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性毒剂中毒的救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64页(851字)

喷嚏性毒剂主要有三价砷的有机化合物,含有卤素或氰根,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氏气(Adamsite),美军代号DM,化学名亚氨基代二苯氯胂,此外,尚有二苯氯胂。亚当氏气为黄绿色晶体,熔点为195℃,20℃时几乎不挥发,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条件下不水解,加热可加速水解。二苯氯肿、二苯氰胂均为无色晶体,沸点及熔点分别为327℃、346℃及42.8℃、30℃;20℃时稍能挥发,水解很慢。

喷嚏性毒剂由于对热及爆炸的影响都稳定,故施放时可装填于炮弹、炸弹及毒烟罐中,燃烧成烟剂而使人中毒。因其性质稳定,故在地面上保持时间也较长。

一、毒理

亚当氏气半数杀伤浓度为每分钟30000mg/m3,二苯氯胂及二苯氰胂2分钟致死浓度分别为1350mg/m3及650mg/m3

喷嚏性毒剂主要对上呼吸道黏膜有选择性刺激作用,对眼黏膜也有刺激作用。此外尚可刺激皮肤,并可经消化道侵入中毒。

二、临床表现

(1)上呼吸道症状明显,潜伏期极短。轻症者鼻咽部发痒、有烧灼感、喷嚏、流涕、胸骨后疼痛。重症者除局部刺激症状外,胸骨后疼痛剧烈,也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2)高浓度长时期作用可引起肺水肿。

(3)对眼也有刺激作用,有烧灼感及异物感。

(4)重症可有恐惧、不安、精神抑制、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意识丧失等。

三、治疗

与刺激性毒剂相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