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16页(2018字)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维生素 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引起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初生婴儿常规注射维生素K1后,本病已少见。
【病因】
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孕母维生素K 通过胎盘量较少,胎儿肝内储存量低。②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的合成少。③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15μg/L(牛乳为60ug/),故母乳喂养的初生儿多见。④婴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者,影响肠黏膜对维生素K的吸收。⑤母亲在孕期曾使用抑制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
【临床表现】
本病可分为3型,即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后者常见于婴儿期。
1.早发型 生后24h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惊厥药(苯妥因钠、苯巴比妥)、抗结核药(利福平)等。可有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
2.经典型 生后2~3d发病,早产儿可迟至两周。常见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黑便)、皮肤受压及穿刺处;其他如鼻出血、尿血、肺出血等较少见,阴道出血偶见。一般为少量或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1周后出血者极少。
3.晚发型 出生1个月后发病,与某些因素有关,如长期腹泻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肝、胆疾患和母乳喂养等。颅内出血多见,预后不良。
【实验室检查】
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时间轻度延长或正常、血小板正常,即可确诊。近年来建立了一些新的检查方法。
1.活性Ⅱ/Ⅱ因子总量比值测定 是一种测定抗原的方法。如测定比率为1,表示所有的凝血酶原均从无活性状态转变为活性状态,维生素K不缺乏;如比率 <1,表示存在无活性凝血酶原,有维生素K缺乏。
2.PIVKAⅡ法(protein induced in vitamin Kabsence) 采用免疫学方法或电泳法直接测定无活性凝血酶原,阳性即表示维生素K缺乏。
3.维生素K测定 使用高压液相层析法可直接测定血中维生素K,但需血量大,不适用于新生儿。
【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维生素K治疗有效可帮助诊断;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婴儿娩出时吞下母血,于生后不久发生呕血与便血。与本病的鉴别点为:①患儿无贫血,凝血机制正常,洗胃后呕吐停止。②Apt试验:将1份呕吐物加5份水,离心10min,取上清液4ml,加5%氢氧化钠1ml,液体变为棕色为母血,粉红色为婴儿血。
2.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如应激性溃疡、胃穿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常有诱发因素如窒息缺氧、感染、喂食不当等。可见腹胀,腹腔内游离气体,休克等症状和体征。
3.新生儿因其他出血性疾病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常伴有严重原发疾病,除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外,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资鉴别。
【治疗】
患儿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 K11mg,可迅速改善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胃肠道出血时应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止血后应根据情况适当纠正贫血。
【预防】
凡母孕期有使用抗凝剂、抗癫痫药或抗结核药史者,产前应给予维生素K10mg肌内注射,3~5d;授乳母亲每周口服维生素 K120mg两次。以上预防方法的效果尚不能肯定。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K11~2mg;如婴儿需长期全静脉营养,或有肝、胆疾患,肠道吸收不良及母乳喂养者,均应每周1次定期补充维生素 K10.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