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17页(2510字)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水样便为主要的病证。常见于急慢性肠炎、肠胃功能紊乱等疾病。
【发病因素】
(1)感受外邪 以感受寒湿和暑热之邪较多见,脾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或食不洁食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因情怀怫郁,肝失条达,肝气犯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4)脾胃虚弱 因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而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 肾阳亏虚,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辨证分型】
(1)寒湿泄泻 泄下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濡缓。
(2)湿热泄泻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口渴烦热。舌苔黄腻,脉濡数。
(3)食滞肠胃 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4)肝气乘脾 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平时胸胁胀痛,嗳气纳少。舌淡红,脉弦。
(5)脾胃虚弱 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
(6)肾阳虚衰 晨起泄泻,大便溏薄,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
治则:寒湿泄泻者祛湿散寒;湿热泄泻者清热利湿;食滞肠胃者消食导滞;肝气乘脾者抑肝扶脾;脾胃虚弱者健脾益胃;肾阳虚衰者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1.体针 取穴:实证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梁丘;虚证者取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寒湿泄泻加水分、大肠俞;湿热泄泻加曲池、合谷、水分;食滞肠胃加中脘、腹结;肝气乘脾加肝俞、期门;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公孙;肾阳虚衰加肾俞、命门、肓俞。方法:用毫针直刺得气,凡背部腧穴及期门不可过深,一般掌握在0.5寸左右,用捻转补泻手法,根据病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寒湿泄泻、肾阳虚衰可用温针。
2.灸法 对慢性泄泻,特别是脾胃虚弱或肾阳虚衰,用隔附子饼灸或隔姜灸。取穴:同“体针”。方法:每穴灸3-5壮,令局部皮肤潮红发热,隔日1次。
3.耳针 取穴:大肠、小肠、脾、胃、肝、交感、肾、腹。方法:根据病情辨证取穴,每次选取4个穴位,针后留针30分钟。
4.头针 取穴:额旁2线、额旁3线。方法:针后留针1-2小时。
【现代临床举例】
(1)王氏运用温针走罐治疗五更泄65例,取脾俞、章门、大肠俞、天枢、胃俞、中脘、肾俞、命门、足三里。针刺天枢、中脘、章门、足三里,施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温针20分钟。然后于中脘、章门、天枢穴行走罐法,左右上下反复推动数次,待患者感到温和舒适,皮肤红润为止。再温针胃俞、大肠俞、脾俞,重灸命门穴20分钟,再于胃俞、命门穴行走罐法。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症状完全消失,排便功能恢复正常39例,显着好转23例,配用药物者3例。(王作民,上海针灸杂志,1994;(5):206)
(2)文氏用隔盐化脓灸神阙穴治疗慢性腹泻150例。将食盐填放于神阙穴,凸出脐上0.5-1厘米,放置枣核大艾炷灸5-15壮,使其化脓,以消毒敷料覆盖。结果:痊愈56例,好转82例,无效12例。结果提示脾胃虚弱型患者疗效好。(文成泰,上海针灸杂志,1996;(1):47)
【古代文献选录】
《神应经·肠痔大便部》:“肠鸣而泻:神阙、水分、三间。”“泄泻:曲泉、阴陵、然谷、束骨、隐白、三焦俞、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
《针灸聚英·百证赋》:“外丘收乎大肠。”
《针灸聚英·西江月》:“泄泻公孙立应。”“内关:肠鸣泄泻脱肛。”“列缺:痔疟便肿泄利。”
《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如泻不止,针合谷,升九阳数。”“泄泻肚腹诸般疾,(足)三里内庭功无比。”
《针灸大成》卷九:“第六十八、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四:“泄泻三五年不愈穴:灸百会穴五七壮即愈,有灸至二三十壮而愈者。”“飧泄,取阴陵泉、然谷、巨虚上廉、太冲。”
【备注】
(1)对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者采用灸法,可提高疗效。
(2)对长期慢性腹泻患者应查找发病原因,以免延误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