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质量工作者手册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山大学出版社《质量工作者手册》第498页(741字)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盛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其特点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品,由事后检验转为事先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大批生产民用品的企业转向军用品生产,由于军工产品质量要求严格,事后检验中报废的不良品数量大,企业不能按期交货,同时无法全数检验产品,成品质量的可靠性差。这种形势迫使美国国防部邀集有关统计专家和技术人员,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先后制定了3个战时质量控制标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的管理图、工序控制用的控制图法,并在生产军需品的企业普遍施行。与此同时,在交货检验方面也采用了抽样检验法。统计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符合规格,预防成批废品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社会的注意,战后民用工业生产也多用此法。50年代初,联合国资助国际统计学会等组织大力推行数理统计方法。

统计质量管理以制造过程中工序为控制对象,对工序上的产品(包括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在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抽样;根据标准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作出判断;发现产品质量的异常信息立即反馈到工序中去,及时进行调节控制,降低不良品率。统计质量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的事后把关向生产过程的积极预防的转变,在质量管理方法上是比检验质量管理向前发展的一次飞跃。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目的;质量管理偏重于工序,仍没有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统计技术难度大,主在是靠专家和技术人员,广大工人很少参予;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仅限于数学方法,领导者重视不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