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1004页(4461字)
1.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
(1)能源供应总量不足,供需平衡困难,周期性地发生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长期以来,中国的一次能源供需平衡状况在紧张与缓和之间周期性徘徊,能源短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供应的状况决定着能源平衡的大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和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将越来越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进入“八五”以来,由于煤价调整及煤炭市场逐渐放开,刺激了地方煤炭的发展,加上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能源产品及载能体的进口增加幅度较大,出现了煤炭供应缓和的状况。但由于自“六五”以来,国有重点煤矿的建设计划均未完成,地方煤矿的发展又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煤炭供应潜伏着危机。
(2)能源工业投入不足,投资比例失衡
按中国实际情况,能源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应在20%左右,才能保证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整个80年代,能源工业投资额虽然逐年增长,但其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没有相应提高,始终保持在15%左右。由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使能源工业投入不足。同时,由于能源产品价格低,对投资没有吸引力,大量资金投向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既造成能源投资渠道少、资金不足,又由于加工工业的膨胀,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在能源工业内部,各方面的投入和发展也不平衡。电力工业由于实行新电新价政策,解决了电力建设资金来源不足与集资办电的还贷问题,投资比重由1981年的7.2%增加到1990年的7.8%。但水电比例呈下降趋势,水电装机容量比例由“七五”初期的30%左右下降到“七五”末期的25%。
煤炭由于价格低,投资效益差,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渠道难以拓宽,投入资金不足。社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4.4%下降到“七五”时期的2.7%,“七五”期间,每年少投入30亿元。
石油的投资比重也有所下降,投入资金保证不了计划建设工作量,1989~1990年,按产量计划,少投入资金80~100亿元。
表1.1.2-1 中国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3)能源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煤炭工业由于投入不足,“七五”基本建设计划指标未能实现,开工规模、投产能力、结转规模分别只完成计划的40%、68%、75%,少投产5600万吨,少结转3100万吨,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后劲。由于煤炭价格严重偏低,煤炭企业亏损严重,财政补贴缺口大,企业不得不动用本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资金来弥补,导致采掘失调矿井增加,国有重点煤矿由1982年的21处增加到1990年的103处,地方国有煤矿采掘失调面达45%。设备老化失修,长期带病运转;安全设施和职工生活福利大量欠帐,部分企业陷入难以维持的境地。
电力行业大修、折旧率普通偏低。目前电力行业综合折旧水平仅4.2%,更改资金严重不足。电力行业现有低压机组、火电厂灰场、水电站大坝、电网等亟待维护和改造,严重影响安全稳定运行。
石油资源的储采比下降,资源接替日趋紧张。在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集中资金保产量计划的完成,从而影响了勘探工作的开展。“七五”期间,探井进尺只完成计划的81%,减少了309万米,直接影响着储量任务的完成。近几年新探明的可采储量还抵偿不了采出量。储采比由“六五”末的13.3下降到“七五”末的11.4。后备资源接替不上,严重制约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后劲。
(4)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经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超过50%,而我国一直维持在30%左右,其中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6%。在能源生产过程中,资源损失和浪费严重。煤炭开采普遍存在“吃肥丢瘦”现象,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0%左右,而乡镇集体煤矿只有10~15%。在能源消费中,能耗水平偏高。由于技术和管理落后,能源价格长期偏低,节能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难以推广实施,能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的产值能耗,约为中等收入国家的2.5倍,工业发达国家的4倍,比印度还高1倍。从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看,中国能源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30%~90%,如发电煤耗要高三分之一,水泥耗能高5%。
(5)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资源分布不均,造成对能源运输及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在中国的资源开发条件上,煤炭资源具有优势,目前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5%左右为煤炭,这种比例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变。煤炭的大量消费,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煤炭资源前景主要在西部地区,需要长距离运往东部消费中心。因此,环境保护与运输能力的制约给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困难。
(6)能源工业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较深,改革步履维艰
表现在体制改革始终是在机构撤并上绕圈子,没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政策大多以解决近期困难,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为主攻方向,以增加产量为最终目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进展不大,对增强能源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缺乏有力的措施;价格改革局限于被动式的小步调整,没有从市场经济出发,形成合理的比价。从整体上看,仍未摆脱产品经济模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
(1)环境压力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大量烧煤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以及农村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的生态破坏。199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1088百万吨,其中约80%直接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991年,全国烟尘排放量为13.14百万吨,SO2排放量为16.22百万吨,其中烧煤排放的估计分别占70%和90%。烧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年经济损失估计近100亿元。西南和华南已出现大面积酸雨区,而且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大量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能源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难以回避。
生物质能的过度消耗,使森林植被减少,大量秸杆不能还田,导致水土流失,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百万公顷;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5%。
(2)资源问题
中国能源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较可靠的煤炭资源量约有2万亿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即“探明储量”)为9015亿吨,其中,相当于国际上的探明储量部分(即“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的上限分别为787亿吨和33万亿立方米。目前油气探明储量还很低,后备储量不足。中国可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尚有相当于10亿吨煤炭的储量,但由于体制、政策和资金的问题,水电比重趋于下降。
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全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60%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等“三西”地区;可供开发的水资源70%集中在西南诸省;前景较好的石油储量主要在西部的新疆。而主要耗能工业分布在缺能的东部沿海地区。
(3)能源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运作问题
能源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共性(即是商品生产者,必须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外,同时还具备不同的特性。煤炭生产由于资源条件和开采历史的差异,各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费用构成极不相同,级差收益悬殊;石油受资源条件制约,油田开采具有阶段性,销售要通过管道输送;电力的产供销一次完成,电网结构紧密,功率交换频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电力还具有公用事业的性质。另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生产上游产品。长期以来,能源企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改革步履维艰,进入市场也较其它行业滞后。从整体上看,仍未摆脱产品经济模式和旧体制束缚。企业在发展规划、产量、价格、盈亏、投资、信贷、销售、外贸等经营政策方面,受到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控制和干预,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贯彻落实《条例》困难重重。企业办社会,富余人员多,包袱沉重。此外,能源企业还普遍存在生产的外部环境较差的问题。如非法开采的地方小煤窑对国有煤矿的干扰破坏;电力设施屡遭破坏和被盗;石油资源流失和设备损坏情况严重。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僵化,用人多、效益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应变能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表1.1.2-2 1990年全国及能源行业资金利润率
(4)能源企业经济效益问题
我国能源产品长期受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和价格的控制,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致使能源行业的一些企业经济陷入困境,亏损严重。国有重点煤矿从1982年起出现全行业亏损,1991年亏损额高达117亿元,国家财政弥补65亿元,企业只得用少提折旧和工资等办法来补亏。石油行业从1989年起发生行业亏损,1991年亏损70多亿元,国家财政补贴48亿元。电力行业的情况稍好一些。特别是1985年实行煤运加价政策,以及对集资和利用外资建设的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初步建立起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但由于新的增支因素多,成本上涨幅度高于电价增长幅度,以致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资金利润率由1980年的12%降到1990年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