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出处:按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农业出版社《植物细胞培养手册》第368页(14113字)
小麦种类很多。栽培小麦包括einkorn一粒小麦(T.monococcocum L.,2x=14),emmer二粒小麦(T.dicoccocum(Shank)Schuebl.,4x=28),durum硬粒小麦(T.turgidum L.,4x=28)(也叫T.durum Desf.)和普通或面包小麦(T.aestivum L.em.Thell,6x=42)。T.aestivum栽培最广。密穗小麦(T.compactum Host,6 x=42)和其它二、四、六倍体小麦种曾栽培过一个时期。
小麦从野生产生,其原产地很可能是近东底格里斯-幼发拉底(Tigris-Euphrates)河床附近。随着小麦栽培扩展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经受更严格选择压,增多着其变异。并非全部小麦种分布在同一地区。埃塞俄比亚是四倍体小麦变异中心。一粒小麦未曾引入埃及、埃塞俄比亚或印度,但扩展到欧洲西部。小麦在公元1000年前引入中国和日本。普通小麦地理分布广和相互隔离,导致同源异途进化。Harlan(1975)认为它属于无中心的(oligocentric)(即有许多变异中心)。
Allan(1980)认为最适的小麦生产区域,位于北纬30和50度间和南纬25-4度。一般无灌溉,85%产地年降雨量少于900mm。冬小麦生产于冬季能生存的地区,如巴尔干国家和苏联南部,中国,西欧和美国除北部平原外的大部分地区。春小麦生产在冬季过冷冬小麦不能生存的地区,如阿根廷、加拿大大草原,美国北部和苏联北部和中部,以及冬季过暖不适于冬小麦春化,如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
小麦是全世界人们的主要食粮。硬粒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durum)蛋白质含量11-17%。软粒小麦是6-11%。也是家畜重要饲料,并用做牧草、干草和青贮饲料(Allan,1980)。
小麦是工艺粮食,其育种主要目标是:1.改良农艺类型,增高单产;2.改进市场品质,高产好的功能质量和营养质量,和3改进抗逆性,包括非生物的,如温度、湿度和矿质营养分亏缺;和生物的,如病、虫害的单基因抗性(垂直抗性)和多基因抗性(水平抗性或田间抗性)。育种家利用质量和数量遗传学采用多目标选种。
(一)研究进展
几个Triticum种以及T.aestivum许多栽培品种的体细胞组织,包括根尖、根切段,茎节、中间分生组织、茎尖分生组织,穗轴切段,成熟和未成熟离体胚和种子已建立了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体。早在1951Burstrom报道了离体小麦根的人工培养。随之开发了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方法学。
B5、MS、SH、T是成功地应用于小麦体细胞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早期常用复杂成分如水解酪蛋白或椰乳。以合成类生长素代替复杂附加物,用于多种外植体和基因型,产生了满意的愈伤组织生长。这种成就与这类化合物的效力和/或其代谢转变慢有关。2,4-D效果突出,附加或代用2,4-D的其它化合物,有:CPA,2,4,5-T,4-氨基-3,5,6-三氯皮考啉酸(picloram),NAA,和3,5-二氯茴香酸(dicamba)和4-氯-2-氧代苯并-噻唑啉基-3-醋酸(benazolin)。细胞分裂素通常抑制愈伤组织增殖。与细胞培养培养基成分的许多改变(强荷尔蒙除外)一般无重要影响相反.培养组织基因型显着地影响着细胞增殖。Shimada等(1969)和Gosch-Wackerle等(1979)发现一粒小麦、二粒小麦、高大小麦、拟斯卑尔脱小麦、节节麦、圆锥小麦、提莫非维小麦和普通小麦间培养体生长率有差异,不少实验研究结果指出T.aestivum栽培品种间有显着差异。成熟胚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增殖速率,以品种Baart和GWO1809最好。Sears与Deckard(1982)指出当用未成熟胚为外植体时,上述差异可能不存在,至少愈伤组织启动是如此。他们发现供试7个品种未成熟胚培养,90%以上胚产生了愈伤组织。此外曾报道品种中国春双具端着丝点几个系愈伤组织增殖速率。诸研究结果虽有些矛盾,但都指出在染色体1A长臂不存在时,愈伤组织增殖降低。由于一粒小麦(AA)愈伤组织增殖很快,可以推测A基因组的重要性。
通过降低或不用外源生长素或加反生生长素TIBA,易于诱导产生小麦体细胞培养物。经器官建成或胚胎发生途径,芽分化很少和不能重现。特种细胞类型外植体如盾片组织产生的愈伤组织,经长期培养后,有再生植株能力。表17-2汇综了体细胞培养产生的芽分化结果。
表17-2 小麦体细胞培养产生芽再生情况
a.在芽分化前存在可见组织的宏观中心。
取得芽的许多培养体是从胚外植体产生的。这使就地形成芽分生组织之说可疑并难予解释。有些学者报道从穗轴切段分化芽,而其他作者难于从此外植体产生植株。单块愈伤组织产生多芽,以及经几次继代后,从培养体产生芽,然而不能证明启动新分生组织,都是有意义现象,这些培养体能用于遗传选择试验。
一般言之,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未曾测定其倍数性。倍数性水平差异是否构成分化能的差异,尚待研究。当然,改变培养基成分,对小麦体细胞培养体分化芽能力增高,未见任何可重现现象。Lazar(1981)指出芽分化频率虽低,供试栽培品种与分化频率间存在着显着关系,也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培养基互作。考虑到其他禾谷类和小胞子产生小麦培养物的实验表明,很明显遗传因子对芽的产生是很重要的。
至今,小麦离体培养成果最好的,是利用配子体组织,而不是孢子体,最值得注意的是花药和离体小孢子。Fiji(1970)和Kimata与Sakamoto(1972)首次报道应用这些技术,后来应用于普通小麦,在技术上大有改进。
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路线与体细胞培养技术相同,前者取得巨大成效,发展很快。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花药培养结果:(a)可预见芽和完整植株的新生,和(b)产生大量单倍体和加倍单倍体愈伤组织培养物和植株。
小麦花药培养不需在培养基中附加复杂成分,加马铃薯提取液能最好地增高愈伤组织形成。采用完全规定的培养基能满足愈伤组织的细胞增殖和植株再生。2,4-D和其它合成生长素曾用于花药培养启动和保持愈伤组织。培养基不加生长素,虽非必需,但加强芽再生。有些论据提出附加谷酰胺可能有助愈伤组织保持和芽再生。
小孢子发育时期是花药培养期间从小孢子产生愈伤组织的另一重要因子。Fiii(1970)从四分子和二核期(作者未发表结果、取得愈伤组织,最适时期是单核中、后期。Chou(1980)和Amssa等(1980)曾建立了自然产生的异常花粉粒与花粉培养中小孢子产生愈伤组织间的关系。曾提出促进胚胎发生发育的异常状态,可因第一次花粉有丝分裂前,改变环境而加强,如低温冲击。小麦胚胎发生发育很可能与充分分析的大麦小孢子发育途径相类似,在胚发育前产生多核小孢子,低温处理可增高其发生频率。
基因型对花药培养成功与体细胞培养同样是最关键因子。若干学者发现离体花药产生单倍体愈伤组织从而单倍体植株,小麦种间有所不同。普通小麦的品种间差异已经肯定,虽然至今已试过的所有基因型产生愈伤组织都有一定频率。高反应品种(包括一般栽培品系)Centurk与Chris产生愈伤组织占培养的花药数的8-10%。小孢子愈伤组织产生的绿色、白化再生植株相对频率品种间也有不同。一个实验室学者提出加倍单倍体植株的产生,为雄核单倍体产生频率构成一种选择方案,由此加倍单倍体植株花药培养产生愈伤组织频率比亲本品种的为高。可是,Schaeffer等的研究指出愈伤组织产生频率的改进本身,有赖于亲本选择和各种环境条件(未发表结果)。再者,在自交品种内成功地选择,需要对雄核发育能力品种内有差异,或花药培养诱导产生相对高突变率。胚胎发生期间确有突变发生,虽似乎这不是雄核发育的主要机理。在任何情况下,可以预料任何一个品种只有一些加倍单倍体植株具有比这个品种较高雄核发育能力。也研究了中国春小麦及其非整倍体的花药培养。提出染色体4A长臂上可能存在着诸基因,抑制花药愈伤组织启动,由于每个非整倍体培养了少数花药,这些解释是试验性的。
(二)培养程序
小麦细胞培养的成功,受选择适宜(诸)基因型,仔细选择外植体,切取前和后组织的适宜处理和选择合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等的影响。图17-1所示培养程序。代表着目前技术状态之例,但各实验室各有特点。
图17-1 用于小麦组织培养程序
1.种子发芽 冬小麦发芽后,必经1-7℃春化4-8周,视品种而定。收获后未经春化的春小麦可发芽和生长。如果用幼苗组织为外植体以启动愈伤组织,无菌下发芽是有所助益的。成熟种子可用95%乙醇表面消毒1-4min,随后用20%商品漂白粉10-20min,HgCl20-60s,用无菌蒸馏水至少淋洗3次。每份种子需经预试以确定实际处理要求。把消毒种子放在消毒滤纸(培养皿内)或低盐,低荷尔蒙琼脂培养基上(如生根培养基)发芽。
2.植株生长到节间伸长期 小麦可能是日长不敏感的或长日植物。发芽或春化后,放在相对短日生长4-6周,植株生长最旺盛。这样,诱导开花前,分蘖显着较多。如果在无菌下长到这个时期有困难,用成株营养组织启动愈伤组织(例如根),一般需经表面消毒。处理要比种子较轻,由于生长中组织易受损伤。必需想到不是所有外植体都能充分消毒的。
3.花序生长 随着小麦穗在叶鞘或剑叶里生长,每花药中小孢子同步发育,由此在运穗中期,此时剑叶发育充分,剑叶内存在着明显吸涨状,小孢子近于完全经过减数分裂,大多数在单核期。这是可切取花药供培养用。将紧裹叶鞘内的花序浸入20%商品漂白粉消毒15min,无菌蒸馏水淋洗3次。无菌下从叶鞘中取出花序,放入10cm培养皿,放几滴无菌水,以保持湿度。经取出小穗后,穗轴无需再消毒,用做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
4.未成熟胚的发育 开花后,穗上开始形成籽实,经3阶段:乳熟、软糊熟和硬糊熟期。开花后9天,乳熟后期,肉眼可见在胚乳内胚长达直径1-2mm淡黄盘状,从此期到成熟的胚,都可取出启动愈伤组织。一般言之,幼植株的愈伤组织,比老年的,能经更多次继代,而不损失全能性。发育中籽实表面消毒同成熟种子,不过乙醇处理只能1-2min。也可加用10%商品漂白粉消毒离体胚。
5.花药培养起始的愈伤组织 由于小孢子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以排除二倍体花药组织,小麦花药是产生单倍体培养物的好外植体。把花序再分成2-3群小穗,接种在直径25m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几滴水。针和摄子要保持潮湿,以助花药附着其上,并防制静电排斥。在解剖镜下,从花中取出花药,转移到装20ml培养基的25mm×150mm试管或直径10cm塑料培养皿,常用马铃薯培养基。用沸水煮去芽的马铃薯切片30min,倒在几层纱布挤压,以除去未溶残物,取液用做花药培养基(表17-3)。每毫升培养基接种1-10花药。用液体培养基漂浮培养,接种数可较多,最适于禾谷类。各个容器用铝箔封口,放入4-7℃冰箱,至少72h。经低温冲击后,将容器移至25℃,连续光照,光强15μE·m-2·s-1,28-35天。离体花药放在黑暗中至少8天,如果低温处理超过8天,应用铝箔包好试管。带有1或更多胚胎发生前期结构的愈伤组织,生长在沿着花药壁的内表面上。胚发育早期从花药取愈伤组织.以保证从各别生长中心再生单个植株。
6.长期愈伤组织生长 不管外植体来源,小麦愈伤组织能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常规继代(表17-3)。每次继代分化能力下降,3-7次内达到零。在失去生根能力前,叶和芽发育的竞争力常已消失。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生根最初是自发的。增高生长素浓度,会使生根下降或消失,愈伤组织产芽能力也有降低。45.0μM2,4-D产生很松散愈伤组织,适用于启动液体悬浮培养体。
7.悬浮培养 新启动的或长期愈伤组织细切成小块(例如每2ml1g愈伤组织),以启动小麦悬浮培养。可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表17-3),生长很慢,并趋于分化成根,除非在培养最初几周内不断细切。较高生长素浓度(45-90μM2,4-D或11.7-23.5μM2,4,5-T)降低根形成,终于诱导小细胞团更快地生长。最好用小培养皿(例如,直径60mm),每3-4天加2ml新鲜培养基(并细切去根或大块愈伤组织)。最初2-3周,将它们放在旋转振荡器上,约70rpm。终了时,应形成乳状悬浮体,能与大块愈伤组织分开,继代在装有等量新鲜培养基的125ml欧氏三角瓶内,放在旋转振荡器上,约120rpm。采用高生长素培养基,最初每3-4周,培养体密度将加倍。经几次继代后,加倍时间可能缩短到1周。
8.悬浮培养体愈伤组织的再启动 用悬浮细胞小团再植板在加琼脂同样培养基上,14天内形成宏观克隆。常无启动芽能力。培养基不加生长素,有时会启动生根。
9.单倍体愈伤组织加倍 花药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的约10-15%是自发二倍体(即加倍单倍体)。这些愈伤组织块能分化二倍体芽,继而产生可育加倍单倍体植株。
10.再生植株 利用幼(≤6次继代)二倍体或单倍体愈伤组织,培养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可能发生芽分化,但转移到分化培养基(表17-3),可增高2-3倍。转移后4-8周启动新芽。亲本基因型影响再生频率。白化苗产生率也与此有关。生长在琼脂培养基小麦再生植株,常不长健全根,即使生长旺盛的再生植株也如此。用生根培养基液培,放在旋转振荡器上振荡100-120rpm通气,再生植株部分地或全部分化产生健全根。连续光照光强15μE·m-2·s-17-10天产生有活跃生根的根尖。后者适用细胞学研究,由于根尖细胞稍有增大,壁薄,易于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增加分蘖,分蘖分栽营养繁殖珍贵材料或不育材料。
表17-3 小麦组织和细胞培养用培养基(μM)
a.这些培养基含有MS盐类,0.03mM甘氮酸,4.1μM烟酸,2.4μM盐酸毗哆醇,0.3μM盐酸硫胺素,0.55mM肌醇,1mM谷酰胺和0.087M蔗糖。
b.基础培养基如上,除用1/2MS盐类浓度外。
11.单倍体植株加倍 在控制条件下,可用液体培养基把秋水仙素加入植株。这对染色体加倍有效,但对继后生长有抑制效应。部分由于液培的植株生长旺盛,这可能由于受组织培养经部分影响而发生差异。在带根再生植株移栽土中前,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加倍,0.1%(w/v)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全部根系4h。加2%(v/v)DMSO,0.26μMGA3和几滴表面湿润剂如吞温20,有所裨益。移栽前必需充分洗根。
12.再生植株发育 生根后,无论染色体加倍与否,植株可移栽入土或土/泥炭混合物中。移栽最初1-2周,植株保持在高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由于它们易于干燥。以后植株生长,叶绿素产生,分蘖率和最后株高,可能发生不正常,也常见不育性。这类特性可能与组织培养历史有关,尤其是生长素处理,至于这些特征不能稳定地传给下一代。
(三)应用
1.基础科学
(1)遗传研究 开发小麦广谱遗传标志母系是经典遗传学、育种学以及新技术学应用的很重要目的。曾期望运用细胞悬浮培养体完成特定生化标志的选择,像其它种已做过的一样。可是,栽培小麦是六倍体,所以具有大量基因重复。另一特点是它的外植体人工培养下生长慢。至今悬浮培养体尚未见芽分化。对人工培养期间发生的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学事项无经验又无先例,后者能改变完整植株表型。
尽管有这些限制,小麦组织和细胞培养曾有可能用于遗传研究,包括标志基因的鉴定和定位。早已知道基因型有力影响着人工培养下小麦生长和发育,控制人工培养生长的基因本身可能是有用标志。例如,曾将愈伤组织生长促进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A上,和愈伤组织抑制基因在染色体4A上。曾发现这些遗传因子与影响幼苗生长的相似数量遗传因子并无相关。采用双顶着丝点系的相似研究,指出5B染色体不存在时(它含有控制有丝分裂加倍的一个位点),培养在附加4.5μM2,4-D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培养体,与整倍体比较,非整倍体性程度高。
(2)生理学研究 细胞和组织培养也能作为一个系统,适用于研究细胞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中一系列问题,它们不整体植株存在的诸组织和诸器官间许多复杂互作。例如,曾利用小麦细胞培养研究葡聚糖酶和酯酶的模式分析。相当多报告指出采用小麦细胞培养分析改变培养基化学成分对代谢途径的影响,尤其是氮代谢的影响。发现小麦细胞的氮素代谢各种方面,具有与其它种相似性和某些差异。有些学者曾用小麦培养体研究各种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效应,包括IAA,NAA,2,4-D,KIN,ADE,CH,E-氨基己酸和赖氨酸。
2.育种与作物改良
(1)加倍单倍体育种 Griffing(1975)描述了加倍单倍体育种的理论效果。结论指出其最大困难在于难于取得足够数量供植物育种家利用。随着各种产生单倍体方法进展,这种缺点不难克服。第一个加倍单倍体大麦栽培品种Mingo于1979年推广种植。当小麦花药培养或其它产生单倍体技术的完善,加倍单倍体育种应成为有用育种方法,大大地缩短分离中群体达到同质性所需年限。尤其适用于冬小麦地区,由于单粒血统育种很费时间,由于冬小麦需要春化。
目前小麦雄核发育频率约10%。配子代表性不完全是应用上的缺点之一。可是,已知雄核发育能力是遗传特性,可在花药培养相继循环中进行选择。可以相信,通过这种遗传同化作用,雄核发育有利等位基因可能固定,结果使雄核发育频率达到最高。最近指出加倍单倍体群体(在配子代表性研究不够)能带有出于预料的变异性。如果遗传代表性充分,从F1植物产生的那类群体,能用于分离体的早期和精确分析。
产生小麦单倍体应有利于雄核发育和育种规划。遗传多余性的降低,将暴露许多“掩盖的”等位基因供选种利用。加之,这种技术消除着经典突变育种的主要问题,就是加倍后,能在分离体中,观察到各种有农艺重要性的显性和隐性,不仅是那些选择要求的特性。二倍体水平上的突变育种,需经几代自交,使全部突变成为同质的和表达。采用单倍体细胞培养进行生化筛选技术,应能有效地选出各种植株类型,如矿质营养亏缺和盐碱抗性,某些杀虫剂和除莠剂抗性,病菌毒素,和温度与渗透压冲击。还能选择改变的代谢途径,以改进饲草和籽实质量。在没有适合的植株再生时,可直接在单倍体植株或再生植株水平上进行诱变和选择。例如采用愈伤组织培养体的快速继代,直接选择病原菌抗性,其它作物已获成功,不需经细胞悬浮培养或原生质体。加倍单倍体产生,也可能不要诱变剂处理,如果由此能创造充足变异性的话。
(2)远缘杂交 常规育种方法依靠有性杂交将基因组或基因转入一个种。1901年Carleton设想了将硬粒和二粒小麦锈病抗性基因移进普通小麦。Mc Fadden与Sears(1947)叙述了他们关于基因型通过杂交转移工作和问题。小黑麦是有性基因组转移之例。还评论野生种基因渗入,并提出六倍体小麦基因组经与野生种杂交发生重合成。其价值在于把重要野生种基因渗入六倍体小麦,从而能与普通小麦杂交。小麦血缘野生种曾常是并继续是重要遗传资源。基因Lr9叶锈病抗性来自Aegilops umbellulata,并用于普通小麦。Schultz-Schaeffer与McNeal(1977)最近叙述用Triticum turgidum L. var durum×Agropyron intermedium期望产生Agrotriticum小麦与其血缘种经常规方法不能取得全部成功,经常利用桥梁种。人们预见利用未成熟胚培养拯救杂种,后者在正常条件下不能产生有生活力的成熟胚。
3.小麦和新生物技术学 许多新技术目前尚未应用于小麦,其重要性值得讨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能用于转移核和细胞质基因。通过体细胞融合与形成细胞质杂种易于将雄性可育小麦转移给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这对杂种小麦规划适用。原生质体融合也能形成新遗传组合。可使种间杂种更有效。也能形成新型作物,但应认识到任何新型作物一般需经多年工作才能为生产所接受。
原生质体技术学与基因载体系统可转移特定基因。单个基因的转移,是迅速取得多系(multilines)的福音(常规方法要把供体亲本需要的基因经回交转入轮回亲本),和基因积集(pyramiding)。利用整个染色体或其大部分可能产生有功能的和正在发生功能单元内基因移动。最近研究涉及小麦形成微型小孢子和核断裂,可取得“予仑捆的”(prepackaged)染色体群或甚至诸单个染色体。此外,有可能在受精时把外源DNA供给小孢子或卵细胞。
最后,植株和组织克隆技术可用于迅速繁殖重要植物类型。其潜在价值包括杂种测试方案,它需要大量细胞质雄性不育植株,和开始阶段的种子繁殖。采用无性系繁殖的材料,可大大地增加以后世代中的种子量。
(四)展望
小麦种质很广泛,经典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较深入。但关于小麦人工培养所需的大分子和细胞知识较小。因此分子遗传学家和生化学家的课题,是解决基础遗传,生化和发育问题,和系统地开发人工培养技术学,以求迅速和更有预见性地改变小麦基因组组成。
小麦组织培养尚不完善,生长率低,从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很少。培养一年以上和继代7次以上的愈伤组织未能产生植株。可是,花药培养产生了加倍单倍体,功能良好,在目前技术状态下,能用于植物育种,和发育研究。无论如何,如果能在小孢子时期和愈伤组织加以选择压,将依赖单个小孢子对已知物理的或生化压的抗性。
【参考文献】:
〔1〕Coulibaly,M.Y.and Y.Demarly 1986 Regeneration of plantlets from protoplasts of rice,Oryza sativa L.Z.Pflanzenziichtang 96∶79-81,(Recieved 11,13,1984).
〔2〕Deka,P.C.and S.K.Sen 1976 Differentiation in calli originated from isoleted protoplasts of rice(Oryza sativa L.)through plating technique.Molec.Gen. Genet.145,239-244.
〔3〕Nishi,T.,and S.Mitsuoka 1969 Occurrence of rarious ploidy plants from an ther and ovary culture of rice plants.Jpn.J.Genet.44∶341-346.
〔4〕Nishi,T.,Y.Yamada,and E.Takahashi 1973 The role of auxins in differentiation of-rice tissue cultured in vitro.Bot.Gaz.Tokyo,86∶183-184.
〔5〕Sala,F.,R.Cella,and F.Rollo 1979 Freeze-preservation of rice cells grown ia suspension culture.physid.Plant.45∶170-176.
〔6〕Schaeffer,G.W.and F.T.Sharpe Jr.,1981 Lysine in seed protein from S-aminoethyl-L-cysteine resistant anther-derived tissue cultures of rice.In Vitro 17∶3 45-352.
〔7〕Yamada,Y.,T.Nishi,T.Yasuda and E.Takahashi 1967 the sterile culture of rice cells,Oryza sativa L.,and its application In:Adrances in Germfree Research and Gnotobiology(M.Miyakawa and T.D.Luckey,eds.)pp.376-386.CRC Press,Cleveland.
〔8〕Yin,K.C.,C.Hsu,C.Y.Chu,F.Y.Pi,S.T.Wang,T.Y.Liu,C.C.Chu,C.C.Wang and C.W.Sun 1976 A study of the newcultivar of rice raised by haploid breeding method.Sci.Sinica 19∶227-242.
〔9〕Chuang,C.C.,T.W.Ouyang,C.Hsu,S.M.Chou,and C,K.Ching 1978 A set of potato media for wheat anther culture.In: Proc.Symp.on plant Tissue Culture,Science Press,Peking.
〔10〕De Buyser,J.and Y.Henry 1980 Induction of haploid and diphoid plants through in vitro anther culture of haploid wheat(n=3x=21)Theor.Appl.Genet.37∶57-58.
〔11〕Inglett,G.E.1974 Wheat in Perspective.In:Wheat: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G.E.Inglett,ed.)pp.1-7 AVI Press,Westport,Connecticut.
〔12〕Schaeffer,G.W.,P.S.Baenziger and Y.Worley 1979 Haploid plant development from anthers and in vitro embryo culture of wheat Crop Sei.19∶697-702.
〔13〕Schenk,R.U.and A.C.Hildebrandt 1972 Medium and techniques for induction and growth of monocotyledonous and dicotyledonous plant cell cultures Can.J.Bot.50∶199-204.
〔14〕Choo,T.M.,E.Reinbergs and K.I.Kasha 1985 Use of haploids in breeding barley.plant Breeding Reviews 3∶219-252.
〔15〕Dunwell,J.M.1985 Anther and ovary culture.In Cereal Tissue and Cell Culture (S.W.J.Bright and M.J.K.Jenes eds.)pp.1-44.Martinus Nijhoff,Dordrecht.
〔16〕Jensen,C.J.1977 Monoploid production by chromosome elimina tion.In: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J.Reinert and Y.P.S.Bajaj,eds.)pp.299-340,Springer Verlag,Berlin.
〔17〕Norstog,K.1979 Embryo culture as a tool i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In:Plant cell and Tissue Culture: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W.R.Sharp,P.O.Larsen,E.F.Paddock and V.Raghavan eds.)pp.179-202,Ohio state Univ.Press,Columbus.
〔18〕Pollard,L.and X.W.Lee(eds.)1983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for cereal Crop improvement.Science Press,Peking.
〔19〕Dhaliwal,H.S.and P.J.King 1978 Direct pollination of Zea moys oveles in vitro with Z.mays,Z.mexicanum,and Sorghum bicolor pollen.Theor.Appl.Genet.53∶43-46.
〔20〕Green,C.E.and R.L.Phillips 1975 Plant regcneration from tissuecultures of maize.Crop Sci.15∶417-421.
〔21〕Raman,K.,D.B.Walden,and R.L.Greyson 1980 Propagation of Zea mays L.by shoot tip culture∶A feasibility study.Ann.Bot.45∶183-189.
〔22〕Street,H.E.1957 Excised root culture.Biol.Rev(Cambridge)32∶117-155.
〔23〕Ting,Y.C.,M.Yu,and W.Z.Zheng 1981 Improved anther culture of maize(Zea mays)Plant Sei.Lett.23∶139-145.
〔24〕Wernicke,W.and R.I.S.Bretell 1980 Somatic embryogenasis from sorghum leaves.Nature(London)28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