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220页(6489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携带者)又称为“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或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约有2.15亿人,其中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分布1.68亿;我国约有1.2亿左右,北京市约有60多万。HBsAg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病毒赖以持续生存的宿主,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起着巨大作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HBsAg携带者的名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命名,国内外都比较混乱。最初曾有人称为“HBsAg健康携带者”。多年来肝穿活检研究的结果证实,所谓健康携带者的肝组织正常者仅占极少数,而且在电镜观察下也不能排除肝炎病变。显然,称之为“HBsAg健康携带者”是不妥当的。近年来又有人称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无症状”似也不妥当,据彭文伟等随访观察92例小儿“无症状”HBsAg携带者6~9年的结果显示。除少数HBsAg阴转外,大多数为慢性HBsAg携带状态,在这一组患儿中,血清ALT一直正常者仅8例(8.7%),大多数高于正常值的两倍或更高。CCFT或TTT异常者占24.7%,肝大者占13%,少数还症状乙有脾肿大和蜘蛛痣,虽然均无明显症状。曾建平等对65例无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随访观察1~2年,主要观察其血清HBV-DNA指标的动态变化,其中有27例(41.54%)的HBV-DNA持续呈阳性;HBeAg也多属持续阳性,DNA-P的活性较强,HBsAg-PHSA-R结合活性也呈强阳性;HBsAg的滴度多数≥2-10,说明此种携带者具有明显的病毒复制证据和传染源作用。山东省立医院肝炎肝病研究组,对查体发现的466例ASC观察肝活检组织学,正常组织学103例占22.1%;特点为肝细胞毛玻璃样变ASC图像者100例占21.5%;非特异炎症74例占15.9%;CPH142例占30.5%;CAH37例占7.9%;特肝硬变组织学改变者10例;占2.1%;这些病例靠肝功能检测,肝酶学、肝影像学等皆不能建立诊断,均为肝活检拾遗的亚临床隐匿性肝炎。严格地说,HBsAg携带者只能指肝组织学无变化者;因此,我们认为采用“HBsAg携带者”这个名称比较合理。

二、HBsAg携带者的来源

(一)HBV的母婴传播

HBV的母婴传播源已被证实是HBsAg携带者(母亲)的胎盘(已用免疫化学方法检出HBsAg),为HBsAg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提供了依据。1989年资料表明,北京人群HBsAg携带率为6.1%,全市约有60万HBsAg携带者,而这些人中35%~50%是由母婴传播引起的。其中,来源于宫内HBV感染者占5%~15%,来源于围产期HBV感染者为20%~50%。1989年,在北京市全部18个区、县抽样检测孕妇HBsAg阳性率为2.46%,其中HBeAg阳性占44.55%。

(二)生活密切接触

围产期后婴幼儿仍有感染HBV的机会,即通过生活密切接触而受感染。在我国,其主要途径可能是哺乳或成人咀嚼食物喂养幼儿。咀嚼食物喂养婴幼儿,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经咀嚼食物喂养方式使婴幼儿成为HBsAg携带者的数目可能相当不少。此外,家庭中的密切接触,也是HBsAg携带者的重要来源。

(三)微量血液注射传播

我国广泛推行多种疫苗注射,最初对预防乙型肝炎的微量血液注射传播认识不足,常采用一个针筒装疫苗多人次注射的方法,成为医源性传播HBV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婴幼儿受感染而成为HBsAg携带者。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进行针刺治疗也是HBV传播的常见途径;其他如修面、修脚等用具及洗漱用具被污染也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四)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能力低下

抵抗力弱的成人感染HBV后,虽未发生症状但也未能清除病毒,且HBV-DNA可整合到组织细胞中而更不易被消除。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低下者,如营养不良者和慢性肾病、白血病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感染HBV后也可成为HBsAg携带者。

三、发生HBsAg携带现象的机制

HBsAg携带现象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BsAg携带者的形成,与种族、遗传、年龄、性别及感染方式等因素有关,而主要决定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当HBV感染机体后,在正常免疫功能状态下,大多数人出现免疫反应并在一定时间后将HBV排至体外。但有一部分人缺乏或部分缺乏对HBV的免疫反应,致使HBsAg在宿主血液中长期持续存在。对HBsAg携带者大多难以检出抗-HBs,说明HBsAg携带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不全,不能产生足量有效的抗-HBs去消除血液中的HBsAg。同时还证明,HBsAg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也低下,例如HBsAg携带者对HBV和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缺乏迟发型超敏反应,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而肝脏却无明显病变。机体能否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一方面取决于细胞的免疫作用能否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另一方面要看体液免疫作用产生的抗体能否清除循环中病毒、阻止病毒再次感染机体。

动物实验证明,这种病毒和宿主长期共存的免疫耐受现象,即可发生于新生动物,也可发生于成长的动物。人类可能也是如此。耐受也有完全的耐受和部分的耐受。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完全正常者,可能属于或近于完全耐受现象,有轻微(或所谓非特异性)改变者可能属于部分耐受现象。

B细胞(体液免疫)和T细胞(细胞免疫)可通过多种方式分别产生免疫耐受现象。例如B细胞:①当B细胞未成熟时,如接触微量的某种抗原(如HBsAg),这些B细胞在体内即不继续发育,以后机体对该抗原也不能再产生免疫反应(称为B细胞丢失耐受);②发育中的B细胞如反复经某一抗原刺激(如HBsAg),这些B细胞将分化成为短寿命的成熟B细胞,也可导致机体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反应(称为B细胞衰竭耐受)。同样,T细胞也可通过以上的类似方式产生T细胞的免疫耐受现象,例如T细胞在早期接触微量抗原可导致免疫耐受,发育中T细胞反复经抗原刺激也可产生免疫耐受。T细胞免疫和B细胞免疫耐受的不同之处,仅在于B细胞的免疫耐受最终都导致不能产生抗体,而T细胞的免疫耐受却导致T细胞各亚型(如TH、Tc、Ts等)而分别失去功能(称为功能脱失耐受)。

人体对HBsAg产生完全的或部分的免疫耐受现象,不仅和T、B淋巴细胞有关,而且还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有重要关系。如果提呈细胞对抗原不能提供宿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免疫细胞将无法识别抗原。人类的MHC称为HLA系统,位于第六对染色体上,它控制着许多抗原的产生,T或B淋巴细胞在识别抗原时都必须有MHC同时存在,即所谓双重识别。如果由于缺少MHC而不能识别抗原时,不仅巨噬细胞本身不分泌IL-1,还会影响IL-2、IL-3等系列免疫因子的产生,人体将无法进行应有的免疫反应而形成免疫耐受。

当然,耐受现象是复杂的,这是由于人体的免疫反应决不是以简单的直线方向进行的,而是在免疫网络中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中进行的。通过研究,我们最后可了解到人体为何对HBsAg(或HBV)产生不同程度耐受的原因,如能消除此种耐受现象,将有助于解救全球两亿多HBsAg携带者,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将超过现在应用的所有疫苗。

四、HBsAg携带者的诊断

对HBsAg携带者的诊断,目前多数人认为可依据三个条件:①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②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但肝功能正常。③肝活检组织学正常或大致正常。

临床对首次发现的血清HBsAg阳性者,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详细了解既往有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史及接触史;其家庭中有无肝炎集聚现象、受血史(包括血液制品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②定期随访。观察其动态变化,有条件时在最初3个月内应每2~4周复查一次,后3个月可每月检查1次。检测应包括血中HBsAg,ALT及HBV复制指标;如果连续随访6个月,HBsAg持续阳性,而ALT一直正常且无肝病的临床表现时,则可诊断为HBsAg携带者。

五、HBsAg携带者的鉴别诊断

(一)亚临床型乙型肝炎

感染HBV后可能呈一过性亚临床型的过程,无症状及体征,HBsAg呈短暂阳性后即转阴,一般在6个月内可检测到抗-HBs。

(二)乙型肝炎潜伏期

感染HBV后,当血清ALT升高前10~60d和临床症状出现前HBsAg即呈阳性。由于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对感染者进行严密随访,可发现血清ALT升高及其他肝炎表现而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

(三)乙型肝炎后的HBsAg持续阳性状态

80%感染HBV的患者,其HBsAg在4~12周内自血中消失,但约20%的患者在此期内HBsAg尚不能消失。这类情况可见于亚临床型乙型肝炎患者,也可见于显性乙型肝炎患者。前者易被误认为是HBsAg携带者,后者较易明确为乙型肝炎后HBsAg未消失者。一般认为,感染HBV后HBsAg持续阳性超过12周即易转为慢性肝炎;因此,在恢复期进行随访观察时,这类患者多有ALT升高或其他肝炎表现。

(四)其他易伴有HBsAg阳性的疾病患者

例如肝硬变、原发性肝癌、慢性肾炎、脉管炎及过敏性紫瘢等疾病的患者,其HBsAg多数呈阳性反应,但由于其各自的明显疾病特征,故不难与HBsAg携带者相鉴别。

(五)注意对假阳性、假阴性者的鉴别

诊断时要注意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为避免检验误差,要选用敏感的检测方法,如酶标法(ELISA)或放射免疫法(RIA);对每批试剂或可疑结果要做中和试验;同时还应用两种敏感检测方法对照检测结果。

(六)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可作为鉴别HBsAg携带者与无症状慢性肝炎的重要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有相当数量的病例是无肝炎症状的。据骆抗先等报道,61例无症状CPH者中,仅12例有肝大或酶高值;在26例无症状CAH者中,也有15例(57.69%)无肝炎表现。因此,发现血清HBsAg阳性时,最少应随访半年方可作出确切诊断,且必须作肝活体组织检查。

六、HBsAg携带者的转归

(一)自然转阴

部分HBsAg携带者可自然出现阴转现象,年平均阴转率为1%~2%;携带者血清中出现抗-HBs表示机体已产生清除HBsAg的能力;但能否阴转与下列因素有关:①HBsAg阴转与年龄有关:15岁以上成年组HBsAg阴转率为32.70%(69/211),1~14岁儿童组HBsAg阴转率为17.86%(20/112)(P<0.005)。②HBsAg阴转与HBsAg携带者原滴度有关:R-PHA高滴度(>1.256)者的阴转率为13.12%(121/160),显着低于HBsAg低滴度组(≤1:128)携带者的阴转率41.72%(68/163)(P<0.005)。③HBsAg阴转与系统有关:HBsAg阴性者的HBsAg阴转率为32.44%(85/262),HBeAg阳性者的HBsAg阴转率为6.56%(4/61)(P<0.005)。也有HBsAg携带者持续携带HBsAg达数年之久且无组织学和肝功能变化者。

(二)急性发作

有部分人在携带HBsAg过程中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发生急性肝炎。其发生机制为: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除HBeAg和(或)HBsAg阳性以外,抗-HBe IgG滴度明显升高是其特点(患急性乙型肝炎者大多数是抗-HBe IgM滴度升高,两者可依此而区别)。②重叠感染:在HBsAg携带过程中重叠感染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往往使病情加重。

(三)慢性化与恶变

个别HBsAg携带者可演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患者,但确切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携带者发生恶变是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BsAg携带者体内出现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X基因蛋白、断离X基因(truncated Xgene)蛋白、断离前S2蛋白及前S1蛋白等,均具有转激活(transactivation)及过表达作用,可能对恶变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HBV与宿主基因的整合可增强宿主DNA的突变。由于HBV-DNA聚合酶是逆转录酶,其活力较差,因之更易发生位点突变。已经证明这些突变可导致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消失,也可增加C-myc癌基因插入的机会。这些都说明,弄清楚HBsAg携带现象是医学界刻不容缓的重大研究课题。

七、HBsAg携带者的保健

鉴于目前尚缺乏有效药物,而且大多数HBsAg携带者的肝脏存在着轻重不一的病变;为了减慢其肝病演变过程,HBsAg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并应重视对其它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我国HBsAg携带者有1.2亿多,北京市也有60多万人。根据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规定,原则上不应限制这些人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但要加强宣传,提倡分用餐具、刮胡须刀和牙刷等卫生预防措施。妇女应注意经期卫生,性生活时男性最好使用避孕套。HBsAg携带者不可承担献血义务,因病治疗时,需向医护人员说明,以便于消毒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人群间的水平传播。

对已发现的HBsAg携带者,应加强医学监测和指导,每6个月进行一次HBV血清学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对已婚妇女,在HBsAg阳性期间,应劝告其避免受孕。同时做好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的预防工作。按照计划免疫的要求,对新生儿应进行高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注射;倡导人工喂养,减少因母婴垂直传播引起的HBsAg携带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