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孟浩然的诗
-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①
 - 江上别流人
 -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
 - 送从弟邕下第後寻会稽
 -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薄
 - 示孟郊①
 -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①
 - 送辛大不及①
 -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①
 - 大堤行寄万七①
 - 早发渔浦潭①
 - 经七里滩①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 书怀贻京邑同好①
 - 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①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 宿天台桐柏观①
 -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①
 - 彭蠡湖中望庐山①
 - 湘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①
 - 耶溪泛舟①
 - 登鹿门山怀古①
 - 听郑五愔弹琴
 - 题明禅师西山兰若①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宿建德江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 题义公禅房
 - 早寒有怀
 - 春晓
 - 寻香山湛上人①
 - 临洞庭上张丞相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岁暮归南山
 - 过故人庄
 - 留别王维
 - 秦中寄远上人
 -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 夜归鹿门歌
 - 与诸子登岘山
 - 南归阻雪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 万山潭作
 - 清明即事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经七里滩
 - 初春汉中漾舟
 -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 题长安主人壁
 - 岘潭(山)作
 -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 送丁大凤进士举①
 - 宴包二融宅
 - 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 白云先生迥见访①
 - 同张明府清镜叹①
 - 庭橘
 - 采樵作①
 - 送陈七赴西军
 - 田园作①
 -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①
 - 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①
 - 登望楚山最高顶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①
 - 万山潭
 - 送吴悦游韶阳①
 - 入峡寄弟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①
 - 田家元日
 - 齿坐呈山南诸隐
 - 与王昌龄宴王十一①
 - 宴包二融宅①
 - 襄阳公宅饮①
 - 秋宵月下有怀
 -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 岘潭作①
 - 洗然弟竹亭①
 - 送王五昆季省觐
 -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 送崔遏(易)
 - 送席大
 -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 送袁十(三)岭南寻弟
 - 东京留别诸公
 - 岘山饯(赠)房琯崔宗之
 - 送袁太祝蔚豫章
 - 都下送辛大之鄂
 - 送谢录事之越
 -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 永嘉别张子容
 - 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 送告八从军
 -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 送张祥之房陵
 - 送桓子之郢成礼
 - 重酬李少府见赠
 -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 闲园怀苏子
 - 早寒江上有怀
 - 九日怀襄阳
 -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 行至汝坟寄卢征君
 -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 闻裴侍御胐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 九日龙沙寄刘大
 - 东坡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 赠道士参寥
 -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孟浩然的故事
更多 >>
李白认识孟浩然吗? 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