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325页(2370字)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是番茄栽培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每年都造成一定损失。发病后导致烂果,果实丧失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保护地番茄丰产优质的重要障碍。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茄子、青椒、黄瓜、菜豆、莴笋等。

番茄灰霉病发生发展与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灰霉病菌为弱寄生菌,病菌发育起点为2℃,最高为31℃,最适为20~25℃;病菌发育最低相对湿度85%,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低温、高湿,阴、雨、雪天多,植株生长衰弱,密度过大,管理不当,浇水后遇阴雨天,病果随意乱扔,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利于灰霉病发生发展。番茄灰霉病还与生育期明显相关。始花期至坐果期为染病高峰期,这一时期浇水后遇阴天很容易造成灰霉病扩展蔓延。

1 调查项目和方法

1.1 中心病株调查

选择地势低洼、栽培集中、早栽、易感病的主栽品种类型田(棚)2~3块(个),从番茄出苗或定植后开始,每7天调查1次,每块田(棚)随机调查100株或踏查全部植株。发现中心病株后,记载中心病株出现日期,并统计病株率。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19。

表6-19 番茄灰霉病中心病株调查记载表

1.2 系统调查

1.2.1 调查时间 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定点进行系统调查。每5天调查1次,直至采收盛后期。

1.2.2 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类型田2~3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定点调查,每点取20株,调查病株数;成株期加查病果数,每点随机取样调查20只果实,共取样100只,调查病果数。计算病株率、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将结果记入表6-20。

表6-20 番茄灰霉病系统调查记载表

1.3 病情普查

中心病株出现后,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田(棚)10~20块(个),10天普查1次,每次每田(棚)随机调查50株。调查病田(棚)数、病株数、病果数,计算病田(棚)率、病株率、病果率。调查结果填入表6-21。

表6-21 番茄灰霉病情普查记载表

1.4 天气情况记载及天气趋势调查

需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要准确记载温度、湿度、雨量、雨日、露等情况,及时了解未来天气,分析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将每次调查的天气情况记入表6-22。

表6-22 番茄灰霉病病天气实况记载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防治适期预报

根据天气预报,在出现低温、阴湿、寡照的利于发病天气条件下,始花期为第一次防治适期,应及时发出预报,尽早防治;以后密切注意天气及病情变化,若出现3天以上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结合病情调查,再次发出预报,指导防治,控制病情发展。

2.2 发生程度预报

根据蔬菜布局及生长情况、田间病情、气象条件、历史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发生程度预报。

3 测报参考资料

3.1 番茄灰霉病病情分级标准

3.1.1 福建、河南番茄灰霉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病叶率≤25%或病花、果率≤5%;

◆2级:25%<病叶率≤50%或5%<病花、果率≤10%;

◆3级:50%<病叶率≤75%或10%<病花、果率≤20%;

◆4级:病叶率>75%或病花、果率>20%或部分植株枯死。

3.1.2 上海番茄灰霉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少数叶片发病至全株1/4以下部位的叶片有病斑;

◆2级:全株1/2以下部位的叶片有病斑或茎秆分枝上有病斑;

◆3级:全株3/4以下部位的叶片有病斑或单个分支茎秆枯死,单株有1个果实发病腐烂;

◆4级:全株3/4以上部位的叶片发病枯黄或茎秆枯死,单株有2个以上的果实发病腐烂。

3.2 番茄灰霉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