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化肥实用手册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作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化肥实用手册》第1页(2022字)

我国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1981年为1335万吨(养分计、下同),N∶P2O5∶K2O为1∶0.34∶0.05;1990年增加到2600万吨左右,N∶P2O5∶K2O为1∶0.37∶0.11。化肥施用量近10年期间约增加1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 据国外有关资料估计,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化肥所起的作用占40—60%。我国各地在1981—1990年期间对50多个五年以上定位试验统计结果:在施肥比较合理的情况下,连续施用NP或NPK化肥与对照比较,平均每公斤N增产粮食11—12公斤,P2O5为7.5—8.8公斤,K2O为3—4公斤,NPK混合养分为8.5—9.5公斤。199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约2600万吨,如果80%的化肥用在粮食作物上,按混合养分计算,可增产粮食17680—19760万吨,占1990年43500万吨粮食总产量的41—46%。

从能量观点来看:1克氮约增产生物产量24克,每克干物质的生物能为4.2千卡,即1克氮能转换能量100.8千卡。但合成1克氮的耗能仅24千卡,增加了三倍多。

我国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性较大,原因是:①高产出要求高投入。我国仅占世界耕地的7%,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就需要有更多的化肥投入。②用肥的范围扩大。我国有10亿多亩的牧草场和面积不断扩大的速生丰产林,以及迅速发展的养殖业。这些部门过去基本上不用或少用化肥,现在对化肥需求量十分旺盛,特别是尿素。③耕地潜在肥力低。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耕地的养分主要靠有机肥负循环,来维持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往往是产出多,投入少,耕地肥力下降。④耕地中有机物循环和再利用率不高。所以,增加化肥的投入,我国才能提供更多优质农副产品,不断满足社会需求。

2.增加有机肥返田 有机肥和化肥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应该把两者的作用对立起来。施用化肥,特别是单施氮肥,确有加速有机质分解的作用。另外,施用化肥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秸秆。1990年与1981年比较,化肥用量约增加1倍,多增产粮食9100万吨左右,谷粒与秸秆的重量比约1∶1.2,即多出1亿多吨的秸秆,增加了秸秆返田的数量。

粮食和秸秆的增多,使饲料、燃料、肥料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也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副食品需求,也增加了有机肥的肥源。

3.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据不同地区30个连续施肥5—10年的定位试验,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其结果:①每季亩施P2O53—5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试验前增加40—90%;而不施磷肥,则下降23—54%。②每季亩施K2O5—10公斤,土壤有效钾比试验前平均增加20%左右。③增施NP或NPK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降幅度很小,影响不大。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土壤缺磷面积最大和最严重的。80年代初期,属于严重缺磷的土壤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经过多年连续施磷,土壤中累积较多的磷素,现在已很难找到一片严重缺磷的土壤。以上表明,增施NP或NPK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对土壤磷钾含量的提高尤其明显。

4.用好化肥对土壤无害 随着化肥用量不断增加,有人担心施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这是可以避免的。目前我国用量最多的碳酸氢铵、尿素和硝酸铵约占氮肥总量的96%,施用后在土壤中转化分解为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氨、硝酸根、二氧化碳和水,不残留任何有害的物质。磷肥的品种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磷的积累,肥料中硫、钙、镁等多种元素也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不合理用肥确实会给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同一地块上长期单施氮肥,尤其硫酸铵,往往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在酸性土壤上连续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施用较多的含氯化肥不仅会影响忌氯作物的产品质量,如果大量施在盐碱地上还会加深土壤的盐碱化;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通过合理用肥可以完全避免的,在后面有关的内容上会讲到,这里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化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很大作用,不仅给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农副产品,而且有利于更多的有机肥返田,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化肥施用合理也不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