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88页(4130字)

小地老[Agritis ypsilon(Rottemburg),Agritis ipsilon(Hufnagel)]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小地老虎是地老虎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世界六大洲及大洋洲的很多岛屿均有发生。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生。但主要分布区多集中在江、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及低洼内涝地区以及城市郊区的菜田。随着北方水浇地面积的扩大,为害区范围也随之增加。

小地老虎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十分广泛,除水稻等水生植物外,几乎对所有植物的幼苗都能取食为害。我国主要受害的作物有棉花、玉米、高粱、芝麻、烟草、麻类、薯类、多种蔬菜、中草药、牧草以及果树、林木的幼苗。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虫源

上年末代和越冬代蛾量大,特别是当地越冬代有效蛾量和雌蛾比例较常年平均值显着增高,则可导致严重发生的虫源基数。

1.2 气候

上年秋季雨水较多,沿湖和沿河内涝地区积水;春季越冬代蛾盛期无较强寒流侵袭;第一代卵盛孵期雨水调和或偏少,无大雨和低温出现,利于小地老虎的发生。春季2~4月的气温高低影响小地老虎第一代发生期的早晚,气温高则发蛾早,卵和幼虫发育进度快,发生期提前。

1.3 环境条件

耕作粗放,杂草多,间作套种的地块发生重。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2.1 成虫诱测

2.1.1 诱蛾器诱测 诱测越冬代成虫,可结合黏虫诱测进行(诱蛾器构造、设置和诱剂配制同黏虫)。设置两台诱蛾器。设置时间可从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在5℃开始(可根据当地历年资料,掌握在始蛾前进行),至越冬代成虫终止期止。每天早晨检查诱到的雌雄蛾量,记入小地老虎成虫诱测记载表(表3-43)。

表3-43 小地老虎成虫诱测记载表

2.1.2 灯光诱测 结合其他害虫进行诱测。从越冬代成虫起,到末代成虫终止期止。结果记入小地老虎成虫诱测记载表(表3-43)。

2.2 雌蛾发育进度调查

从早春诱到越冬代成虫开始到成虫末期,每3天检查1次,每次抽查20头,不足20头时全部检查。将结果记入小地老虎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检查记载表(表3-44)。

表3-44 小地老虎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检查记载表

2.3 卵和幼虫调查

2.3.1 发育进度系统调查 为掌握卵和幼虫的发生消长动态,根据当地种植情况,选杂草较多、常年发生较重的春播作物田1~2块,从越冬代成虫始盛期起到产卵末期止,每3天调查1次。调查取样方法,因产卵环境和空间分布情况不同,可采用按单位面积取点或查当地主要寄主植物的方法。黄淮海发生区,每次每块地查5点,每点1m2,检查点内土面、枯根须、草秆上的卵粒,杂草或作物叶反面卵虫或心叶内以及钻进植株根标松土里的幼虫。幼虫分龄期,并分别统计卵孵化率、各级卵和各龄幼虫百分率。结果记入小地老虎田间卵和幼虫量调查表(表3-45)。

表3-45 小地老虎田间卵和幼虫量调查表

2.3.2 发生量大田普查 根据发育进度系统调查情况,在卵盛孵期(卵已变红至灰黑色)至一、二龄幼虫盛期,选择不同地势、土质、土壤湿度、作物种植和杂草密度等类型田各2~3块,调查取样方法同系统调查。结果记入小地老虎田间卵和幼虫量调查表(表3-45)。

2.4 为害情况调查

在一代幼虫开始化蛹、基本上结束为害以后,分别选不同作物及防治与未防治等类型,选择代表性地块进行为害情况调查。每块地随机取5点,棉花、玉米、高粱等作物每点40株,共调查200株;谷子、黍稷等条播密植作物每点调查10m单行,共50m行长(取点测算总株数),调查受害株数和致死株数。将结果记入小地老虎为害情况调查表(表3-46)。

表3-46 小地老虎为害情况调查表

注:凡幼苗或刚萌发的幼芽有受害的痕迹者即为被害株;凡受害后,造成幼苗折断、幼芽不能出苗、枯心及顶心被毁不能生长者,均列为致死株。

3 预测预报方法

3.1 发生期预测

3.1.1 期距预测法 根据当地多年历史资料,得出越冬代第一次蛾峰期与防治适期(田间卵孵化80%或二龄幼虫盛期)间的平均期距。当年越冬代第一次蛾峰期出现后即可推算出防治适期。如江苏泗洪为28.5天,江苏丹阳为30天,山东汶上29~31天。

3.1.2 积温预测法 当田间查到卵高峰日后,利用气象预报下一旬的平均温度,根据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卵期,预测卵孵化高峰期,加上一龄幼虫历期即为防治适期。

3.2 发生程度预测

3.2.1 异地预测 根据小地老虎迁飞途径,由虫源迁出区提供发生期和残虫量及其他有关迁飞条件,迁入区提供近期风向、风速、降雨分布等天气条件及寄主植物苗期物候情况,即可预报迁入期和迁入量及可能发生的程度。

3.2.2 综合分析法 根据虫源、气候和环境条件综合分析预报,如春季迁入蛾量多,雌蛾比例大,雨水适宜,耕作粗放,杂草多,则可能发生重;反之则轻。

3.2.3 指标分析法 根据当地多年资料分析或经验,求得当地不同程度的预测指标。如江苏泗洪制定出发生量预报指标模式表(见附录)。

4 测报调查参考资料

4.1 计算公式

4.2 小地老虎发生量预报指标模式(表3-47)

表3-47 小地老虎发生量预报指标模式表

注:江苏,泗洪

4.3 小地老虎雌蛾卵巢发育分级指标

小地老虎雌蛾卵巢发育分级指标(细化)

小地老虎雌蛾卵巢发育分级指标(简化)

4.4 小地老虎卵分级与距孵化天数

小地老虎卵分级与距孵化天数统计

4.5 小地老虎卵在不同温度下的历期

小地老虎卵在不同温度下的历期统计

4.6 小地老虎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小地老虎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统计

4.7 小地老虎各龄幼虫历期

小地老虎不同温度下各龄幼虫历期统计

(南京,恒温)

4.8 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田间卵孵化80%或二龄幼虫盛期。

由于各地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气候条件、生产水平不同,小地老虎防治指标不同。如山东省规定,棉花、甘薯有虫(卵)0.5头(粒)/m2,玉米、高粱有虫(卵)1头(粒)/m2,芝麻、红麻、苘麻2头(粒)/m2,春麦、绿肥5~10头(粒)/m2;辽宁省规定,玉米、高粱、棉花、花生等作物百株有虫2~3头;安徽省规定,棉花、玉米、甘薯等春播作物有虫0.5头(粒)/m2

4.9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山东省以田间幼虫密度分5级,各指标为:

◆1级:幼虫密度0.5~1.3头/m2

◆2级:幼虫密度1.4~2.6头/m2

◆3级:幼虫密度2.7~3.8头/m2

◆4级:幼虫密度3.9~5头/m2

◆5级:幼虫密度5头/m2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