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银行会计科目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307页(15932字)
厂内银行通过货币计价,将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资运动表现为资金运动。为把资金运动的具体变化科学地记录下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核算和监督,就必须运用会计科目,建立帐户,并据以进行考核和监督。
一、厂内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为使厂内银行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要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需要,并与会计核算方法相配套。如核算方法采用“双轨制”或者“单轨制”,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就应有所不同。
2、要符合企业全面经济核算的要求。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其特定的核算内容,会计科目的名称应含义明确,通俗易懂。为了便于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综合汇总分析核算指标,准确及时反映和监督企业内部经济往来活动情况,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使核算指标具有可比性。
3、要与会计制度和现行核算体系相结合。厂内银行,是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在推行厂内银行时,厂内银行核算在现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厂内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满足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又要与现行的财务制度,核算体系相适应。
4、设置会计科目既要防止过多,又要防止不顾实际需要任意简化设置会计科目。
二、厂内银行通用模式核算会计科目表
1、厂内银行(企业一级核算单位、企业财会部门)
厂内银行一级核算单位会计科目表如图表4-1所示。
图表4-1
2、内部核算单位(企业二级核算单位新增设科目)内部核算单位会计科目如图表4-2所示。
图表4-2
三、厂内银行通用模式核算会计科目设置说明
厂内银行属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和管理会计的范畴,因此其核算科目的设置要从适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实际需要出发。
(一)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的设置受单双轨制和行业会计核算形式及特点的影响(厂内银行单双轨制模式的选择)
1、双轨制厂内银行核算科目与通用模式相同。
2、单轨制厂内银行核算科目主要是将财务结算和财务存款科目展开,还原为财务会计科目。换句话说,就是将内部拨款、内部贷款、内部货币、内部存款、内部货币发行、内部利润(管理费用节支、销售提价增收……)等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直接纳入财务会计科目体系。
(二)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的设置受企业规模和管理程度要求的影响(厂内银行核算粗细程度与简繁程度的选择)
企业在建立厂内银行及日常管理与核算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厂内银行通用模式核算科目做如下增减或补充:
1、采用内部全额信贷方式控制(管理)资金的企业,可以不设“内部拨款”科目。
2、不使用厂内货币的企业,可以不设“内部货币”和“内部货币发行”科目。
3、在双轨制厂内银行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将“财务结算”科目直接列为“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4、企业可以根据资金控制和内部结算范围的不同,以及细化管理,满足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需要,在“内部拨款”和“内部存款”科目下设若干二级科目或分解成不同的一级科目。如:
(1)将资金和费用区别开来,分别设“定额资金拨款”、“费用预算拨款”科目。
(2)也可将资金再细分为“储备资金拨款”、“生产资金拨款”、“成品及发出商品资金拨款”科目。费用也可细化为:“管理费用拨款”、“销售费用拨款”,、“营业外费用拨款”、“在建工程费用拨款”等科目。
实行会计准则后,可将费用细化为:“管理费用拨款”、“财务费用拨款”、“销售费用拨款”等科目。
(3)内部利润也可细分为:“管理费用节支”、“销售费用节支”、“营业外费用节支”、“材料采购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销售提价增收”等科目。
(4)“内部存款”科目的分设和细化应与“内部拨款”科目的分设和细化相对应同步进行。
5、“内部销售收入”仅为内部单位使用,月终无余额。
(三)企业内部单位核算科目的设置说明
1、建立厂内银行开展内部结算,作为内部单位其核算科目的设置不受单双轨制的影响。
2、内部单位核算科目的设置应与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
3、内部单位核算科目的设置还应遵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及成本核算方法。
(四)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的编号原则
核算科目编号是对每一核算科目编列固定的号码,其主要作用是以编码的形式,体现核算科目的分类和每类中各个科目的排列次序,便于编制核算凭证,登记帐薄、查阅科目、准确及时提供管理信息,同时为计算机辅助厂内银行管理(电算化)奠定基础。
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编号,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符合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会计科目的基础规定和要求。
2、一、二级核算单位的科目编号要保持一致,以便于汇总记帐、合并报表、核对帐目。
3、要适应计算机辅助厂内银行核算与管理的需要。
4、尽可能实现行业和企业集团内部各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编号的统一。
四、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双轨制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一)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双轨制核算科目表
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双轨制核算科目表如图表4-3所示。
图表4-3
(二)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双轨制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内部拨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按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以下简称考核指标),拨给内部单位(如工业企业的分厂、车间、处室);商业企业的店、部、组、个人;运输企业的场、站、队;施工企业的处、队;事业单位(如研究所的室、医院的科……),行政机关的委、局、办、处、科在规定期限(全计期间或承包期间)长期使用的资产或预算经费。企业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固定资金拨款、流动资金拨款、费用预算拨款等科目。
二、流动资金拨款科目。厂内银行按考核指标规定的流动资金定额,下拨或增拨给内部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减少定额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下拨给各内部单位的流动资金定额数,反映企业定额流动资金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本、发出商品资金和内部单位设置帐薄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在实行全额信贷方式管理资金的情况下可不设此科目,均由“内部贷款”科目核算。
三、预算经费拨款科目。厂内银行按考核指标规定的经费预算,下拨给内部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减少预算时,做相反的科目。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下拨给各内部单位的经费预算数,反映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营业外等费用预算指标的分解情况,是考核内部单位费用节支情况的依据。内部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内部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该单位的节支额,可根据内部经济责任的要求做出是否上缴的规定。如要求上缴,则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内部利润”。
本科目应按费用性质和内部单位设置帐薄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内部贷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内部单位因资金占用超过考核指标规定的流动资金定额,而发生的内部贷款和还款业务。
1、发放内部贷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2、收回内部贷款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内部单位借款而尚未偿还的内部贷款额,是考核企业内部单位流动资金占用指标的完成情况的依据之一。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品、发出商品资金类别和内部单位设置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三、本科目余额应与二级核算单位的“内部贷款”科目贷方余额之和相等。
“厂内货币”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厂内银行库存的厂内货币增减变化,厂内货币只限用于内部经济往来中限额以下或规定结算事项的款项结算。
1、厂内银行发行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货币发行”科目。
2、厂内银行付给内部单位厂内货币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内部单位存入厂内货币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内部单位在限额以下对外支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结算”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厂内银行实际库存的厂内货币,“内部货币发行”科目余额与本科目余额之差反映的是全部内部单位实际库存的厂内货币(即企业内部经济往来中实际流通的厂内货币)。
“财务结算”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在双轨制情况下反映“现金”、“银行存款”这两个财务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情况,用于核算内部单位对外收支业务(如销售收入、劳务收入、采购支出、发放工资……)
1、厂内银行在办理内部单位对外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财务处直接对外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存款”科目。
2、厂内银行在办理内部单位对外支出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财务处直接对外支出时,借记“财务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科目的余额之和,是厂内银行与财务处建立帐务勾稽关系的依据之一。本科目也可以直接分解成“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进行核算,则其发生额与余额应与财务处“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一致。
“内部存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用来核算各个内部单位内部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1、厂内银行下拨资金定额或费用预算时,借记“内部拨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厂内银行发放内部贷款时,借记“内部贷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回内部贷款时,分录相反。
3、内部单位对外收入时,借记“财务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内部单位对外支出时,分录相反。
4、厂内银行付给内部单位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厂内货币”科目;收到内部单位存入厂内货币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内部单位收到内部拨款后,将上期未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额上缴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存款科目。
6、厂内银行收到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产品销售毛利(计划售价、计划成本)、产品销售净利(实际售价、计划售价)、内部贷款利息、承包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利润”科目。
7、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结算业务时,借记本科目(付款单位),贷记本科目(收款单位)。
二、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品、发出商品资金类别及费用性质和内部单位设置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三、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资金类存款科目余额减去“内部贷款”科目借方余额后的差额若大于零,则说明实际资金占有小于定额;若小于零,则说明实际资金占有大于定额
四、本科目贷方余额,月终应与各内部单位的内部存款”科目借方余额之和相同。
“厂内货币发行”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用于核算厂内银行发行的厂内货币的数额及其增减变化情况。
1、厂内银行发行厂内货币时,借记“厂内货币”科目,贷记本科目。
2、厂内银行降低内部结算限额,减少厂内货币发行量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厂内货币”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厂内银行实际发行的厂内货币数额。本科目余额与“厂内货币”科目余额之差,反映为厂内货币在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流通量。
三、在内部不使用厂内货币的企业,可以不设“厂内货币发行”和“厂内货币”科目。
“财务存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在双轨制情况下,该科目反映除“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以外的所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化情况。企业在实际核算操作中,可以将本科目视同财务处在厂内银行开设的“内部存款”帐户。
二、财务处直接对外收入款项时,借记“财务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财务处直接对外支付时,分录相反。
三、内部单位收到内部拨款后,将实际已占用的流动资金额上缴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厂内银行将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分摊或分配时,借记“内部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本科目余额在贷方,此余额与“内部拨款”(定额流动资金拨款)余额之和,应与同期财务处科目汇总表的余额总和(不含现金和银行存款)一致。因此,本科目也是在双轨制情况下,厂内银行与财务处建立帐务勾稽关系的依据之一。
“内部利润”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用来核算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产品销售毛利(计划售价、计划成本)、产品销售净利(实际售价、计划售价)、内部贷款利息、承包费……。
二、厂内银行收到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月末厂内银行将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分摊或分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余额在贷方,反映内部单位已上缴的内部利润。
五、本科目贷方余额与各内部单位“内部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之和与反映内部单位的经营业绩。
六、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单轨制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一)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单轨制核算科目表
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单轨制核算科目表如图表4-4所示。
图表4-4
(企业财会部门新增科目)
(二)厂内银行通用模式单轨制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内部拨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按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以下简称考核指标),拨给内部单位在规定期限(会计期间或承包期间)长期使用的资金或预算经费。企业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固定资金拨款、流动资金拨款、费用预算拨款等科目。
二、流动资金拨款科目。厂内银行按考核指标规定的流动资金定额,下拨或增拨给内部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减少定额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下拨给各内部单位的流动资金定额数,反映企业定额流动资金指标的分解情况,是考核企业内部单位流动资金占用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品、发出商品资金和内部单位设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在实行全额信贷方式管理资金的情况下,可不设此科目,均由“内部贷款”科目核算。
三、预算经费拨款科目。厂内银行按考核指标规定的经费预算,下拨给内部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减少预算时,做相反的分录。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下拨给各内部单位的经费预算数,反映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营业外等费用预算指标的分解情况,是考核内部单位费用节支情况的依据。内部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内部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该单位的节支额,可根据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具体要求(结合计奖办法)做出是否上缴的规定。如果要求上缴,则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采购成本差异”等科目。
本科目应按费用性质和内部单位设置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内部贷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内部单位因资金占用超过考核指标规定的流动资金定额,而发生的内部贷款和还款业务。
1、发放内部贷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2、收回内部贷款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内部单位借款而尚未偿还的内部贷款额,是考核企业内部单位流动资金占用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之一。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品、发出商品资金类别和内部单位设置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三、本科目余额应与二级核算单位的“内部贷款”科目贷方余额之和相等。
“厂内货币”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厂内银行库存的内部货币增减变化。厂内货币只限于内部经济往来中限额以下或规定结算事项的款项结算。
1、厂内银行发行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厂内货币发行”科目。
2、厂内银行付给内部单位厂内货币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内部单位存入厂内货币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内部单位在限额以下对外支付款项时,借(减)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厂内银行实际库存的厂内货币,“厂内货币发行”科目余额与本科目余额之差反映的是全部内部单位实际库存的厂内货币(即企业内部经济往来中实际流通的厂内货币)。
“内部存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用来核算各个内部单位,内部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1、厂内银行下拨资金定额或费用预算时,借记“内部拨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厂内银行发放内部贷款时,借记“内部贷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回内部贷款时,分录相反。
3、内部单位对外收入时,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内部单位对外支出时,分录相反。
4、厂内银行付给内部单位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厂内货币”科目;收到内部单位存入厂内货币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内部单位收到内部拨款后,将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额上缴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原材料、产成品……)科目(商业企业则记“库存商品”科目)。
6、厂内银行收到内部单位上缴的内部利润(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产品销售毛利润(计划售价、计划成本)、产品销售净利(实际售价、计划售价)、内部贷款利息、承包费等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或产品成本差异等)科目。
7、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结算业务时,借记本科目(付款单位),贷记本科目(收款单位)。
二、本科目应按储备、生产、成品、发出商品资金类别及费用性质和内部单位设置帐簿进行二级和明细核算。
三、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资金类存款科目余额减去“内部贷款”科目借方余额后的差额,若大于零,则说明实际资金占有小于定额;若小于零,则说明实际资金占有大于定额。
四、本科目贷方余额,月终应与内部单位的“内部存款”科目借方余额之和相同。
“厂内货币发行”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类科目,用于核算厂内银行发行的厂内货币的数额及其增减变化情况。
1、厂内银行发行厂内货币时,借记“厂内货币”科目,贷记本科目。
2、厂内银行降低内部结算限额,减少厂内货币发行量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厂内货币”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厂内银行实际发行的厂内货币数额。本科目余额与“厂内货币”科目余额之差,反映为厂内货币在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流通量。
三、在内部不使用厂内货币的企业,可以不设“厂内货币发行”和“厂内货币”科目。
六、企业内部单位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建立厂内银行以后,企业内部单位原有核算科目的使用仍要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执行。新增核算科目,要与厂内银行核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
(一)企业内部单位新增核算科目表
企业内部单位新增核算科目表如图表4-5所示。
图表4-5
(二)企业内部单位新增核算科目使用说明
“内部存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核算本单位在内部银行的存款数额的增减变动情况。
1、企业内部一切涉及款项收支的经济往来,都必须通过厂内银行进行结算。
2、内部单位将款项存八厂内银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付时,分录相反。如:
(1)内部单位实现内部销售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内部销售”科目。
(2)内部单位支付款项时,借记“材料采购”(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二、各内部单位应设置“内部存款日记帐”由专(兼)职核算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结算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人员和业务量较少的内部单位也可由内部银行设帐代记)。
三、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内部单位现有的资金支付能力。内部单位的“内部存款日记”的记录,应与厂内银行提供的“厂内银行对帐单”核对相符。
“厂内货币”科目
一、本科目是资产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本单位库存的厂内货币的增减变动情况。厂内货币只限于内部经济往来中限额以下或规定结算事项的款项结算。
1、内部单位从厂内银行提取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将厂内货币存入厂内银行时,分录相反。
2、内部单位因内部销售等而收到厂内货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内部销售”等科目。
3、内部单位在限额内用厂内货币支付结算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各内部单位应设置“厂内货币日记帐”,由专(兼)职核算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结算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计算全天的厂内货币收入台计数、支出台计数和结存数,并将结存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帐款相符。
三、为了有效发挥厂内银行在内部经济责任制中的反映、监督、控制作用,可以规定一个内部货币的库存限额,当内部单位的库存厂内货币超过限额时,应将超额部分及时送存厂内银行。
“内部拨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核算本单位收到的厂部按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拨给本单位的在责任期(会计期间或承包期间)内使用的资金(或经费)。
二、资金使用单位:
1、内部单位收到厂内银行的拨款通知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内部单位将承包前(上一个会计期间)实际占有的资金上缴厂部时,借记“原材料”(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产成品……)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三、费用预算单位:
1、内部单位收到厂内银行的拨款通知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根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规定,按期考核兑现时:
(1)费用节支单位、借记“内部拨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销售费、营业外……)科目、贷记“内部利润”科目。
(2)费用超支单位:借记本科目、借记“内部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销售费、营业外……)
(3)说明:以上两笔分录是在企业按计划分摊管理费用方式下的帐务处理,费用节(超)支形成的内部利润(或亏损)则视同利润进行分摊;如企业按实际分摊管理费用,则不必做以上两笔分录。
四、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厂部拨给内部单位的资金定额或费用预算。
“内部贷款”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核算本单位因实际占有超过定额而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向厂内银行借入的内部贷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1、内部单位借入内部贷款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内部单位偿还内部贷款时,借记本科目,借记“内部利润”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二、本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内部单位借入而尚未偿还的内部贷款总额。
“内部利润”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核算本单位经营成本(工作业绩)及分配情况(内部利润、内部亏损及上缴和弥补)。
月终内部单位结转实现的内部利润时,借记“内部销售”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亏损,则分录相反。
二、本科目应根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及日常考核的具体要求,设置“上缴内部利润”、“应缴内部罚金”、“应缴内部贷款利息”、“应弥补亏损”、“利润分配”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1、内部单位上缴内部利润时,借记“内部利润”科目,贷记“内部存款”科目。
2、收到厂部弥补亏损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内部销售”科目
一、本科目是负债权益科目,内部单位用来核算本单位的各种内部销售收入。
1、内部单位提供物资或劳务时,借记“内部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内部单位月终,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产成品……)科目。
3、本科目月终余额全部转入“内部利润”科目,因本科目月末无余额。
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公正合理的责任归属的原则,企业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物资及劳务的收入,一律以内部结算价格为标准进行计价结算;内部单位对外提供产品、材料及劳务等均以实际销售价格进行结算。
七、企业内部单位核算的会计凭证、帐簿组织和报表
(一)内部单位使用的会计凭证
企业内部单位使用的会计凭证一般有三种:
1、原始凭证
是用来最初记载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作为结算和记帐的原始根据的一种会计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毛坯交库单、自制半成品工序转移单,加工件入库单、毛坯和加工件领用单、劳务结算通知书、产成品入库单等等。原始凭证,可以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企业也可以自行设计、自制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结束后,按照企业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制度具体规定的传递程序进行传递,做为内部单位发生收、支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据此填制结算凭证或记帐凭证。
2、结算凭证
是建立企业内部银行后,内部单位之间以及内部单位与财务部门之间,通过内部银行办理经济往来结算手续的一种会计凭证,除了常用的内部支票这一一般形式外,还有内部拨款、内部贷款、利息通知单、罚款通知单等一些专用结算凭证。
3、记帐凭证
是用记载经济业务的简要内容,明确会计分录做为记帐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企业内部单位的记帐凭证,应与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记帐凭证相一致。一般有收款记帐凭证、付款记帐凭证和转帐记帐凭证。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还有以上三种会计凭证的不同组合形式,如:
结算凭证与记帐凭证结合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与结算凭证相结合的会计凭证。
(二)内部单位的帐簿组织
为了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内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工业业绩),必须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中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加以整理归类,按照一定的核算程序,登记到具有规定格式的帐簿中去。
内部单位的会计帐簿应根据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银行通用模式的基本规定设置,既要满足财务会计核算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力求简化、实用、有效。各类责任中心必须设置明细帐,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也要设置总分类帐。由于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明细帐和总分类帐的设置不宜作统一的规定,企业可从自身需要出发加以选择。
(三)内部单位会计报表
企业内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地编制会计报表,向本单位领导和上级管理处室报告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及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应在不违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责任制的需要自行设计制定。在具体设计会计报表时,要考虑到既要满足内部银行核算需要,又要便于企业财务会计汇总核算和报表的编制。
内部单位的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两类:第一类是反映内部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成果(责任成本)情况,称之为内部财务报表,应包括科目汇总表、内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财务状况表。第二类是反映产品成本或费用升降情况的会计报表,称之为成本报表,应包括:内部单位的生产费用表、完成品成本分类汇总表、在产品成本分类汇总表、工资统计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生产工人停工损失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销售明细表等。企业内部的经营部门除同时填报科目费用表、内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外,供应和生产部门分别报送管理费明细表,销售科分别报送销售费明细表,财务部门另报财务费用明细表。
商业企业的内部单位同工业企业的供销部门情况相似,可从本行业特点出发设计制订。
(四)内部单位财务情况和工作业绩报告书
为了分析企业内部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责任制指标的完成情况,内部单位应按期编报报告书。
财务情况和工作业绩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各项生产技术财务指标和经济责任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2、各类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3、成本的升降情况,费用的超支或节约情况;
4、内部利润的形成及利润分配情况;
5、今后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及建议。
内部单位的财务情况说明书,一般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对重要问题应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