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的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442页(2139字)
1.实事求是原则
决策者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复杂事物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才可能找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分析现有人、财、物等主客观条件,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目标;实事求是,不仅考虑需要,更要考虑可能,不仅要看到有利因素和成功机会,也要看到不利因素和失败风险,才能恰当地优选方案。
2.信息化原则
决策的科学性与所掌握的各种情报、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成正比,这就是科学决策的信息化原则。因此,领导者必须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统,不仅要有灵敏的信息收集系统,能及时为领导者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还要有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保证领导者在决策实施阶段进行有效的追踪决策。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分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特征。任何事物都是质的量的统一,因此对任何事物的决策,既要把握事物的量,借助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又要把握事物的质,进行定性评估,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决策科学化。
4.对比优化原则
对比优选是科学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决策总是在若干有价值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只有一个方案,无从选择,也就没有优化。因此,对任何一项决策,尤其是重大的战略决策,都应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便从中选优。
5.民主化原则
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保证。领导者的正确决策,从根本上来源于广大群众的实践,是智囊团可行性研究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决策民主化就没有决策科学化。实行决策民主化,一是要让被领导者参与某些阶段的决策工作,决策者要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他们的智慧;二是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智囊”作用,要放手让专家履行拟定方案和评估方案和评估方案的基本职责,领导者主要是掌握决策程序,做好组织工作,并亲自确定目标和择优决断。专家们履行职责应建立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任何决策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必须由专家们自主地得出评估结论,领导者不应事先“定基调下结论”,然后要求专家围绕结论做论证。
以个人经验为抉择依据的经验,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必然产物。如果说在以往小生产条件下,领导者依靠个别谋士的锦囊妙计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经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的话,那么,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管理者,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仅仅依靠这套经验决策的办法是远远不够了。现代管理者必须学会现代决策技术,注重科学决策。
第一,科学决策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科研活动越来越复杂的特点。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联合化、建设工程大型化、科学研究协作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使得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其复杂性可概括为规模庞大,联系广泛,信息巨量,因素众多,具有广博性、多层次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其参变量之多,输入输出信息量之巨,是过去小生产和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决策,就必须获取大量信息,量化比较、综合分析和论证。显然,这不是任何一位管理者只凭个人经验所能胜任的,必须实行由专家参加的,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科学决策。
第二,科学决策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一是一项科学发明、发现到转化为生产力和周期愈来愈短,从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0年缩短到现在约4年左右时间;二是生产力的发展,使机械设备和产品的技术寿命大为缩短,据统计,近10年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至今已有30%过时;三是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节奏不断加快。近30年来,科技发明、发现,超过人类历史两千年的总和。在这样一个科技发展快节奏的时代里,任何因循守旧、优柔寡断,都会坐失良机;任何粗枝大叶、仓促决定,都会造成严重损失。现代管理者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情况、新问题,很难依靠过去模式和传统经验来进行决策。要不失时机作出正确决策,必须审时度势,实行科学决策。
第三,科学决策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要求。现代管理的一个重大变革,是由单纯追求效率转变成追求最佳效果,效率只有量的大小之分,效果则有质的优劣之别,效率只是达到效果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领导者决策目标发生错误,效率越高危害越大,所以现代管理突出强调最佳效果。科学决策运用现代决策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注重追求优化效果,适应了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而经验决策往往凭直觉判断和传统的概括方法,缺乏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很难取得最佳效果。上述分析表明,学习现代决策理论,掌握现代决策技术,注重科学决策,是摆在现代管理者面前的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