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忍抛红豆打流莺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这是明人高启的《过二乔宅》诗。写二乔惟妙惟肖。孙策、周瑜一武一文,大乔、小乔一媚一俏。大乔嫁孙策,花满中庭;周瑜娶小乔,锦香满园。两对璧人矗立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黄沙风帷中,煞是惹眼。
话说东汉末年,江南皖城里有一处居所,主人名曰"乔公"。乔公有二女,二女美若天人。两名小女子自幼通达聪颖,资质过人,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她们本应安居皖城临水照花安稳度日。但天不要美人泯然于众,于是来了周瑜和孙策。
建安四年,孙权长兄孙策带领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伴行的是周瑜。二人并肩作战,一举攻克皖城。一双好男儿,看过去,雄姿英发,都是人中英杰。他们自然亦是久闻乔公二女芳名,知道这两个小女子乃别世的花,是美绝的人儿。
他们正当风华正茂。见此一双良人,怎能不心生喜慕。孙策与周瑜商量之后,便遣人礼聘,欲得邀乔公许允。
乔公见此二人来提亲自然心里是喜出望外的。二女此生嫁得如此骁勇英烈正直大作为的男子,乔公当然心意满足。得此一双良婿,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还有什么好记挂。他当即便应允了两门亲事。于是,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良美韵事。郎才女貌,谐成伉俪。
且说大乔与孙策,良缘天妒,二人琴瑟相伴不足三年。孙策迎娶大乔两年之后正值曹操袁绍官渡大战。当孙策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风华成寡,伶仃一世。一代佳人最后亦是飘零如草,晚景凄凉。离世于何时,竟不为人知。
高唱大江,谁把黄金铸铜雀。
方迁乔木,忍抛红豆打流莺。
这是大乔墓旁的对联,有一种流芳的哀怨和凄婉溶在字里面。读来自有某种悲怜心生而出。大乔运命婉舛,相比之下,小乔的运命要平顺、光明许多。
先说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心胸宽广。是绝才男子。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迎娶小乔。是年,他二十四岁,正是英年风华灼人眼。
周瑜本是珍宝一样的人,小乔也是。这样的珠联璧合似是早已注定,都不能让他们流落旁处惹烟尘。他们就应当彼此照顾、相爱、珍重一世。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他们有匹配的生世。所以他们的爱流转于世,被传说,被书写,被记忆,被追念,被重溯,是必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