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育苗技术手册》第232页(1456字)
非洲菊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学名Gerbera jamesonii,别名扶郎花、太阳花、葛白拉、灯草、灯盏花等。原产南非。是世界五大切花种类之一。
(一)植物学特征 叶基生,具长柄,斜向生长,叶缘具疏锯齿,羽状浅裂或深裂,常向上翻翘,似波浪状,长椭圆形,叶背具长毛。头状花序单生,从叶丛中抽生,花梗长,高出叶柄1倍以上,2轮或多轮舌状花,有白、橙、粉、红、黄、橘黄等色,筒状花极小,花柱突出于花筒之上,最大花径可达8厘米以上。温暖地区或在保护地栽培周年可开花。瘦果,种子千粒重4.1~4.8克。
(二)秧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生长期适温20~25℃,夏不超过30℃,冬不低于10℃,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忌阳光直射。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忌黏重土壤,床土适宜的pH为6~6.5。
(三)播种育苗技术 非洲菊的种子寿命较短,发芽率仅30%~40%,采后应及时播种。最适播种时间为1月。播种床土可用草炭土2份、蛭石1份、河沙1份配制。播种时最好使其尖端向下,覆土要薄,以见不到种子为度。播后应遮荫,控温21~24℃,10天出苗。2~3片真叶时直接分苗上盆,放在阴凉处,缓苗2~3天,再放在阳光充足处培养。若上营养钵,则1~2个月后定植。定植小苗的盆土中央略高以防株心积水。
(四)分株繁殖技术 最好于春季第一次盛花期过后进行。将老株掘起,带芽和根切分,每个母株可分5~6个小株,栽植以根颈略露出土面为宜,1个月以后,可正常生长。
(五)扦插繁殖技术 将非洲菊摘心,用100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溶液喷根颈部,可促使萌发新芽。或将健壮母株挖起,仅保留根颈部,重新栽植,控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70%~80%。当长出具4~5片叶芽条时剪下,扦插在床土中,表面盖1~2厘米珍珠岩,控温25℃,空气相对湿度80%~90%,插后3~4周生根。1棵母株可分批取10~20个插穗。
对不易生根的品种,可用100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浸泡插穗基部12~24小时。
扦插最好在3~4月进行,当年即可开花。
(六)组织培养技术 非洲菊切花用苗主要用组织培养繁殖。
用茎尖和花托作外植体。从母株上分离0.5~1.0厘米大小的茎尖,用70%的酒精浸泡15秒,再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解剖镜下切取2~3毫米大小的茎尖,接种到MS加0.2毫克/升吲哚乙酸和1.0毫克/升激动素的培养基上,pH为5.7,光照度1000勒克斯,每日日照16小时,室温培养4~6周,可得到茎叶伸长的芽。为进行芽的增殖,可将得到的芽再接种到添加0.5毫克/升的吲哚乙酸和10毫克/升激动素的MS改良培养基中,得到的芽再转移到添加1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的MS改良培养基上,在10000勒克斯强光下培养10天,芽可发根形成幼苗。以后移到基质中去,进行驯化锻炼,培养成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