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出处:按学科分类—知识概念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简明数典》第352页(2955字)
☆太阳赤道半径:69.598万千米。
☆太阳赤道自转周期:25.38天,纬度80度地区自转周期:约35天。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速度:250千米/秒,公转周期:约2.5亿年。
☆太阳表面纬度17度处自转周期:25.38日(恒星周期);太阳相对地球自转周期:27.275日(会合周期)。
☆太阳向武仙座方向运动速度:19.7千米/秒。
☆太阳体积:45亿亿多立方千米,年龄:50多亿岁,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中心密度:水的160倍,中心温度:约1700万℃,中心压力:34340万亿帕。
☆太阳表面平均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1.5×107℃(一说)。
☆太阳上空2000千米处密度:水的100亿分之一。
☆太阳表面密度:水的300万分之一,表面重力:地球表面重力的28倍。
☆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比为333000∶1,体积与地球体积比为1320000∶1。
☆太阳质量:1980亿亿亿吨(一说),质量与地球质量比是其倍数:32.4万倍(一说)。
☆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总比:99.865%。
☆太阳逃逸速度:617.7千米/秒,环绕速度:436.8千米/秒。
☆已知太阳内含有元素种类:69种。
☆太阳大气层含有元素数量:至少66种。
☆太阳光球厚度:约500千米(此为太阳直径起算面),温度:约6000℃,密度:水的几亿分之一,压力:约1帕。
☆太阳色球厚度:1万~2万千米(一说2000千米),温度:从几千度至几万度,密度:每立方厘米一万亿分之一克,发光强度:光球的几千分之一。
☆太阳日冕厚度:几百万千米以上,温度:100万度以上,亮度: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密度:每立方厘米约有10亿~100亿个氢原子,密度另一种表述方式:地球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电粒子流速度:300~1000千米/秒。
☆太阳射出带电粒子密度:8×106个/米3,太阳风(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时的速度:450千米/秒。
☆太阳日珥喷射高度:几万至上百万千米,寿命:几天至几个月,出现周期:11年。
☆太阳黑子现象被我国史书最早记载时间:公元前28年,欧洲最早记载时间:807年8月,由伽利略发现时间:1611年。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11年,此周期规律被施瓦贝发现时间:1847年;太阳黑子表面温度:约为3845~5315℃,太阳黑子表面温度:一般认为4000℃,其亮度与光球比:光球的1/4~3/4;小黑子直径:约1000千米,大黑子直径:约20万千米;一般太阳黑子寿命:24小时左右(一个地球日),多数黑子寿命:2~3个小时至2~3个月,少数大黑子的寿命:1年以上。
☆太阳黑子旋窝中心深度:约100千米,旋窝直径:几千至几万千米,太阳黑子内部物质运动速度:2000米/秒;一般太阳黑子分布范围:纬度±45度之内,太阳黑子很少出现的范围:赤道±8度之间。
☆太阳活动周期:11年、22年、84~90年、160~180年、360年不等;太阳活动最近一次最大值出现时间:1999年中期,此次最大值结束年份:2000年中期。
☆太阳耀斑面积:约3亿平方千米,由暗到亮所需时间:100~1000秒;太阳耀斑释放能量:1025~1028焦耳,可导致短波电讯中断时间:几分钟~几小时。
☆太阳第一个尘埃环距太阳表面高度:145万千米,第二个尘埃环距太阳表面高度:240万千米;太阳尘埃环温度:1300℃,总质量:约100万吨。
☆太阳表面每平方米辐射能量:85000马力,太阳表面总辐射能量:380亿亿亿瓦,太阳表面总辐射能量:3.86×1023千瓦(一说);太阳每平方厘米每秒辐射能量:6000瓦。
☆太阳内的氢占总质量比:71%,氦占总质量比:27%,氧、碳、氮、铁、硅、镁、硫等占总质量比:2%。
☆太阳热核反应起始时间:约50亿年前,热核反应可保持目前稳定状态时间长度:50亿年。
☆太阳内部核反应每秒钟消耗物质总量:约400万吨。
☆太阳热核反应可持续时间:千亿年以上。
☆太阳在主序星阶段持续时间:约100亿年,在红巨星阶段持续时间:约10亿年;红巨星阶段时地球表面温度:1000℃以上。
☆太阳恒星代数:第二或第三代。
☆太阳视半径:15′44″~16′16″,太阳视差:8″794148;此标准值被世界统一采用时间:1984年。
☆每年一般发生日食次数:2~5次。
☆一个地方两次日全食间隔:约200~300年,一个地方日食周期:6585天8小时。
☆日全食的全食阶段理论最长时间:7分40秒,日全食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可达2小时。
☆准确日食记录被我国史书最早记载时间:公元前776年9月6日。
☆《春秋》日食记录次数:37次,截至1911年我国史书累计日食记录总次数:1126次。
☆光线通过太阳附近时发生偏转角:1″61~1″98,此偏转角测得时间:1919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