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抗药性的概念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293页(1215字)
1.作用部位 这是指除草剂在植物体内发生生化反应的部位。人们对一些除草剂的作用部位已研究得很清楚,但仍不了解另一些除草剂的作用部位。人们所清楚的除草剂作用部位大多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系和蛋白质。一些除草剂有多个作用部位。
2.代谢 代谢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发生的使除草剂毒性降低的生物化学反应。作物和杂草间对除草剂不同的代谢速率正是作物对除草剂获得选择性的重要基础,一种代谢过程可能会影响不同类别的除草剂。
3.除草剂类别 人们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和除草活性将除草剂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除草剂可能具有相同的作用部位,因而表现出相似的除草剂活性和使杂草表现相似的受害特征。
4.生物型 生物型是一个生物种群中与群体不同的生物小种。例如,抗普施特的玉米杂交系先锋3377IR就是该杂交系中的生物型,抗莠去津的藜是藜种群中的生物型。多数情况下,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是无法识别特定生物型的。
5.选择强度 选择强度是在作物系统中使用特定除草剂防治杂草时,通过竞争优势使一种杂草或作物产生抗药性能力的程度。
6.敏感性 指的是在推荐剂量下,一种杂草或作物的生物型对除草剂的敏感度。
7.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在一除草剂浓度下植物的生长部分减弱或部分存活的一种反应,该浓度正常情况下对敏感种群有100%的防效。
8.抗性 除草剂抗性治理委员会(HRAC)认为:抗性指在一个给定的杂草种群中,除草剂处理后仍存活着的杂草生物型自然产生的遗传能力;在使用正常或推荐除草剂剂量下,能有效地控制该杂草种群。抗药性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经由稀少的抗药性个体发展成为抗药性种群。
9.交互抗性 交互抗性是指由于单一抗性机制的存在,一个杂草生物型对两种或多种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现象。交互抗性可在具有相同或不同作用部位的或不同类型的除草剂中出现。例如,一种除草剂在一农田长期使用后,对这种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杂草生物型,对另一从未在该农田使用过的另一种除草剂也具有抗药性。
10.除草剂多抗性 指一种杂草或作物生物型对多种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即抗性植物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抗性机制的情形,而且这种抗性是由不同的选择过程而形成的。例如一种杂草或作物生物型对除草剂A产生抗性后,换用除草剂B,这种生物型又对除草剂B产生了抗性,即通过不同的选择,这种生物型对A和B这两种除草剂都产生了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