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手册

质量管理诊断的内容和方法

书籍:工程师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585页(3035字)

在进行诊断前,应先制订具体的诊断提纲,确定诊断内容和评价方法。

1.质量管理诊断内容

国内一些工业主管部门和学术组织进行质量管理诊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效;

(2)工厂方针和目标管理;

(3)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教育;

(4)领导和奖惩;

(5)负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机构和企业的质量保证机构;

(6)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

(7)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8)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9)质量信息管理;

(10)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11)质量成本;

(12)质量审核。

2.评价方法

质量管理诊断一般采用打分的办法。为了做到合理地评价,应按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来进行评分,然后汇总。为使评价做到统一,且能有明确的等级,每条按0,2,5,8,10分五档来评分。每档评价的要求是:

10分-按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做得很好,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8分-按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做得较好,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分-按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虽已进行了工作,但只达到及格的下限;

2分-按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才开始搞;

0分-诊断提纲要求的内容尚未开始搞。

3.质量管理诊断的程序和方法

质量管理诊断的程序如下。

(1)准备阶段

它是正式诊断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诊断工作进行得顺利与否。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等项内容。

①组织准备。组织准备,首先是组织好诊断队伍。要求参加诊断的成员一般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既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又要具备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条件;其次,对受诊断的企业(或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的情况等,也要做初步地了解。

②思想准备。思想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断组成员的思想准备。它主要指的是对诊断目的、意义的认识,对诊断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设想;二是接受诊断单位职工的思想准备。这实际上是对这些单位职工所作的有关诊断的思想发动工作,可用讲课方式对诊断作些概要介绍。

③具体业务准备。它主要包括与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企业(或单位)的概况;企业(或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情况;建立方针、目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情况等。

(2)预备诊断

它包括:

①现场调查。根据准备阶段掌握的企业概况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情况,与企业(或单位)人员一起进行短期的现场调查。对于企业(或单位)的主要用户可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收集对企业的意见。

②同领导人座谈。通过座谈,对现场调查中产生的疑问进一步核实、确认。同时,从座谈中可收集到领导对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看法、想法、作法、收到的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

③收集职工的情况和意见。为了切实掌握职工情况,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可组织职工按班组填写职工情况调查表和职工意见表。

④制订正式诊断计划。正式诊断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断的重点对象和内容;诊断的日程安排;诊断的目的;诊断的方法。

(3)正式诊断

根据诊断计划确定的对象和内容,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工作。

①对诊断的重点内容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可通过现场观察,去掌握、核实或补充资料,也可以通过跟班劳动有目的地收集企业(或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意见和要求;

②对诊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可用排列图、分层法、因果分析图等对诊断的主攻方向进行分析,找出单向问题所在,也可以用关系图法对有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③肯定成功的经验,提出改善的建议。在经过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肯定企业(或单位)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推广。同时,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找出企业(或单位)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④编写诊断报告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包括:诊断的性质、内容和参加人员;企业(或单位)概况;诊断概述(如诊断机构、诊断日程安排、诊断的主要内容等);诊断结果(包括经验和建议两方面内容);结束语。

⑤诊断结果的发表。当诊断结束后,诊断组要向企业或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和车间(班组)骨干汇报诊断结果。

质量管理诊断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主要应根据被诊断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经常应用的方法有听、谈、看、问、查、算等方法。

诊断人员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自始至终都要和被诊断单位的领导或有关人员商量、探讨,发现问题就实事求是地、坦率地提出来。尤其是诊断结果及提出来的改进意见,一定要同被诊断单位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研究商量,并向被诊断单位正式提出来。

诊断工作一定要坚持采用科学方法,用数据说话,克服习惯上常用的“差不多”、“大概”等等词句。要以理服人,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这样才能使被诊断单位愿意接受,同时也能扩大诊断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