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叶状体的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419页(12533字)
从紫菜网帘下海开始,紫菜的全人工采苗养殖就进入了叶状体养殖阶段。这一过程一般开始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前后到翌年3~5月结束。
(一)养殖方式 在中国紫菜养殖方式有菜坛养殖、支柱式养殖、半浮动筏式养殖和全浮动筏式养殖(图6-19)。
1.菜坛养殖 中国福建利用自然海区岩礁生产紫菜,至少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养殖的种类主要是坛紫菜。方法是在每年秋季自然界的紫菜壳孢子大量出现以前,先以机械清除或火把烧除等方法铲除潮间带岩礁表面上附生的各种海产动植物,再向岩礁上洒石灰水二三次以清除岩礁上的各种比较小的附着生物,为紫菜孢子的附着、萌发和生长准备好地盘。一般在最后一次洒石灰水之后不久,就可以在岩礁上长出许多紫菜苗。出苗还需继续进行护苗和管理,当紫菜长10~20厘米时,就可进行采收。
2.支柱式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于日本、朝鲜的紫菜人工养殖方式。其方法是在适当的潮间带滩涂上安设成排的木桩或竹桩作为支柱,将长方型的网帘按水平方向张挂到支柱上,进行紫菜的生产。最初编网帘的材料主要是棕绳和细竹条,最近绝大部分采用维尼龙等化学纤维编织网,在紫菜人工养殖事业十分发达的日本和朝鲜,至今仍是一种主要的紫菜养殖方式。中国北方也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试养,并获得成功。自从出现半浮动筏式养殖法之后,潮间带的紫菜养殖方式,已全部采用半浮动筏式养殖。
3.半浮动筏式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中国福建省在1958年探索出来的。它的筏架结构兼有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的特点,即整个筏架在潮涨时可以像全浮动筏式那样经常漂浮在水面上,当潮水退落到筏架露出水面时,它又可以借助短支腿像支柱式那样平衡地架立在海滩上(图6-19)。半浮动筏式和支柱式养殖一样,也是设在潮间带的一定潮位,网帘也是按水平方向张挂。由于网帘在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类不易生长,对紫菜的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生长期较长,紫菜质量好。由于网帘经常漂浮水面故能够接受更多的光照,紫菜生长也比较快。因此,在紫菜人工养殖上,已经被广泛地采用。
图6-19 紫菜三种养殖方式的示意图
上:养殖筏的设置 下:示网帘随潮次而变化的示意图 1.支柱式 2.半浮动式 3.全浮动式
4.全浮动筏式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适合不干露的浅海区养殖紫菜。在潮间带滩涂面积不大,或近岸受严重污染的地区,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把紫菜养殖向离岸较远处发展。它的筏架结构,除了缺少短支腿外,完全和半浮动筏架一样。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对于紫菜叶状体养成是一种相当好的养殖方式。尤其在冬季有短期封冻的北方海区,还可以将全浮动筏架沉降到水面以下来度过冰冻期。全浮动筏式养殖的主要缺点是网帘不干露,这对于紫菜叶状体的健康生长和抑制杂藻的繁生都不利。尤其在网帘下海后的20~30天之内,适当的干露对出苗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如果网帘的干露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用全浮动筏式进行紫菜育苗,常常得不到好的出苗效果。用全浮动筏进行叶状体的成菜期养殖,单产并不比半浮动筏式养殖的差。但全浮动筏养殖还存在着菜体容易老化、叶体上容易附生硅藻、产品质量较差、养殖期较短等问题,单产量也不及半浮动筏式养殖稳定。
(二)养殖海区的选择
1.海湾 坛紫菜是一种好浪性的紫菜种类,野生的藻体多见于靠外海风浪较大的岩礁上。因此,东北或东向海湾,坛紫菜生长快,产量高。在北方,条斑紫菜为了减少冬季风浪和流水等危害,一般选择比较温暖不易结冰的南向海湾为宜。
2.底质与坡度 底质与坡度对紫菜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与浮筏设置和管理的关系甚为密切。一般认为以泥砂底质或砂泥底质为宜。这样的底质,变动性一般不大,便于设置筏架和管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质不适于养殖;软泥底质,因风浪的影响,海区浮泥太多,紫菜育苗及养成管理都比较困难。
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半浮动筏式养殖面积的利用和浮筏的安全,而对全浮动筏式养殖影响不大。坡度小而平坦的海滩,可养面积大,潮浪的逆涛(回浪)冲击力小,浮筏安全。
3.潮位 一般潮位高紫菜生长慢、产量低;潮位低紫菜生长快,但杂藻繁殖也快,这种潮位对紫菜育苗不利,同时对养殖期间的管理、收割也不便。因此,目前养殖区一般都选择在小潮干潮线附近的潮位上,大小潮平均干露1.5~5小时,凡是在这个潮位范围内,均可选作半浮动筏式养殖区,而在退潮时不能干露的广大浅海区,则是全浮动筏式养殖的适宜海区。一个好的港湾,常常可以同时具备两种方式所需要的养殖条件。
4.风浪与潮流 风浪对紫菜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虽然较强的风浪对养殖器材的破坏性大,但不损坏养殖设施的风浪对紫菜养殖是有利的。紫菜生活中所需要的营养盐、氧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由海水带来的,而海水中所不足的二氧化碳则主要是由空气中溶入,促进空气溶入的是风浪,由于风的作用而掀起的波浪,扩大了接触空气的水面积,空气的溶入量加大,而且风浪还促进了海水的流动与交换,带来丰富的营养盐。因此,养殖海区应该选在常有风浪的地方。
潮流对紫菜的生长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潮流畅通,能促使水质新鲜、紫菜的新陈代谢作用加快,养殖期延长;潮流缓慢,浮泥杂藻多,病菌繁殖快,紫菜生长缓慢,且易发病。因此,对于一个紫菜养殖区来说,海水的流动是个很重要的条件。一般认为,紫菜养殖区海水流速每秒钟应不小于10厘米。
5.营养盐 对于人工养殖紫菜来说,含有氮、磷等营养盐丰富的天然海区是最理想的养殖海区。每立方米海水含氮量超过100毫克的海区,紫菜生长好;不足50毫克或在某一个时期内不足50毫克,都会影响生长和发育,甚至发生绿变病。北方海区的含氮相对比南方低,选择海区时应测定海区的含氮量,或者观察海区野生藻类的长势和色泽表现作为含氮量高低的参考。
此外,还应重视工业污染问题,定期测定有害物质含量及其危害程度。
(三)紫菜附苗器 附苗器是紫菜附着生长的人工基质,通常指设置在浮动筏架上的帘子。常见的帘子有两种:网帘和竹帘。北方一般都使用网帘;南方除使用网帘外还有个别地区仍沿用竹帘。
1.网帘
(1)网帘材料 理想的网线材料应以附苗好,浮泥、杂藻不易附着,坚固耐用,操作轻便,成本低为标准。目前主要使用维尼纶或聚乙烯与维尼纶混纺材料。
紫菜网是张设在水表面的,因此紫菜网越轻越好。一般采用密度0.7~0.8的材料比较好。
(2)网帘设计与构造紫菜的网帘是由网纲、网片组成。
①网纲 网纲是网片四周的围绳,网纲粗一般为网片绳粗的2倍。
②网片 网片是由网线(绳)编结而成。由各线段组成和菱形或方形空隙称为“网目”或称网眼。网目的大小视海况情况而定,一般为26~30厘米。
网片长度和宽度各地都不一致,长度一般在1.5~12米之间,宽度一般为1.2~2.0米。不同大小的网帘,各有其优缺点。小网帘操作方便,但较费材料,大网帘节省材料,但比较笨重。网帘的规格应逐步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2.竹帘
(1)竹帘材料选择 毛竹、芦竹、小竹、天竹或篾黄条等都可用来编制竹帘。目前用得比较普遍的是毛竹帘。
(2)竹帘的结构及编制 整个帘子是由55~60条长150厘米、宽1.2~2厘米的竹条编成。但竹条的长短也可根据原材料的规格大小增减。编帘子时用长3.6米的篾片,按照顺序把竹帘逐条夹住。竹条间距为4~5厘米,竹帘全长约3米。
(四)筏架的结构
1.半浮动筏 半浮动筏由浮梗、橛(锚)缆、浮竹和短支退4部分组成。
(1)浮绠 每台浮动筏有浮绠2条。每条浮绠的长度一般为60米左右。浮绠长可相对节省橛缆器材,但安全性较差。浮绠和橛缆材料一般用直径7毫米左右的聚乙烯或10毫米左右的聚氯乙烯绳索,风浪大的外海区,则可适当加粗,也可用其他绳索。
(2)橛缆 用来固定浮动筏,一般每台有4条橛缆(或2条),为了保证整台紫菜筏架在高潮和低潮间都能保持绷紧状态并漂浮水面,橛缆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否则浮动筏和网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网帘上的紫菜也得不到合适的生长条件,这一点和海带养殖的要求有根本的不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地说,半浮动筏的橛缆长度(由橛子或锚到第一张网帘的长度)不得少于当地最大潮差值的4倍。
(3)浮竹 浮竹起着漂浮和支撑附苗器的作用。浮竹一般选用直径7厘米左右的毛竹或杂竹。浮竹的长度应比网帘宽长出20~40厘米,浮竹用量为养殖网帘数加台筏数。
(4)短支腿 是半浮动筏式养殖紫菜特有的结构,它的作用是低潮时可以把整台紫菜筏架支撑在滩涂上,使紫菜附苗器得到干露。短支腿由杂木或杂竹制成,近年来也采用直径8~10毫米的钢筋代用,短支腿高50厘米左右,在浮竹的近两端处凿成榫孔,短支腿的一端制成榫头配入浮竹两端的榫孔而固定成筏架。一般每支浮竹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短支腿后再与浮绠绑成筏。但也有的先把两支浮竹用短支腿连结成架,然后与浮绠绑成筏。短支腿构造简单,主要有型、型、A型、X型等几种。
(5)固定基 固定基是用以固定浮动筏架的,固定基的种类很多,各种海区的地质不同,所采用的固定基也不一样,可有木橛、竹桩、铁锚等。根据各地习惯,可就地取材。目前南方多用石柱,北方有些单位习惯使用铁锚。泥砂地质的海区,常用木橛或竹桩。砂泥底质常用石桩,砂质地则采用条石板加压。桩的规格应根据底质软硬和流浪的情况而定。底质软的桩要长,一般为1.6米以上,硬质地的桩长约0.8~1米左右。铁锚用它固定调整浮筏的潮位很灵活,因此,在北方生产上被广泛采用。铁锚一般用单齿锚,重量在20千克左右。
2.全浮动筏 全浮动筏除了没有短支腿以外和半浮动浮的结构完全一样。为了适应网帘干露的需要,不少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进行了种种试验,创造了各种便于晒网的筏架结构。其中青岛第二海水养殖试验场于1973—1974年间,试验的三角式全浮动筏架是其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这种筏架操作时依次拉紧带铁钩的拉绳把小钩挂在另一浮绠上。在两条浮绠靠拢的过程中将浮竹和网帘向上拱起形成三角形,使网帘出水干露。干露结束时只要取下挂钩,筏架即恢复原状。
这种筏架除具有省料成本低,抗风浪性能好的优点外,其突出之点是操作十分简便,用一舢板干露666.7平方米网帘仅需3~4分钟即可完成,另外还可以用于成菜期网帘的干露(在采收后进行)。
选用三角形全浮动筏,可以按照需要随时进行紫菜网帘的干露,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掌握干露时间。
(五)浮动筏的设置 浮动筏的设置有两个主要工序,一为设施固定基;二是设施浮动筏。
1.设施固定基 固定基的种类很多,有木橛(或石桩)、石砣和铁锚等。按要求将固定基设置好以备下筏。
2.设施浮动筏 浮动筏的施设应以利于紫菜生长,有利于生产管理,合理地利用养殖海区,又能保证筏架的安全为原则。浮动筏的走向应根据海区的主要风浪的方向而定。一般与主要风浪方向平行,或者呈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如果横着风浪方向设施,浮动筏很容易被风浪打翻,设施半浮动筏时更需要注意。在一些海区,海水流速很快,浮动筏应顺着海流的方向设施。
3.浮动筏的合理布局 在大面积紫菜养殖生产时,为了使潮流畅通,必须对紫菜筏架进行合理的设置和排列。不同的海区海水流动情况不一样,有时还要结合考虑施肥效果的问题,因而浮动筏的设施密度也不应强求一律,需要经过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逐步找出适合本海区的适宜设施密度来。
在当前养殖生产中,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操作,北方地区筏距一般定为4~5米,帘距0.5米,每排浮动筏之间的距离为20米左右。南方海区的筏距较北方宽些,一般为6~8米。
(六)出苗期的养殖 从紫菜采苗下海到网帘上全部为1~3厘米长的紫菜苗所覆盖称作全苗。由采苗到全苗这一时期称为紫菜的出苗期。在紫菜养殖过程中,出苗期管理工作,就是尽一切努力促使网帘尽早达到苗全、苗旺、杂藻少的目的。
1.出苗期的养殖方式 在支柱式、半浮动筏式和全浮动筏式三种紫菜养殖方式中,目前以半浮动筏式养殖紫菜出苗效果最好,最稳定。在同样的海区和管理条件下,采用半浮动筏式养殖,采苗后35~40天就达到全苗,小苗普遍长1~2厘米。而用支柱式养殖下海51天后,仅达到肉眼见苗。用全浮动筏进行紫菜出苗期的养殖,如果管理得当,洗网、晒网及时,也可以得到好的出苗效果。但花费劳力多,管理工作易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如果利用三角式全浮动筏式进行出苗期的养殖,或出苗期前期在室内淋水培育,后期搬到三角式全浮动筏上养殖,出苗效果将会更好。
2.出苗期的适宜养殖潮位 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菜生长最茂盛的潮位是不一样的。紫菜的适宜出苗潮位与养殖方法、网线材料、结构和不同年度的海况气象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条斑紫菜,用支柱养殖,以细红棕绳为材料进行试验,在冬季大潮线以上1.5~1.9米的范围内每潮平均干出3小时16分钟到4小时37分钟的潮位,是支柱式养殖棕绳网帘的适宜出苗潮位。而改用半浮动筏式养殖维尼纶网帘,它的出苗适宜潮位,在大干潮线以上1.5~1.8米之间。
紫菜的适宜出苗潮位范围很小,以青岛地区为例,一般只有0.3~0.5米,在安排紫菜苗帘养殖海区时,选择一个适宜的潮位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认真对待。下面提供一个确定出苗期适宜潮位的简易方法,供参考。
(1)按照本海区历年来紫菜自然生长最茂盛的潮位,设置半浮动筏,使网帘在低潮时基本上能保持在这个潮位范围之内。
(2)如果海区附近根本没有自然紫菜的生长,可于采苗下海之前选一个大潮的日子,能使网帘干露4.5小时左右的潮位一般正是适宜出苗的潮位,可以作为紫菜养殖适宜潮位的一个指标。
(3)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继续调整网帘潮位,在紫菜出苗的过程中,不同潮位的网帘以及附着在网帘上的紫菜小苗,都有不同的表现,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养殖潮位是否合适,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网帘处在适宜潮位时,小苗生长快,条斑紫菜单孢子放散量多,下海后10~12天,就可以在散开的维尼龙线头上肉眼可看到长约0.5毫米的紫菜,同时在网帘上也会生长少量的硅藻和绿藻;网帘潮位稍高时小苗生长略慢,但杂藻很少,而且因条斑紫菜单孢子放散量比较多,苗比较密。虽然需要15~20天才能在散开的线头上看到0.5毫米的紫菜。但是在成菜期,把这种网帘移到较低的潮位或移到全浮动筏上去养殖时,常常是高产的,而且产品质量好,杂藻少,所以是生产上可取的潮位;网帘潮位过高时,小苗生长缓慢不能及时全苗,应该避免;网帘潮位偏低时,紫菜小苗生长较快,但网帘上很容易附上浮泥和生长杂藻,影响部分壳孢子萌发生长和单孢子附着,因而常常表现为出苗较早苗较大,但密度稀、杂藻多,给成菜期养殖带来困难,这样的潮位在生产不宜选用。在出苗期管理过程中,通过显微镜检查和肉眼观察,按照上述标准很容易判断潮位是否适宜。如有潮位偏高和偏低的网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互相对调位置,也可以将偏低潮位的网适时解下,移到陆地上进行晒网处理,将杂藻晒死。
3.苗网的管理 紫菜网帘下海以后,很快就会有浮泥、杂藻附着在网线上。洗刷浮泥应在采苗下海后立即进行,一般每天洗刷一次。洗的方法是将网帘提到水面用手摆洗,或在作业船上用小杆撬着网震洗,也可用小型水泵冲洗。洗刷操作应细心,避免幼苗大量脱落。洗刷浮泥需要一直进行到网帘上肉眼明显地见苗为止。
在出苗期,网帘上很快就会繁生各种杂藻。紫菜的耐干性较其他藻类强得多。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曝晒网帘,达到抑制杂藻的目的。晒网是出苗阶段消除网帘上杂藻十分有效的措施,掌握的标准是:
(1)养殖潮位略偏高的网帘,出苗稍迟,但苗量多杂藻少,一般并不需要晒网,即使在小汛潮期间,网帘上长些硅藻也无妨,当大汛潮来时它们会很快被晒死。
(2)在最适宜潮位附近的网帘,出苗早而密,杂藻少的也可以不晒。如果网帘上出现少量硅藻和绿藻,经过大汛潮的干露仍没有晒死,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晒网。一般在下海后的15~20天左右,刚刚肉眼见苗时晒一次,到网帘全苗以后(小苗1~3厘米),如网上仍有绿藻,应再晒一次。
(3)在潮位较低处的网帘,浮泥多、杂藻生长迅速的,除了加强洗刷浮泥外,应在肉眼见苗前晒网1次,见苗时和全苗后各晒1次。
晒网应在晴天进行,将网帘解下,移到岩礁、沙滩或平地上摊平曝晒。也可以挂起来晾晒。晒网的基本原则是要把网帘晒到完全干燥。一般可以根据手摸的感觉来判断,此外还需根据紫菜苗的大小进行不同的对待。紫菜在1毫米以下未明显见苗的网帘,晒得轻些,用手摸网帘感到刚刚变干,硅藻刚刚变绿为止;见了苗的网帘可以在网帘完全干后再晒1小时左右;紫菜长到1厘米左右,网帘上出现明显的绿藻时,应晒得更重些,即在网帘完全干后,再晒更长一些时间。由于网帘完全晒干所需的时间,因网帘本身的状况和气候条件有相当大的差别,因而不能死板规定晒网的时间。须经常观察网帘的变化,灵活掌握。晒网结束后,最好早挂回养殖筏架上,如来不及挂可将干燥的网帘卷起,放在荫蔽通风的地方,但不要向网帘上洒海水,还要防止雨、雾的影响。不要在阴天晒网,不要将大批没有晒干的网帘,堆集在一起过夜。
4.出苗期的施肥 出苗期的施肥,由于养殖海区内的海水,随着潮汐的涨落不断和外海低营养海水进行交换,因而人工施肥只能暂时地造成一个肥水团,这时紫菜的苗小,真正能被利用的肥料是很微量的。为了提高肥效,最好将出苗期的网帘密挂养殖。即在1台养殖筏架上,挂养4~6台收缩成束或重叠一起的紫菜网帘,将肥料集中施用。有些地方采用浸泡施肥法,将苗网解下后,放在0.1%浓度的硫酸铵或氯化铵海水浸泡15~30分钟,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肥效高,但容易磨损紫菜苗,而且施肥浓度掌握不好会造成幼苗死亡。另外还有些地方,在网帘干出时,用喷壶或喷肥机向苗网上喷洒0.1%浓度的肥料海水,也获得了好的效果。
(七)紫菜网帘的冷藏
1.冷藏的意义 当紫菜幼苗长到2~3厘米时,其生长非常旺盛。这时如果遇到夜晚高温、多湿等不利的环境条件,便会发生生理性病烂和细菌性病烂,使紫菜生产不能按计划进行,轻者减产,重者绝产。利用冷藏网,在这个时期把紫菜网运上岸放入冷库内保存,待海况好转,病烂期过后再把冷藏网出库下海养殖,这样可以起到防病和稳定生产的作用。另外在紫菜病害中,有许多寄生性细菌,如壶状菌、丝状菌都不耐低温。把最初发病的病网立即入库冷冻,能够抑制病势的扩大,减少病烂所造成的损失。冷藏对驱除杂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浒苔、石莼和硅藻在低温下都能被清除掉。
在筏式养殖生产中,由于藻体长期浸泡在水中,得不到干露,藻体在采收3次之后就老化并附有大量的硅藻,使紫菜品质大大降低。用冷藏网进行二茬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紫菜的产量,还能提高质量。
2.紫菜网冷藏的实际操作
(1)冷藏幼苗的规格 紫菜在冷藏入库之前,首先要考虑幼苗多大入库合适。实验表明,冷藏幼苗的大小以1~5厘米健康的藻体为最好。
(2)干燥和含水率 从海上取回来的紫菜,含有90%以上的水分,如果直接进行冷冻,会在细胞周围和细胞内形成很多的冰结晶。这些结晶体会使紫菜受到机械损伤而死亡。因此,在冷冻之前要尽量除去紫菜细胞内、外容易结冰的水分,只保留维持紫菜生存所必需的水分。
实验表明,冷藏网最适宜的含水率为20%~40%,目观合适的含水率以出现“白霜”,手拉像橡皮一样具有弹性。
(3)密封 在冷库中差不多所有空气中的水分都被凝结成冰。因此,库内非常干燥。如果紫菜网不加以密封而放入库内,藻体就会进一步失水,最后将维持生命的水也会失掉而死亡。为了保持仅有的水分,就必须把冷藏网装入0.2毫米厚的聚乙烯袋内,并扎口密封,然后再将其装入纸箱内保存。
(4)冷藏温度 利用较低的温度尽快地使冷藏代中心部的温度下降到-20℃。速冻的温度一般以-20~-25℃较好。而这个速冻温度正好与一般的冷藏库的速冻温度是一致的。即把冷藏网先入速冻间内速冻12小时,然后把冻透的网箱移入储存间内保存。保存温度以-15~-20℃为宜。
3.出库与挂网
(1)出库时间 紫菜经过低温冷藏之后,出库下海能较快的恢复生长,其机能与未经冷冻的紫菜没有任何差别。
出库的时间主要考虑海况和紫菜生长的条件。12月份后,紫菜病烂的危险期已结束,此时可以把病烂后苗少的网用冷藏网替换。但对一些苗小的冷藏网,最好避开低温期,提前在12月中旬或2月份水温上升期出库,因这时对紫菜生长有利。
(2)挂网时间 冷藏网出库后到放入海水中的时间与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出库后在4小时内放到海水中的冷藏网,其成活率可达85%,出库后6小时再放到海水中的成活率会下降到72%,而且生长不好,在20~25天内藻体差不多全流失。出库后8小时才挂网的,其成活率仅有64%。因此,冷藏网出库后不能停留时间过长,最好在4小时之内全部挂在海上。冷藏网从密封袋内取出后,应先放入海水中浸泡,待紫菜吸收海水自行散开后,再开始挂网。
(3)冷藏网下海后的管理 冷藏网在冷藏期间藻体消耗了许多能量,体内营养物质很少,所以出库后要尽量避免干露,特别在1~2月份的低温期,若在拂晓前干露,往往会被冻伤。因此,最好在挂网初期有3~5天不干露,待紫菜恢复正常之后再调整水层。其他管理与一般养殖网相同。
4.紫菜苗健壮与否 是紫菜能否冷藏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充分进行紫菜苗健壮度的鉴定。如发现病害征兆,即使苗小也要立即冷藏。
健壮度的鉴定方法很多,当前多用新酸性品红(新曙红)染色进行鉴定,其原理和具体操作如下:
新酸性品红为中性红色剂,能染色刚枯死的细胞,活细胞不能被染红,衰弱的细胞亦不会被直接染色,但如浸渍于淡水等不良环境中,就会出现死细胞而被染色,利用这一个特点进行活力测定。
(1)直接染色法 将长有紫菜的网线约10厘米,在新鲜海水中洗净后,取一半(约5厘米)立即置于新酸性品红的0.2%海水溶液中,浸泡1~2分钟后取出,充分洗涤,直至染色全部消失为止。然后从网线上取下紫菜检查30个个体。
(2)温淡水处理后染色法 把上述方法剩下的另外一半网线,垂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温淡水水槽中(水温20~30℃,容量约500毫升),经常搅拌,经1~2小时浸泡处理后,再用上述方法染色检查。
(3)检查 从许多处理过的紫菜苗中,随意取出各个藻体,用显微镜检查染色情况,以判断菜苗是否健壮。
(八)成菜期的养殖 当紫菜网帘均被1~3厘米的紫菜所覆盖后,出苗期的养殖便告结束,进入了成菜期的养殖。在成菜期养殖阶段,紫菜网帘需要有更大的空间和水流,才能维持叶状体的正常生长。在出苗期采用密挂措施的网帘,就需要及时进行疏散。
1.养殖方式 通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试验可以看出:
(1)试验所用的三种养殖方式都获得了可观的单产量,说明了三种养殖方式都适合生产的要求。全浮动筏式和半浮动筏式的平均产量十分接近。
(2)第三种养殖方式(前期半浮动,后期全浮动)获得了最高的产量。由于在出苗期可以把苗网收缩(或重叠)起来以1∶4至1∶6的比例密挂在半浮动筏上,因而就有可能把半浮动筏作为全浮动筏式养殖的苗网供应基地,而不需要增加半浮动的设备。因此就有可能应用这种方法,来扩大紫菜的养殖面积。
(3)潮位与水层 试验表明,在支柱式养殖条件下,自12月到翌年2月上旬叶面积0.6~0.7平方厘米的小紫菜,叶面积增加的最适潮位已由出苗阶段的1.5~1.9米潮位下移到了0.8米和1.1米潮位;随着叶状体的长大,到2~3月中间,最适生长潮位又上移到了1.1米和1.5米左右;到了生长后期的3月下旬,最适生长潮位是1.8米和2.1米。在岩礁上自然生长的紫菜最茂密的位置也是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有变化。其变化规律和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紫菜叶状体在不同时期的最适宜生长水层,随季节和海水透明度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全浮动筏式养殖的网帘,从秋天开始到第二年2月中旬,网帘放在水表面养殖是比较适宜的。2月下旬以后,光照逐渐增强,网帘放在0.5~1.0米处养殖,较其他水层为好。海水浑浊透明度小的海区,网帘应该浅挂,透明度大的海区应该深挂。
(九)施肥
1.施肥种类 在中国海区,海水含磷量一般均在10毫克/米3以上,对于紫菜的正常生长一般是足够的。不少海区主要缺少氮素。因而,在水质贫瘠的养殖海区应该施加氮肥。
2.施肥量 根据北方的实践经验,每666.7平方米养殖面积在整个养殖期内施用相当于150千克硫酸铵的含氮化肥,在施肥措施得当和养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海水流动较快的海区,养殖面积又不够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施肥量仍然显得不足。
3.施肥方法
(1)喷洒法 将肥料配成0.5%~1%的肥料海水喷洒到全浮动筏式养殖海区中。为了减少流失,提高肥效,尽可能将肥水喷洒到紫菜网帘上面,并增加每天泼洒的次数。半浮动筏式养殖,等网帘干露出水面以后,用0.1%~0.2%浓度肥水喷洒在网帘上。喷洒时间以来潮前1小时之内效果较好。施肥后,网帘干露时间太长,对紫菜生长不利。
(2)挂袋法 即把长形的塑料薄膜袋,装上化肥后挂在浮竹上或直接绑在网帘上,令其自由溶解扩散。一般每一潮水换肥一次。挂袋法肥料流失量较大,适用大面积养殖。
(3)浸泡法 是将肥料配成0.1%左右肥料海水,放在较大的容器或船舱内,把紫菜网帘放在肥液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把浸泡好的网帘迅速挂于浮动筏上。浸泡法效果较好,但花费劳力太多,一般与晒网结合进行。
紫菜叶状体的色泽,能十分灵敏地反映出外界海水中的营养盐是否充足。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判断肥量是否足够,施肥措施是否恰当,以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