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绦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162页(1518字)

钩虫、绦虫、蛔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可引起慢性不定位腹痛,以蛔虫、绦虫为常见。

蛔虫病有多种表现,最多见的为肠道蛔虫病。蛔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对人的直接损害并不严重。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影响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也是许多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病源。肠道蛔虫可见于任何年龄,也是皮肤荨麻疹的重要病源。

当胃肠道受扰乱时,或者身体发烧的时候,或者服用剂量不足的驱虫药时,肠道内的蛔虫会到处蠕动,几乎体内一切腔隙都可能钻进蛔虫而造成梗塞,多数的蛔虫还可能缠绕成团甚至堵塞了肠道,造成梗阻而出现肠梗阻症状,吐蛔、蛔虫直接钻出肛门外都可见到。

肠道蛔虫病在肠道内扰动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从极轻的钝痛到剧烈钻、顶疼痛都可能出现。典型的是脐周疼痛,而且喜按,没有压痛或反跳痛。肠蛔虫引起的腹痛可能长时间的存在,但一般不致于持续不断,而是阵发的或时轻时重。

绦虫病也可能有类似肠蛔虫病的腹痛,但绦虫病引起的发育、营养不良更为明显,而且在粪便中一再可以发现脱落的绦虫节片(通称寸白虫)。可借以确认绦虫病存在。

人体寄生的绦虫有多种,最常见的为肉绦虫和肉绦虫两种。一般教科书所说据头节判定种类的方法(猪肉绦虫头有钩,故称有钩绦虫;牛肉绦虫头部没有钩称无钩绦虫),由于头节排出、找出、确认有一定困难,恐非一般人所能办到。排出的白色虫节形状、尺寸大致可供参考:猪肉绦虫未成熟的体节宽度大于长度;成熟的体节略呈方形;满卵的体节长度大于宽度(6×12mm)。牛肉绦虫的成熟体节宽度(最宽12mm)大于长度,满卵的体节长度(约20mm)大于宽度(约7mm)。排出的虫节,猪肉绦虫数节在一起;牛肉绦虫节节脱落(据王福溢《实用人体寄生虫学》)。但区分这两种绦虫的种类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只是牛肉绦虫个体较大,猪肉绦虫全长2~7m,牛肉绦虫则长10~12m,有时可达25~30m。因此,牛肉绦虫更容易堵塞肠道,产生的毒素、对人体的影响也较猪肉绦虫明显,但治疗方法则基本一致。

治疗蛔虫病比较方便的是服用使君子仁(需在中药店临时购买)。小儿可如花生米直接嚼服(生仁可炒至香脆再服)或烘干研末服,每日一次,空腹服或饭后二小时服,小儿按每岁1粒;或每岁1g;或1岁加1g,但最多不得超过16g;或按12岁以下10g,13岁以上20g服用;或按每kg体重0.5g计算:连服二、三日。煎服的效果不如直接嚼服效果好,但副作用(呃逆)煎服较少。

治疗绦虫最方便安全的是服用南瓜子。用新鲜南瓜子仁50~100g,研烂,加水制成乳剂,加冰糖或蜂蜜空腹顿服。此方也可治蛔虫病。又,《四川中药志》介绍治绦虫验方用南瓜子、石榴根皮各50g,日服三次,连服二日。

又,槟榔片(最好为新鲜的切片,北方需自中药店购买,多为陈的。)煎剂对绦虫、蛔虫均有效。7~9岁40g,10~13岁50g,14岁以上60~90g。煎汤一次服完。槟榔饮片先用热水300~500ml浸泡数小时,而后用文火煎成200ml左右。据称,与南瓜子合并应用,效果更好,先服南瓜子粉80~125g,半小时至2小时左右再服槟榔煎剂。最好服槟榔后再服硫酸镁等泻剂。大约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即可排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