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单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188页(2033字)
尺骨干骨折
前臂单骨折发生机会不多,单纯尺骨骨折更少见,约占单纯桡骨骨折的1/3。多因直接暴力致伤,木棍袭击,患者举手防护时,击中尺骨,骨折多呈横断或三角形,暴力严重可伴有桡骨小头脱位,因尺骨上肌肉附着较少,故损伤后移位不大,但下1/3骨折,受旋前方肌的牵拉,骨折远端旋前并向桡侧移位。
【病因病理】
直接暴力:骨折向桡侧移位,有时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环状韧带完全断裂,骨折发生在下1/3时,远端旋前畸形,并向桡侧侧方移位。
间接暴力:跌倒时前臂旋后,手掌尺侧着地,损伤应力偏于尺骨,而发生骨折。如果上、下尺桡骨关系正常,桡骨完整,单纯尺骨骨折不会有太大移位,反之如果有明显的移位,则上下尺桡关节可能有脱位。
【诊断】
1.症状:伤后尺骨周围肿胀、疼痛,前臂功能障碍。
2.体征:局部压痛,因尺骨位置表浅,可触及骨折线和骨擦音,纵轴挤压痛阳性。
3.影像学检查:单纯尺骨骨折,要注意上下尺桡关节有无移位。注意骨折远近端旋转改变。前臂正位片,根据下尺桡关节重叠的多少判断远端旋转改变情况,根据近端桡骨结节显露的方向和大小判断骨折近端的旋转情况。
【治疗】
无移位的骨折可用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固定,六周可愈合;有移位者,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复位时要将患肢置旋前位牵引,用分骨手法向尺侧拉,复位后患肢应在旋前位固定,以减少旋前方肌的牵拉作用,维持骨折端稳定。一般情况下,无需手术治疗,如果开放性损伤,则清创、缝合后用力臂架固定,伤口换药亦不影响。
预后:尺骨下1/3骨折,由于周围软组织少、血运差,复位,固定不稳,容易发生不愈合,需要手术修整残端,植骨,加压钢板固定或用力臂架外固定,局部注射重葡液,以刺激骨痂生长。
桡骨干骨折
单纯桡骨干骨折也不多见,约占尺桡骨折的16%,且以青少年多见。由于单一骨折,尺骨完整,保持支撑作用,骨折后不会出现短缩或明显的移位。
【病因病理】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致伤,由于桡骨干上有三组旋转肌群附着,故不同平面的骨折有不同的旋转改变。
桡骨上1/3骨折:附着在桡骨结节的肱二头肌及桡骨上端的旋后肌牵拉骨折近端旋后移位,而附着在桡骨中下部的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牵拉远端旋前移位。
桡骨中、下1/3骨折: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因肱二头肌,旋后肌被旋前圆肌抵消,故骨折近端处于中立位,而远端受旋前方肌的影响而旋前移位。如图
桡骨骨折移位示意图
【诊断】
1.症状:伤后局部肿痛,功能障碍。
2.体征:桡骨损伤部位压痛明显,纵轴挤压痛阳性,骨擦音阳性。
3.影像学检查:桡骨骨折,可有典型的移位改变,还要注意上、下尺桡关节有无脱位,根据桡骨结节的大小显影不同判断骨折近端的旋转改变,根据下尺桡关节两骨重叠情况,判断远端旋转情况。
【治疗】
无移位型骨折,给予夹板或石膏托固定,5~6周可愈合。有移位者,要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复位时根据骨折的不同平面,给予旋转改变,上1/3骨折在旋后位复位,中下1/3骨折在中立位或旋前位牵引、复位。
手法复位、闭合髓内钉固定术,于桡骨茎突部钉入髓内钉,贯穿骨折端。
力臂架外固定术,手法复位后,在桡骨骨折远、近端各穿二枚1.5mm克氏针,用针栓和支撑根连接,锁紧针栓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调整支架。复位固定,六周可去除。
预后:功能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