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斑点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1页(479字)

【症状】 叶片被害之初,叶面出现针头状褪绿或浅褐色小点,后渐变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且比前大,深褐色;后期中心呈褐黄或灰白色,有不明显轮纹,边缘紫褐色,病部产生褐色分生孢子器小点(图5-6)。

图5-6 菊花斑点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病原】 菊花斑点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chrysanthemi Ell.et Dear。分生孢子器初埋于寄主表皮下,微突出表皮,器壁膜质褐色,球形至近球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孢子器内含胶粘物,孢子成团溢出。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中靠风雨传播。

【发病规律】 一般在8月开始发生,秋冬季较严重。老叶比嫩叶病重。一般是黄色、枣黄色花如迎春舞、秋艳、粉莲等品种易感病。白色花如大丽菊、和平等则较抗病。

【防治方法】 参照菊花黑斑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