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爷赶山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06-05 10:03:07 分类: 鲁班

鲁班爷造赵州桥,桥成之日,张果老倒骑毛驴,左手托泰山,右臂挟华山,踏上桥来,桥忽闪开了。鲁班着忙了,赶忙跳下桥去用“五尺”把桥撑住,心中暗想是什么人有如此能耐?等张果老过桥以后,鲁班才看清楚原来是张果老手托挟泰、华二山,怪不得桥快支撑不住了。他恨恨地说:“我身在仙班,有眼却不识神仙,要此眼睛何用!”说完他将左眼抠出来扔在地上。所以至今鲁班爷的门徒———木匠们瞄线吊直时,总眯着左眼,用右眼瞄。木匠们用的“五尺”不论用什么木头做,总是端直不了,时间一长非弯曲不可,原因是鲁班当初用尺撑桥时把尺杆撑弯了。

鲁班

鲁班爷造好赵州桥后,过了几朝几代,他又要在河北省里造座石桥。当地没有造桥的石头,于是鲁班爷拿上“赶山鞭”,要到昆仑山上去赶一座石山到造桥的工地上。

八洞神仙里的韩湘子,跑去和鲁班爷打赌,说:“你鲁班赶山我相信,但一夜能赶万里路我不相信。”鲁班说:“天黑后开始赶,天亮五更五点,一定赶到河北省。”

于是两人击掌打赌,要是按时将山赶到,韩湘子将他的“青和笛”输给鲁班爷,若按时赶不到,鲁班爷再不到人间营造桥梁。

两个仙人约定了时间,到了那天晚上。鲁班爷来到昆仑山,挥起“赶山鞭”,将昆仑山上的一座小石峰赶着向东滚动。

鲁班在后面骑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挥鞭,就像是牧人赶一样,他在后面赶,石头在前面向前滚,犹如万奔腾,钱塘涨潮,滚滚向东。为了打赌取胜,不耽误时间,鲁班一路上连歇息都没歇息一下,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赶。

再说韩湘子怕把自己的看家宝输给鲁班,暗暗地观察动静,天快到三更时,看见已经把石山赶了五千里,赶到青海东部地面了。若照这样赶下去,等不到天亮,准能把石山赶到河北省,他自已是贼打官司———输定了,不由地心中发急,他得想个主意。只见他眉头皱了几皱,顿时计上心来,我何不学个盗之徒,来个半夜学叫。

正当鲁班一心挥鞭赶路,不能顾及其他时,韩湘子隐身到滚动的石山的后稍,在鲁班骑的那块大石头的左边,学起公叫鸣;不过学得不像公叫,连自己听着也像老鸦叫的声音。于是赶忙弥补过失,变成了百只老鸦,鼓噪飞鸣。

鲁班爷本是工匠出身,心地纯朴正直,原本想不到韩湘子在捣鬼。一听老鸦的叫声,看见老鸦飞鸣,说道:“坏了,老鸦出巢天将亮,这里离河北省还有五千里之遥,天亮前无论如何赶不到了。”心中一犹豫,赶山鞭就停了下来,被赶的石山也就停在那里不动了。鲁班爷跳下他骑的那块巨石,几步跑到山上,坐在那里喘粗气。赶了半夜石头,口干舌燥,想喝点水,用赶山鞭的把把往地下捣了三下,地下立即出现三个水潭,里面清水汪汪。这三个石潭被后人叫作鲁班石缸,里面的水不论天雨天旱,始终保持离缸沿不远的水平线上,不浅也不涨。这三个石缸就在老鸦峡北面的石山上。鲁班爷坐在那里喘气,有踩下的脚印,还有屁股坐下的印子哩!不信的话,你现在就去看,这些古迹还在那里。

山石堆在那里不赶了,所以老鸦几十里全是石山,为啥叫老鸦峡,不说也明白,因老鸦叫而得名。

鲁班爷骑着赶山的那块巨石,不偏不倚留在峡口,在湟水河的正中间,后人在上面修了一座亭子,叫作“鲁班亭”。

韩湘子捣了一场鬼,人们大概念他是神仙,或者是他捣鬼捣得出了名,在峡口北紧靠山崖的路边,给他修了间“湘子庙”,这间庙是在解放后扩建公路时才拆除的。

老鸦峡的西面,还有个大峡和小峡,峡短石头少,不过也是石山。这两个峡的石头是鲁班爷鞭子底下漏下的。大概是赶山也和赶一样,稍一疏忽,石头就离群赖着不走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