤肌肉组织,深达筋骨,对一些针药久治不愈的慢性顽固性筋骨、肌肉、关节疾患以及破伤风、脑黄、神经麻痹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烧烙疗法分为直接烧烙(画烙)和间接烧烙(熨烙)两种。
(一)直接烧烙
又称画烙术,即用烧红的烙铁按一定图形直接在患部烧烙的方法。常用的画烙图形如图1.5.8。适用于慢性屈腱炎、慢性关节炎、慢性骨化性关节炎、骨瘤、外周神经麻痹、肌肉萎缩等。
图1.5.8 画烙图
1.术前准备 尖头刀状烙铁和方头烙铁各数把(有条件的可用电热烧烙器),小火炉1个,木炭、木柴或煤炭数千克,陈醋500g,消炎软膏1瓶。患畜术前绝食8h,根据烧烙部位不同,可选用二柱栏站立保定,或用缠缚式倒马保定法横卧保定。
2.操作方法 将烙铁在火炉内烧红,先取尖头烙铁画出图形,再用方头烙铁加大火力继续烧烙。开始宜轻烙,逐渐加重,且边烙边喷洒醋。烙铁必须均匀平稳地单方向拉动,严禁拉锯式来回运动。烧烙的顺序一般是先内侧、后外侧,先上部、后下部。如保定绳妨碍操作,也可先烙下部,再烙上部,以施术方便为宜。烧烙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烙线皮肤呈浅黄色,无渗出液为轻度;烙线呈金黄色,并有渗出液渗出为中度;达中度再将渗出液烙干为重度。一般烙至中度即可,对慢性骨化性关节炎可烙至重度。烙至所需程度后,再喷洒一遍醋,轻轻画烙一遍,涂搽薄薄一层消炎软膏,动物解除保定。
3.注意事项
(1)幼龄、衰老、妊娠后期不宜施术。严冬、酷暑、大风、阴雨气候不宜烧烙。
(2)烧烙部位要避开重要器官和较大的神经和血管。患部皮肤敏感,或有外伤、软肿、疹块及脓疡者,不宜烧烙。
(3)同一形状的烙铁要同时烧2~3把,以便交替使用。烙铁烧至杏黄色为宜,过热呈黄白色则易烙伤皮肤;火力小呈黑红色,不仅达不到烧烙要求,也易黏滞皮肤发生烙伤。
(4)烧烙时严禁重力按压皮肤或来回拉动烙铁,以免烙伤患部。
(5)烧烙后应擦拭患畜身上的汗液,以防感冒。有条件的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发生破伤风。术后不能立即饮喂,注意防寒保暖,保持术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患畜啃咬或磨蹭,并适当牵遛运动。
(6)同一患畜需多处画烙治疗时,可先烙一处,待烙面愈合后,再烙他处。同一部位若需再次烧烙,也须在烙面愈合后进行,且尽可能避开上次烙线。
(二)间接烧烙
是用大方形烙铁在覆盖有用醋浸透的棉花纱布垫的穴位或患部上进行熨烙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熨烙法(图1.5.9)。适用于破伤风、歪嘴风、脑黄、癫痫、脾虚湿邪、寒伤腰胯、颈部风湿、筋腱硬肿和关节僵硬等病患的治疗。
图1.5.9 间接烧烙
1.术前准备 方形烙铁数把,方形棉花纱布垫数个,陈醋、木炭、火炉等。患畜妥善保定在二柱栏或四柱栏内,必要时可横卧保定。
2.操作方法 将浸透醋液的方形棉纱垫固定在穴位或患部。若患部较大,可将棉纱垫缠于该部并固定。术者手持烧红的方形铬铁,在棉纱垫上熨烙,手法由轻到重,烙铁不热及时更换,并不断向棉垫上加醋,勿让棉垫烧焦。熨烙至术部皮肤温热,或其周围微汗时(大约需10min)即可。施术完毕,撤去棉纱垫,擦干皮肤,解除保定。若病未愈,可隔1周后,再次施术。
3.注意事项
(1)烙铁以烧至红褐色为宜,过热易烫伤术部皮肤。
(2)熨烙时,烙铁宜不断离开术部棉垫,不应长时间用力强压熨烙,以免发生烫伤。
(3)术后应加强护理,防止风寒侵袭,并经常牵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