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98页(1238字)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现在多认为主要是病毒感染所致。
【诊断要点】
(1)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然后出现心脏病表现(如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或阿斯综合征。
(2)体检可见心脏扩大,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心力衰竭体征。
(3)心电图可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过早搏动等。
(4)病原学检查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治疗】
1.体针 取穴:心俞、厥阴俞、百会、俞府、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通里、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方法:每次选4-5穴,进针得气后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交感、神门、心、小肠、肾、皮质下。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两耳交替进行,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3.灸法
(1)温针灸 取穴:心俞、厥阴俞、巨阙、气海、间使、内关、通里、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方法:每次选4-5穴,进针得气后施温针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温和灸 取穴:同“体针”。方法:每次选2-3穴,一般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曹氏等治疗慢性心肌炎66例,除常规针刺外,取心俞、至阳刺络拔罐,然后用五根艾条捆在一起,重灸拔罐处,灸至皮肤由紫变红,取得疗效。(曹文钟等,中国针灸,1999;581)
【备注】
(1)针灸疗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但对严重心律失常或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需积极采用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措施。
(2)本病属中医学“心悸”、“胸痹”等病范畴。
(3)急性期患者应注意休息,恢复期或慢性期患者可适当运动,但不宜过劳;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少食辛辣食物,戒绝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