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酮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165页(1435字)
(一)诊断要点
1.日粮配比是诊断的出发点,任何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营养不平衡、生糖物质缺乏或吸收减少的因素均可引起。常见于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给予含蛋白质和脂肪高的饲料,而碳水化合物不足,或营养不好的乳牛,给予低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引起体脂和体蛋白分解而产生酮体。
2.神经型病牛对外界敏感性增高,有的虽对外界刺激无异常反应,但可出现1~2d的显着兴奋。随病情发展,病牛淡漠,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甚至消失。
3.消化型病牛食欲减退,有的仅采食少量青饲料及块根饲料而拒食精料;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粪便干硬,外覆黏液;机体逐渐消瘦,泌乳量明显下降;呼出气、汗、尿、乳、粪均有酮味。阴户常有分泌物。
4.乳热型病牛先兴奋后抑制,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后肢轻度瘫痪,头颈常向下弯曲,反射迟钝,进而后躯麻痹,昏迷;乳房肿胀、浅表静脉怒张,泌乳量下降,乳、尿、汗及呼出气等均有酮味。
5.亚临床型(隐性型)病牛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呼出气有酮味。临床多见,应予注意。
6.实验室检查,血酮在1.7~3.4mmol/L即为亚临床酮症指标(尿酮呈阳性反应);乳酮达0.17mmol/L,应注意酮症可能,超过0.26mmol/L,可诊断为酮症;血酮超过3.4mmol/L,即为临床酮症指标。
(二)防治
1.提高血糖可静注25%葡萄糖液500~1000ml,2次/d,也可腹腔注射;或50%果糖溶液,每千克体重0.5g,1次/d。同时给予生糖物质,如内服丙二醇100~120ml/d,连用3d;内服或拌料丙酸钠250~500g/d,连用7~10d;或内服甘油(丙三醇)240ml/d。对体质较好的牛,肌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00~600U;或肌注醋酸可的松1~1.5g,或氢化可的松0.5g加入糖盐水中静注,1次/d。
2.解除酸中毒可静注5%碳酸氢钠液300~500ml,1~2次/d;或内服碳酸氢钠50~100g,1次/d。
3.调整瘤胃机能可内服健牛新鲜胃液3000~5000ml,2~3次/d;或内服脱脂乳2000ml、葡萄糖500~1000g(加水),1次/d,连用3d。
4.对症治疗,兴奋不安时,用20~30g水合氯醛、400g砂糖,加水内服。为促进病愈,可配合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
5.氯酸钾30g,溶于250ml水中灌服,2次/d,具有特效的抗酮作用。
6.产前3个月至产后应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饲料。也可每天饲喂240g丙酸钠,分2次给予,连用10d。以适量干草替代青贮,改善环境,适当运动,多晒太阳。注意及时治疗前胃疾病、子宫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