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密螺旋体病(兔梅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动物检疫手册》第168页(967字)
兔密螺旋体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成年家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外生殖器和颜面部的皮肤及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
【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体是兔密螺旋体。主要存在于生殖器官;血液和内脏很难发现。交配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因此发病的绝大多数是成年兔。但未交配过的8月龄以下的兔也有少数发病,说明存在生殖道以外的感染途径。病兔所污染的垫草、饲料和用具等都是传播媒介,如有局部损伤,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兔群中流行本病时发病率很高,但几乎没有死亡。有时引起淋巴结感染,外表健康,而长时间带菌。
家兔及野兔对本病易感,人和其他动物均不致病。
【临床症状】潜伏期2-10周不等。病初,外生殖器官(公兔在龟头、包皮、阴囊皮肤上,母兔阴唇上)和肛门周围红肿,在有浆液性渗出物之前偶尔有微细的水泡出现。以后从阴道或包皮中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不久发炎部位形成小结节,表面为棕色痂皮,痂皮下有局灶性上皮溃疡,稍凹陷,边缘不整齐,易于出血,病变部位疼痛,常造成自家接科,使感染蔓延至颜面部、下颌、鼻部等处,出现结节、溃疡和疣状增生物。患部被毛脱落,慢性病变多为干燥的、鳞片状的稍为突起的区域。末期,病原体侵入脑、脊髓发生麻痹等神经症状。种公兔患病时,对性欲影响不大,患病母兔的配种能力和受胎率则大大下降,常发生流产,多为死胎或胎儿失明。
【病理剖检】病变主要是上述的变化。此外,腹股沟淋巴结和腘淋巴结可能肿大,但内脏器官常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诊断】根据发病情况和患病部位的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可刮取生殖道分泌物(或刮取痂皮或疣状物)作涂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经姬姆萨氏染色、印度墨汁染色或镀银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有无密螺旋体存在。
【处理】发生本病时,重者扑杀,生殖器官销毁,但肉尸、内脏和皮毛不受限制利用。轻者隔离治疗,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