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臂丛神经痛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27页(1490字)

臂丛由颈5-8和胸1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支配上肢和肩部的运动和感觉,当其受损并在支配范围内出现疼痛,称为臂丛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主要是指臂丛神经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及受寒有关。继发性是指由臂丛神经通路中其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或压迫引起,主要有颈椎病、颈突、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诊断要点】

(1)臂丛神经炎,多发于成年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尺侧较甚。锁骨上、下窝及腋窝处有明显压痛,患肢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肌力减退以肩胛带和上臂近端为严重。病初腱反射活跃,不久会减退或消失。可有肌肉萎缩。

(2)颈椎病,多发于40岁以上,病程缓慢进展。表现为受累的神经根分布范围内,一侧或两侧的麻木或触电感。病变的棘突及横突处有压痛。病变分布范围内有感觉减退,严重的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以及肌肉萎缩。颈椎X线检查可见椎体后缘有唇样增生、椎体间隙变狭、椎间孔狭窄。

(3)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右侧多于左侧。一侧肩部或肩后部钝痛或痠胀痛,时轻时重,患肢伸直或外展时疼痛加剧,屈曲或内收时减轻。患肢过伸及外展时,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常见颈肋或其他骨性畸形。

【治疗】

1.体针 取穴:(1)颈3-7夹脊、肩髃、肩髎、秉风、肩贞、臂臑、臑会、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2)“颈臂”穴、极泉、天泉、天府、侠白、曲泽、内关、少海、青灵、后溪。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方法:疼痛剧烈者施用泻法,疼痛较轻者施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

2.电针 取穴:同“体针”。方法:左右上肢各选1-2对穴位,手法运针得气后,接电针仪,用连续波或疏密波,频率40-60次/分之间,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15-30分钟,隔日或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3.皮肤针 取穴:疼痛及感觉障碍区的经络循行路线和相应的夹脊穴。方法:用皮肤针进行叩刺,中度刺激量,时间一般约10-15分钟,以皮肤出现微量出血为度。

4.水针 取穴:相应颈夹脊穴和极泉、天泉、曲池、手三里等穴。方法:常用当归、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每次选2-4穴,每穴注射0.5-1毫升,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5.头针 取穴:对侧感觉区和运动区的中下段。方法:进针后行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左右,间歇运针,也可以接脉冲电刺激,频率200次/分,每次治疗20-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备注】

(1)用针灸治疗原发性臂丛神经痛,疗效较好。继发性臂丛神经痛主要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本症在中医中属“肩臂痛”、“痹证”、“痿证”范畴。

(3)急性期应予肢体适当休息;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

上一篇:颈椎综合征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