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试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89页(8868字)
一、靛基质(吲哚)试验
(一)培养基
1.需氧、兼性厌氧菌用
蛋白胨 1g
氯化钠 0.5g
色氨酸(可省去) 0.1g
蒸馏水 100ml
溶解各成分,调pH为7.4~7.6,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
2.厌氧菌用
胰蛋白胨 2g
葡萄糖 0.1g
磷酸氢二钠(Na2HPO4) 0.2g
硫乙醇酸钠 0。1g
琼脂 0。1g
蒸馏水 100ml
溶解各成分,调pH为7.4~7.6,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
(二)试剂(此配方为Kovacs试剂)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5g
95%乙醇 75ml
浓盐酸 25ml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溶于乙醇中,再缓缓加入浓盐酸即成。
(三)试验方法 试验菌接种于培养基中,37℃培养24~48h后,滴加试剂数滴于培养物液面,轻轻摇动,红色为阳性反应。黄色为阴性反应。
二、霍乱红试验
(一)培养基
胰蛋白胨 2g
氯化钠 0.5g
硝酸钾 0.02g
蒸馏水 100ml
溶解各成分后,调pH为8.4,分装试管,121℃20min灭菌。
(二)试剂 浓硫酸(化学纯)。
(三)试验方法 试验菌接种于培养基中,37℃培养24~48h后,加入浓硫酸数滴,呈红色或紫红色为阳性反应。
(四)原理 霍乱弧菌等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分解蛋白胨中色氨酸,产生吲哚,并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在加入浓硫酸后生成亚硝酸吲哚,而呈红色。
三、硫化氢试验
(一)培养基
1.醋酸铅琼脂
营养琼脂pH7.4 100ml
10%硫代硫酸钠溶液 2.5ml
10%醋酸铅溶液 3ml(113℃30min灭菌)
营养琼脂溶化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混匀,115℃20min灭菌后备用。临用前加热溶解,加入灭菌的醋酸铅溶液,混匀后,分装于无菌试管,直立凝固。
2.厌氧菌用醋酸铅琼脂
胰蛋白胨 10g
磷酸氢二钠(Na2HPO4) 3g
葡萄糖 1g
琼脂 2g
10%醋酸铅溶液 2ml(115℃20min灭菌)
蒸馏水 1000ml
除醋酸铅溶液外,各成分加热溶解,调pH为7.6,经115℃20min灭菌,取出冷却至55℃左右,加入灭菌的醋酸铅溶液,混匀,分装试管,直立凝固。
注:
(1)穿刺接种后,应培养在厌氧环境中。
(2)如用蛋白胨,量改为20g。
3.三糖铁琼脂或硫酸亚铁琼脂 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测定产生硫化氢能力。
(二)试验方法
1.试验菌穿刺接种于培养基中,置37℃培养2~4天,如穿刺线上或试管底部变黑者为阳性反应。
2.醋酸铅纸条法
(1)醋酸铅纸条的制备 取滤纸剪成6.5×0.6cm大小纸条,置平皿中,经121℃20min灭菌,烘干备用。将滤纸条浸泡在灭菌的饱和醋酸铅溶液(10g醋酸铅溶于50ml沸蒸馏水中,即为饱和醋酸铅溶液),浸透后取出,置无菌平皿内,37℃烘干,保存于灭菌试管中。
(2)试验方法 试验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或肝浸汤琼脂斜面,取一片醋酸铅滤纸条,夹在试管的棉塞下悬挂,置37℃培养1~2天,滤纸条变黑或棕褐色者为阳性反应。
(三)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遇铁盐(或铅盐)形成黑色硫化铁(或硫化铅)。
四、尿素酶试验
(一)培养基
蛋白胨 1g
氯化钠 5g
磷酸二氢钾(KH2PO4) 2g
葡萄糖 1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0.4%酚红溶液 3ml
20%尿素溶液(过滤除菌) 20ml
1.除尿素液、指示剂及琼脂外,各成分加热溶解,调pH6.8~6.9,加入琼脂溶化后,再加指示剂混匀,115℃20min灭菌。
2.取出培养基冷却至55℃左右,以无菌操作加入20%尿素液20ml,混匀后,分装无菌试管,摆成高层斜面。亦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二)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浓密地接种在培养基中,置37℃培养3~12h,如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并孵育在37℃水浴中,则得出结果更快。若培养基变粉红色者为尿素酶试验阳性。
(三)原理 某些细菌含有尿素酶,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尿素,产生大量的氨,使培养基变碱而呈粉红色。
五、明胶液化试验
(一)培养基
肉汤培养基(pH7.4~7.6) 100ml
明胶 12g
明胶加入煮沸的肉汤中,在水浴中加热溶化,分装试管,经113℃20min灭菌。保存于4℃冰箱备用。
(二)试验方法 用穿刺法接种在试管中央,在20℃温箱中培养,一般细菌培养7天,缓慢液化的细菌应培养一个月。如明胶液化,则记录液化明显的时间。如夏天没有20℃的培养条件或在20℃温度下不能生长的细菌,必须培养在所需温度下,观察时,将试管取出放入4℃冰箱内30min,若仍不凝固者为阳性。
另一法为Frezier氏的明胶平板法
明胶 4g
牛肉膏 5g
蛋白胨 0.1g
葡萄糖 0.05g
氯化钠 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1.5g
磷酸二氢钾(KH2PO4) 0.5g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配制时先将明胶加在400m1水中,加热溶化,将氯化钠及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溶于100ml水中,然后将两液混合,再加入葡萄糖、蛋白胨和牛肉膏,加热数分钟。另将琼脂溶化在500ml水中,最后将两液混合,分装三角烧瓶,113℃20min灭菌后,倾注平板。
(三)酸性汞试剂
氯化汞 15g
纯盐酸 20ml
蒸馏水 100ml
(四)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点种在平板上,每个平板可接4~5株菌。适温培养1~3天,待菌落生长丰厚后取出,滴加酸性汞试剂在菌落周围。如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者为阳性,说明该菌具有蛋白酶,能分解明胶。不能水解明胶的菌落周围出现白色浑浊。
注意:因试剂中含汞量大,处理时需加小心。
(五)原理 明胶是一种动物性蛋白,明胶水解是由于细菌所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明胶培养基本身低于20℃凝固,高于24℃自行液化。明胶分解后,其分子变小,虽在低于20℃的温度下亦不再凝固。
六、肉渣消化试验
(一)培养基
牛肉汤(pH7.4) 按需要量取
牛肉渣 同上
取牛肉渣装试管内,每管约2~3g,再加入牛肉汤,每管约5ml,每管滴加液体石蜡,高约0.5cm,121℃30min灭菌。
(二)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接种后,用蜡笔于培养基的肉渣层上缘划一横线标记,37℃培养4~7天,若肉渣变黑或被消化(肉渣的高度有变化)者为阳性。
七、酪蛋白分解试验
(一)培养基
1.脱脂奶粉(或用50ml脱脂牛奶)5g加蒸馏水至50ml,流通蒸气灭菌。
2.琼脂1.5g加蒸馏水50ml,121℃20min灭菌。
3.待1和2冷却至45~50℃时,混合均匀,倾注平板。
(二)试验方法
1.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将试验菌点种在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株菌。适温培养1、3、5天,记录菌落周围和下面酪蛋白是否已被分解而呈透明。
(三)原理 有些细菌能产生酪蛋白酶,分解酪蛋白,使菌落周围和下面酪蛋白被分解而产生透明轮廓。
八、酪氨酸水解试验
(一)培养基
营养琼脂(pH7.0) 100ml
酪氨酸 0.5g
营养琼脂溶化后,加入酪氨酸,完全混匀后,分装试管,经121℃30min灭菌,倾注平板或摆成斜面。
(二)试验方法将试验菌接种后,置37℃培养3~7天,观察细菌生长附近的结晶酪氨酸(其溶解度低,故现结晶),若有消失为阳性反应。
(三)原理 酪氨酸为针状结晶,25℃时每1000 ml水能溶解0.453g。具酪氨酸酶的细菌能分解酪氨酸为更易溶于水的物质(如酚及丙氨酸),故菌落附近的结晶酪氨酸消失。
九、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一)培养基(此配方为Moeller氏法)
蛋白胨 5g
牛肉膏 5g
葡萄糖 0.5g
吡哆醇(或用0.5%酵母膏代替) 5mg
0.2%溴甲酚紫 5ml
0.2%甲酚红 2.5ml
蒸馏水 1000ml
1.除指示剂,将以上各成溶解,调pH为6.0,加入指示剂。
2.将基础培养液分成四等分,其中三份分别加入L-精氨酸、L-赖氨酸、L-鸟氨酸,使其浓度达1%。再调pH为6.0。未加氨基酸的一份作为空白对照。分装小试管,每管3~4ml,上面加一层液体石蜡约0.5cm厚,115℃20min灭菌。
(二)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接种上述培养基中,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如指示剂呈紫色者为阳性反应,呈黄色者为阴性反应。对照管应为黄色。
(三)原理 有些细菌含有氨基酸脱羧酶,使羧基脱出,生成胺类和二氧化碳,培养基中含胺类时呈碱性反应。
十、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
(一)培养基
蛋白胨 1g
氯化钠 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0.3g
L-精氨酸盐 10g
琼脂 6g
酚红 0.01g
蒸馏水 1000ml
除酚红外,将以上成分加热溶解,调pH为7.0~7.2。加入指示剂,分装试管,并设有不含氨基酸作对照管,121℃20min灭菌。
(二)试验方法 取幼龄菌穿刺接种,同时接种不含氨基酸对照管,并用灭菌石蜡封管。适温培养3、4、7天。若培养基转为红色者阳性(精氨酸脱羧酶阳性者,亦可引起培养基变红,精确方法是用液相色谱鉴定),呈黄色者为阴性,对照管应是黄色。
(三)原理 精氨酸经精氨酸脱酰酶的作用,降解为瓜氨酸和氨,瓜氨酸再经瓜氨酸酰脲酶的作用,降解为鸟氨酸、二氧化碳和氨。培养基变碱。
十一、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一)培养基
DL-苯丙氨酸(或L-苯丙氨酸0.1g) 0.2g
酵母浸膏 0.3g
氯化钠 0.5g
磷酸氢二钠(Na2HPO4) 0.1g
琼脂 1.2g
蒸馏水 100ml
除琼脂,以上各成分溶解后,调pH为7.4,加入琼脂溶化,分装试管,每管3~4ml,经115℃15min灭菌,制成斜面备用。
(二)试剂 10%三氯化铁水溶液。
(三)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37℃培养18~24h(以细菌生长丰盛为佳)后,取出加10%三氯化铁4~5滴,斜面呈现绿色者为阳性反应。
(四)原理 某些细菌具有苯丙氨酸脱氨酶,能将苯丙氨酸氧化脱氨生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