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14页(2426字)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引起鸡、鸭、鹅、鸵鸟等禽类的急性“一过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
一、病原学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是双RNA病毒科的禽传染性囊病病毒,有两种血清型,Ⅰ型和Ⅱ型有70%交叉保护,其中Ⅰ型及Ⅰ型变异毒株可对多种禽类致病,近年来Ⅰ型毒株的毒力不断增强,变异为高致病力的超强毒株。
二、流行病学
鸡是传染性囊病病毒的主要宿主,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和污染了的饲料、饮水、垫料、尘埃、用具、车辆、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老鼠及甲虫也可携带病原。病毒污染鸡体羽毛后,可存活3~4个月,环境中污染的病毒可存活122天。各品种鸡均可感染,集约化饲养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在卫生环境差,雏鸡饲养密度高的鸡舍中多是突然发病,发病率为5%~34%,有时高达74%,而感染率是100%。由于各地流行毒株的毒力及抗原性上的差异,以及因鸡的品种、日龄、母源抗体、饲养管理、营养状况、应激因素、发病后采取的措施不同,发病后死亡率差异很大。
三、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病程7~8天,“一过性”,典型发病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起初见到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或水样稀便。一些鸡身体轻微震颤,走路摇晃,步态不稳。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翅膀下垂,羽毛逆立无光泽,严重发病鸡头垂地、闭眼,呈一种昏睡状态。感染72小时后体温常升高1~1.5℃,达43~44℃,因脱水严重,趾爪干燥,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
传统Ⅰ型毒及超强毒在初次发生的鸡场,多呈显性感染,症状典型。一旦暴发流行后,多转入不显任何症状的亚临床型,近年一些地区出现Ⅰ型变异毒株,病型多为亚临床型,病鸡死亡率低,但引起的免疫抑制严重,常有多种常规疫苗免疫失败的病史。
四、病理变化
感染后法氏囊水肿,36~48小时肿大严重,浆膜水肿明显,呈黄色胶胨样,黏膜开始肿胀,72小时法氏囊水肿最为严重,5天后法氏囊开始萎缩,7天后重量仅为正常的1/5~1/10。
病死鸡脱水,胸肌色泽发暗,大腿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或斑块状紫红色出血,皮下、心肌、肌胃浆膜下,肠黏膜、腺胃黏膜的乳头周围,特别是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黏膜有暗红色或淡红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扁桃体出血,法氏囊因水肿而比正常的肿大2~3倍,囊壁增厚3~4倍,质硬,外形变圆,呈浅黄色;另一种变化是,法氏囊明显出血,黏膜褶皱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水肿液浅粉红色。近年还见到一些地区的病鸡法氏囊严重出血,如一粒紫葡萄,切开后整个法氏囊呈紫黑色。法氏囊水肿后,黏膜褶皱发亮、闪光,囊的浆膜面出现一种黄色胶胨样的水肿液,有时此种法氏囊的颜色为粉黄色,发病后期康复鸡的法氏囊黏膜见奶酪色栓塞物,最后呈灰黄色。肾脏肿大,常见尿酸盐沉积,有时整个肾脏呈苍白色。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所致的法氏囊病理变化是:不见法氏囊的炎性水肿及出血性病变,而是严重的萎缩,其重量仅为正常的1/5~1/7大小,呈蜡黄色。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可进行病毒分离;常用无菌处理的法氏囊匀浆液对SPF鸡、鸡胚接种,也可应用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和单克隆荧光抗体进行诊断。本病必须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肾炎相鉴别。
2.防治
(1)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 首先要注意环境的消毒,在疫苗接种前后一直到产生免疫抗体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认真、彻底消毒,以预防该病的早期感染,从而得到最好的免疫效果。
(2)疫苗接种 根据鸡群传染性囊病母源抗体的高低及整齐度的情况,确定在什么日龄按何种程序免疫。对于发生较为严重,雏鸡母源抗体又不整齐的鸡群,目前较易推广应用的是用传染性囊病琼脂扩散法确定,制定活疫苗的首免最佳日龄。
免疫程序:首次免疫应根据琼脂扩散测定的结果来确定,一般多在10~14日龄首次免疫。二免应在首次免疫后的3周进行。然后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用灭活苗各免疫一次。
(3)发生传染性囊病后应采取的措施
1)改善饲养管理:①冬春季应提高育雏舍的温度,降低饲养密度;②饮水中加5%的糖、0.1%的盐,充足供应饮水;③降低病鸡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到15%以下),同时提高维生素的用量1倍。
2)对病鸡及养鸡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
3)对病鸡及发病鸡群进行紧急防治:①如有细菌病、球虫病混合感染,投服对症药物,但要慎用对肾脏有害的磺胺类药物;②对早期发病的鸡可肌肉注射0.1毫升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治疗效果是显着的,也可注射有批准生产文号的高免抗体液。上述治疗后10天应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