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常见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第63页(10824字)
(一)常用中医治疗原则
根据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阴阳消长,气机升降,浅深轻重,邪正盛衰,病位病性,津气通滞等提出的施治纲领。
1.治病求本,谨守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指出治病必须审察阴阳变化。根据气血津液盈虚通滞得出的结论就是病机。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在辨证时要“审察病机”,在施治时要“谨守病机”。
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反应许多证象,应该根据证象分析致病机理,针对病机进行治疗。如果不明此理而见证治证,是只看表象不看本质,往往不能治愈病症。
2.病从浅治,迟则难医 若未重视早治原则,病人迟迟不去就医,一延再延;医者不能当机立断,一误再误,待其病人膏肓时再治则为时已晚而回天乏术矣!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病宜早这一道理不足为庸者道,唯智者知之。
3.阴阳消长,治宜详审 根据疾病的发生及其病变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体在致病因素影响下阴阳平衡失调的反映。基于这一认识,治疗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调理阴阳,补偏救弊,使异常的病理状态消失,仍然保持生理上的平衡。其方法主要包括两个:
(1)泻其有余:即可使其阴阳恢复平衡。
(2)补其不足。
4.调理升降 升降出入的基础物质是气血津液,气血津液需要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升降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也就成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任何一脏发生疾病都将引起升降失调。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散者收之,抑者散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就是针对气津液升降出入太过不及提出的治疗原则。
5.病位不同,治法有别 提示不同病变部位应有不同治法。病位既有表里上下,施治也就随之而异。
(1)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病及里或里病及表的表里同病,当视受邪先后施治,有主有从。表病及里的应先治其表,后治其里;里病及表的应先治其里后治其表。
(2)上病治下,下病治上,上下同治;上病治上,下病治下的原则。
6.病性不同,施治自异
(1)虚证宜补:衰者补之,损者益之。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故论治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别。补气、补阳是为脏腑功能衰退而设;补血、补阴是为基础物质亏损而立,虽然同属补法,所达目的不同。
(2)实证宜泻:五脏功能障碍,基础物质不能正常升降出入,壅滞不通,是导致五脏实证的基本病理。这类实证均宜泻其邪实。
(3)补泻同施: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有赖五脏的协同合作。
7.邪正盛衰,攻补异趣
(1)扶正祛邪:是通过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2)祛邪复正:是祛除病邪以达邪去正复目的。
(3)攻补兼施:对于正气已虚,邪气亢盛之证,单攻邪则正气,单扶正则邪陷。唯有双管齐下,攻补兼施,这是两全之策。
8.微者逆治,甚者从治 邪气有微甚,应该根据邪气微甚决定治法;证象有真假,应该严格遵守治病求本原则,勿为假象所迷。
(1)微者逆治:适用于证象与本质一致的疾病,已经成为治疗常规,故又称为正治法。
(2)甚者从治:由于此法是顺从疾病所表现的假象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从治法;因与热证用凉药的正治法相反,故又称为反治法。
常用的反治法有以下4种:
①寒因寒用:外有寒象而用寒药,谓之寒因寒用。
②热因热用:外有热象而用热药,谓之热因热用。
③通因通用:气血津精本已出现外泄证象而反使用通利药物,即谓之通因通用。
④塞因塞用:塞有闭塞不通之意。凡是使用补法振奋五脏功能,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流通,使闭塞证象消失的,都称塞因塞用。
9.宜通宜塞,斟酌其宜 一切疾病都表现出气血津精的盈虚通滞变化,应该严密观察基础物质的盈虚通滞确定治疗方法。
五脏六腑宜通,如果不通,基础物质就将不能到达五脏。但应通调适度,太过不及都易致病。流通受阻,会呈气滞、血瘀、痰凝、湿阻;流通太过,又会呈为气血津精外泄。其方法包括涩滞宜通;太通宜涩。
10.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治病贵在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热在营分,用清营汤配银翘透热转气;肝风内动,用羚羊钩藤汤配桑菊疏散风热,热伏阴分,用青蒿鳖甲汤透热达表都是令邪从表去的例证。用吐法吐去胃中痰食都是为病理产物寻求出路的实例。
11.标本缓急,有常有变 提示治病贵在知常达变。一般情况下要从本而治,变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要舍本逐末,只有知常达变,才能有应付自如。
就邪正言之,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就病因与证象言之,病因为本,证为标;就疾病发生先后言之,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就病变部位言之,内脏为本,体表为标。
用标本理论分析病情,确定轻重缓急,拟定治疗方案,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处方用药
(1)选药配方,应有主次:《内经》提出组方当分君臣佐使。
(2)药性病性,必须相应:药性应与病性相应。虚无犯泻,实无犯补。
(3)药物数量,繁简得宜:病情单纯,用药贵在专一;病情复杂,药味不妨稍多。
(4)药量轻重,恰如其分:病轻者用量宜轻,病重者用量宜重。
(5)使用毒药,适可而止:使用毒性药物,应该注意分寸。
(6)因时制宜:随气候更替而有差异。
(7)因地制宜:地理条件各不相同,虽属同一疾病,用药亦有差异。
(8)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考虑治疗措施,与男人有别,除气滞血淤以外,用药多宜静而不宜于动。
(二)常用的中医治法
1.清热解毒法 用于温疫。证见身热发颐,甚而烦躁狂乱,舌红,苔黄,脉滑数等。方用普济消毒饮、消痈饮(原名仙方活命饮)。
2.清热利湿法 用于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证见胸闷腹胀,无汗心烦,头痛身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八正散、茵陈蒿汤之类。
3.气血两清法 用于气血两燔。证见大热烦躁,昏狂谵语,口干唇燥,舌质红绛,苔焦或生芒刺,脉浮大而数或沉数,或沉细而数。方用清瘟败毒饮。
4.养阴清热法 用于热病后期或阴虚火旺。证见夜热早凉,骨蒸盗汗,唇红颧赤,咽干心烦,形瘦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青蒿鳖甲汤。
5.清肝泻火法 用于肝火郁热。证见夜眠不安,胁痛口苦,咽干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洪实。方用龙胆泻肝汤、泻肝安神丸。
6.清心导赤法 用于心火亢盛或心热下移小肠。证见口渴面赤,心烦胸热,口舌生疮,小溲赤涩,舌尖红,苔黄薄,脉数。方用导赤散。
7.舒肝和胃法 用于肝气乘胃,胃失和降。证见脘胁作痛,吞酸嘈杂,嗳气呕吐,苔白,脉弦。方用舒肝和胃散、四逆散。
8.健脾舒肝法 用于肝郁脾虚。证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神疲食少,头痛目眩,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弦而缓。方用解郁养血汤(原名逍遥),痛泄要方。
9.辛开苦降法 用于寒热中阻痞塞不通。证见心下痞满,干噫食臭,或呕吐下利,苔腻,脉滑。方用半夏泻心汤。
10.降逆止呕法 用于肺胃失降,气向上逆。证见心下痞鞭,呕吐噫气,呃逆,喘咳等。方用旋复代赭汤,桔皮竹茹汤。
11.温化痰饮法 用于痰饮证。证见胸胁支满,心悸目眩,短气而咳,大便溏,口中和,舌苔润滑,脉弦滑。方用苓桂术甘汤。
12.气血双补法 用于气血两虚。证见畏寒发热,身重少气,羸瘦纳减,骨节烦疼,烦躁作渴,舌质淡,脉弱。方用八珍汤。
13.养血柔肝法 用于血液不足,肝失柔养。证见胸胁隐痛,吞酸吐苦,喉嗌干燥,舌无津液,脉反细弱。方用四物汤加减。
14.滋补肝肾法 用于肝肾阴虚。证见头晕耳鸣,胸胁作痛,腰胫痿弱,潮热盗汗,咽干津少,手足心热,遗精梦泄,舌红无苔,脉细数。方用一贯煎。
15.安神补心法 用于心血不足。证见心悸,精神衰疲,夜难入寐,头晕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舌瘦液压泵红,少苔,脉细数。方用补心丹。
16.育阴潜阳法 用于肾阴亏损,不能养肝,肝阳上亢。证见头目眩晕,目胀耳聋,心中烦热,头部作疼或肢体渐觉不利,脉弦长有力。方用镇肝熄风汤。
17.通经活络法 用于气血阻滞所致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流注等证。方用大活络丹、小活络丹之类。
18.芳香开窍法 用于热入心包或湿浊蒙敝清窍。证见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方用牛黄丸、至宝丹。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灸针具:
①毫针:由不锈钢制成。常用的粗细以28、30、32号为主,长短以5分、1.5寸、4寸为主。
②三棱针:针尖成三角棱形,多见于点刺和放血。
③皮肤针:是一种用于浅刺皮肤的针具,可在一个较长针柄的一端集束安装5~7枚小针。装5枚的称“梅花针”,装7枚的称“七星针”。
(2)针刺注意事项
①检查针具:注意针体有无生锈、弯曲,针尖是否锐利、针柄是否松动等情况,若有损坏,应修理后再用。
②清毒:针具可用高压、蒸煮或用乙醇浸泡等方法消毒。针前针刺穴位部分亦应用75%乙醇消毒,或用石碳酸稀释后代替。
③选择体位:根据病情和所要针刺的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有仰卧、俯卧、侧卧、坐位4种。
(3)针刺禁忌
①孕妇的腹部、腰部以及合谷、三阴交、至阴、昆仑等穴均属禁刺。
②幼儿头上的前囟部禁刺。
③皮肤上有瘢痕处不宜针刺。
④过饥、过劳宜轻刺或不刺,以防晕针。
⑤久病或身体极度虚弱时禁刺,宜多用灸法。
(4)毫针针刺的方法
①进针:针刺过皮时,应以快速、减少疼痛为原则。
a.进针方法如下:
·双手进针:初学者多用双手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挟持针体下端,针尖留出1~2分,右手持针柄。刺时左手将针尖下按,右手同时向下捻转,使针法迅速通过表皮,并达到应刺深度。
·单手进针:较熟练后即可采用单手进针法。一般用右手拇食二指捏住针柄或较长毫针的针体下部,留出针尖1~2分,用中指固定在应刺穴位旁。刺时拇食二指同时向下用力伸展下按,使针尖迅速通过表皮,并继续捻转,使之达到应刺深度。
b.针刺角度:根据应刺部位肌肉的厚度,针刺角度可分为直刺(针体与皮肤呈90°角)、斜刺(针体与皮肤呈50~60°角)、横刺(即沿皮刺)3种。
c.针刺的浅深:根据人体的胖瘦、强弱以及针刺部位的不同,针刺深浅也不同,再结合针刺的不同角度,一般胖人针深,瘦人针浅,胸背头部较浅(多用斜刺或沿皮刺),腹部、四肢可深(多用直刺)。
d.进针后的手法操作,进针后首先应运用于手法使之“得气”,即应使患者在针刺部感到酸、麻、胀、痛、上下走窜,此亦称“针感”,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法。
提插:进针后将针上、下提按,即为提插。
捻转:用拇食二指将针前后、左右的来回捻动即为捻转。
雀啄:快速提插,如鸟啄食,即为雀啄。
e.针刺的轻重:根据人的体质以及不同的病情,在“得气”的基础上,还须给予不同程度的刺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强刺激:若遇体质较强或病属实证的,可用重刺激。此时可快速提插,大幅度捻转,使之取得较强的针感。这种刺激的方法目前多用在麻痹、瘫痪、痿证等病的治疗上。
·弱刺激:遇有体质较弱或病属虚证的,可用轻刺激。此时提插较轻、较缓、捻转幅度较小,求得使病人感到舒适的针感即可。
·中等刺激:这种方法介于强弱刺激之间,一般常见病多采用中等刺激。
总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也就是或补或泻的目的。
②进针后留针:进针并施以手法取得针感后,即可把针留在穴位上叫留针。一般留针时间是15~20分钟,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遇年老体弱或小儿可不留针,遇害有急性疼痛病时留针时间最长可达1小时左右。
③出针:又叫起针。起针时应边捻转边把针平稳的拔出。
④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
a.晕针:患者体弱、精神过度紧张或在过度疲劳时,亦有当体位不当(多为坐位)时,极易发生晕针。晕针时出现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的则可发生昏厥。遇此,须先将病人扶躺在床上,头稍放低,给予热开水即可,严重昏厥的可针刺人中、足三里等穴。
b.滞针:当针刺部位皮肤、肌肉过度紧张,或向一方向过度捻转针体时,即可发生滞针。此时针下紧涩不能继续捻转,也不能拔出。遇此,可再留针片刻,或用手轻轻按摩穴位四周,待肌肉放松后,小幅度捻转出针,切勿硬拔。
c.弯针:进针用力过猛,或强烈针感引起肌肉急剧收缩或体位的移动等均能招致弯针。遇害有弯针可顺弯曲方向缓缓拔出,体位不正则应先矫正体位而后出针。
d.折针:针体弯曲、针柄松动等损坏,或进针用力过猛,针刺过深,针体全部刺入,加之体位的移动均可引起折针。遇此,切勿慌乱,让患者保持原来体位,断端在外的,可立即拔出,若在体内,可用手指按压肌肉,将针体顶出即可拔针。如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方法。
e.血肿:针刺时,由于针体太粗,或用力过猛等原因误伤血管,出针后,皮肤即呈青紫色或肿起,遇此,可用消毒棉球在局部压迫轻揉,亦可热敷,促使其消散。
f.后遗感:如果针刺手法过重,出针后,可在局部留下疼痛不适的感觉,此时可用手行局部按摩,后遗感重的可加用灸法。
2.常用的灸法
(1)艾柱灸:用大小不等的艾柱,根据不同病情,置于应灸的穴位上,然后将其点燃,当感觉烫痛时,不等熄灭,即可更换。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灸处皮肤出现潮红为止。一般可灸3~7壮。
根据不同病情,又可在艾柱下放置姜片(称隔姜灸)、蒜片(隔蒜灸)、盐(隔盐灸)等施以灸法。
(2)艾条灸:点燃艾条熏烤穴或患处。不接触皮肤,以病人感觉温热为宜,点燃的一端约距穴位1寸左右,一般灸10~15分钟,待灸处皮肤出现潮红即可。
3.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我国针刺疗法的一种,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与提高。这是用一种金属制成的毫针或环针,在耳部的压痛点或一定部位上进行针刺,使患者感到针刺处剧烈疼痛为度。进针后可留针2~7天。以此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耳针的穴位:当人体内脏或躯干患病时,就会在耳壳上一定的部位出现反应,台压缩、导电量增加、形态与色泽的改变等,这些出现反应的部位应叫耳穴,又叫反应点、压痛点、敏感点,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
(2)治疗方法与步骤:
①对初诊病人必须说明耳针疗法的性质,刺的越疼疗效越好,使病人思想有所准备。
②通过辨证决定针刺点部位,用探针轻、慢均匀地探求反应点,然后消毒针刺,以不穿透耳壳为度。
③一般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也可用埋针方法或注射小剂量药物。
(3)注意事项:
①应按中医脏腑、经络理论辨证取穴,耳穴名称不能单纯按人体解剖学理解。
②掌握四诊,正确辨证,循经取穴。取穴准确,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③压疼点探察的准确性和疗效有密切关系。
④取穴宜少,一般用同侧,亦可双侧同用,一般10~12次为1个疗程。
⑤埋针者7~15日换1次。
4.头针疗法 头针是在学习祖国医学理论基础上,运用西医解剖学的知识,用针刺激大脑皮层在头皮的投射区,使针感传到相应皮层所支配的肢体或内脏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针刺激区全在头部,故命名为头针疗法。
操作手法:先在头部选择好刺激区域(如病变是肢体刺激区在对侧头部),用乙醇棉球消毒后,沿皮捻转进针,针体走行方向与头部曲线相符。一般针刺在头皮下。达到该区的深度后,加快捻转频率,要求每分钟240次左右,针体每秒旋转要达4~6转,一般半分钟后,病人就在相应的肢体或内脏发生热、麻、胀、抽动等针感,达到上述要求后,留针5~10分钟,然后同样重复两次。
5.埋线疗法 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在一定的穴位,从而造成一个持久刺激。
(1)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采取局部麻醉。有两种埋线方法。
①套管针埋线法:用上颌窦穿刺针,将针心退出部分,插入00号至1号的羊肠线1.5~2厘米,刺入皮下组织内,推动针心,将线顶至皮下,拔出套管针,局部消毒包扎。这个方法简单,也不易露出线头,可减少感染机会。
②直针埋线法:局部两穴处,用不锈钢、三角直针(规格9毫米×66毫米)穿以00号至1号羊肠线,左手抓起皮肤,由一端穴位进针通过皮下,由另一穴位穿出,紧贴皮肤剪断线头,断端即自动退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留在外面,否则易发炎。术后以消毒敷料包扎。
(2)注意事项:
①穴位要准确,埋线后有不适反应,一般7天内消失。
②直针埋线法:如线头露出应剪掉。每次埋线的穴位不宜过多。
③埋线后注意饮食节制,不可食刺激性食物。
④埋线方向可与经络并行,亦可与经络垂直。
⑤线长一般为0.5~1厘米,亦可长达1寸
⑥埋线后一般不需要休息,体力劳动者,可适当休息1天。
6.按摩疗法
(1)基本手法如下:
·推法:即是按肤法,是用手掌、掌根、拇指或多指,由人体某部一端推到另一端,连续地推即为(按肤)推法。
·拿法:是四指并拢用拇指或手掌紧握人体某部组织,做一握一松的移动即为拿法,适用于大腿前侧、后侧和小腿后侧、背部、上肢的病变。
·揉法:用手掌、掌根、拇指腹、多指腹在人体病变部位做圆形的移动,即为揉法。
·压法:即按法。用手掌、掌根、拇指、多指用力紧压于患部,一起一伏的直线移动压按,即为压法。脊柱、脊柱两侧的病变较适用。压法可分连续压法、间隔压法两种。连续压按是指在施术部位不间断地施行手法;间隔压按是指在病变部位间断施行手法。
·搓法:是五指并拢,两手相对向相反方向用力,比推法稍快的手法。有时在某部位、某组织横行用力。
·扣打法:即是打法、敲法,用双手空拳、侧拳、掌侧。交错的扣打躯干、四肢部的肌肉。
·动法:即摇动法,术者手执患者某部的肢体进行摇动。
·滚法:用空拳不鱼际侧紧贴患者体表进行直线、横线滚动。
·指法:用拇指或中指在经穴上由轻到重,由浅及深的点压。本法多用于头、腹部。
·拨法:用手掌根或拇指紧压在肌腱缝中用力来回拨动的手法。
·擦法:是五指并拢,手掌紧贴于皮肤,做轻快的来往回旋动作。
·捏法、揪法:为指法和拿法的一种。
·踩法:医者用双脚有节律地在患处踩踏。
(2)操作原则: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浅到深,由表入里,先治急、后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