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364页(23091字)
一、贫血的定义和贫血的程度
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值的低限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m,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称为贫血。<6个月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血红蛋白值在新生儿期 <145g/L、1~4月时 <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二、贫血的分类
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血红蛋白为~90g/L者属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新生儿血红蛋白为~120g/L者属轻度,~90g/L为中度,~60g/L为重度,<60g/L为极重度。一般采用病因分类和形态分类。
(一)病因分类法 根据贫血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和失血性贫血3大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特异造血因子的缺乏: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叶酸缺乏或吸收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吸收障碍或转运障碍等。②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6反应性及X连锁的低色素性贫血,铅中毒等。
(2)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及继发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3)感染性、炎症性及癌症性贫血、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因素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1)红细胞内在异常:①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皱缩性细胞增多症。②红细胞酶缺陷,如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③血红蛋白合成缺陷,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在因素:①免疫性疾病,由被动获得性抗体引起的Rh同种免疫性溶血、A或B同种免疫性溶血等;由主动产生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②非免疫性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感染、毒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溶血。
3.失血性贫血 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检测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计算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将贫血分为四类,临床大多采用病因诊断,形态分类有助于病因推断。
三、贫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贫血发生的急缓、病因和轻重程度有关,如急性溶血或失血导致急性贫血时,虽贫血程度不很重,亦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休克;而慢性贫血时则由于机体各器官的代偿功能,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在代偿不全时才逐渐出现症状。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贫血时由于组织与器官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为突出表现,但当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沉着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病程较长的患儿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2.造血器官反应 当小儿发生贫血时,尤其是婴儿期,往往出现骨髓外造血,导致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很少引起骨髓外造血),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3.各系统状态
(1)循环和呼吸系统:可出现心动过速、脉搏加快、动脉压增高、呼吸加速,这是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在重度贫血、代偿失调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3)神经系统: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长儿可有头昏、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四、贫血的诊断要点 对于任何贫血患儿,必须找出其贫血的原因才能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治疗。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是做出贫血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病史 应注意下列各项:
1.发病年龄 可提供诊断线索。对出生后就有严重贫血者首先要考虑分娩过程中的失血所致;生后48h内出现贫血、黄疸者以新生儿溶血症的可能性较大,常见者为ABO或Rh血型不合所致;对婴幼儿期发病者应多考虑营养性贫血、感染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应多考虑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造血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2.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 起病急、发展快者提示急性溶血;起病缓慢者提示慢性溶血、营养障碍或肿瘤引起的贫血;伴有黄疸和血红蛋白尿提示溶血;伴有骨骼疼痛提示骨髓浸润性贫血;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震颤等提示维生素B12缺乏;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呈进行性加重且多伴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3.喂养史 详细了解婴幼儿的喂养方法及饮食的质和量,对诊断和分析病因有重要意义。如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易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饮食质量差或搭配不合理者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4.过去史 询问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等与贫血均有关系。此外,还要询问有无服用对造血系统有不良副作用的药物如氯霉素和磺胺等。
5.家族史 与遗传有关的贫血,如球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患儿的家族中常有同样患者。
(二)体格检查
1.生长发育 慢性贫血往往有生长发育障碍。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特别是重型β海洋性贫血,除发育障碍外还呈现特殊面貌,如颧、额较突出,眼距宽,鼻梁低,下颌骨较大等。
2.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营养性贫血。
3.皮肤、黏膜 其苍白程度一般与贫血的程度成正比。小儿因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故面颊的潮红与苍白有时不一定能正确反映有无贫血,观察甲床、结合膜及唇黏膜的颜色比较可靠。如贫血伴有皮肤、黏膜出血或瘀斑者,要注意排除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伴有黄疸时提示溶血性贫血。
4.指甲和毛发 缺铁性贫血者指甲菲薄、脆弱,严重者呈扁平,甚或匙状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的头发干稀、黄而无光泽。
5.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这是婴幼儿贫血常见的体征。肝脾轻度肿大,多半提示髓外造血;如肝脾明显肿大且以脾大为主者,多提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贫血伴有明显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造血系统恶性病变(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三)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是贫血鉴别诊断不可缺少的措施,应由简而繁进行。一般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体征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对大多数贫血可做出初步诊断或确定诊断;对一些病情复杂者,亦可根据初步线索进一步选择必要的检查。
1.红细胞形态 是一项简单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仔细观察血涂片中细胞大小、形态及染色情况,对贫血的诊断有较大启示。如红细胞较小、染色浅、中央淡染色区扩大,多提示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呈球形,染色深提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大小不等,呈小细胞低色素表现并有异形、靶形和碎片者,多提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正常则见于急性溶血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还可同时观察血涂片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质和量的改变,这对判断贫血的原因也有帮助。
2.网织红细胞计数 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可见于急、慢性溶血或失血性贫血;减少提示造血功能低下,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等。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疗效。如缺铁性贫血经合理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在1周左右即开始增加。
3.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可协助诊断或初步排除造血系统其他疾病(如白血病)以及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贫血。
4.骨髓涂片检查 可直接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生成的质和量的变化,对某些贫血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同时做骨髓活检,对白血病、转移瘤等骨髓病变更具诊断价值。
5.血红蛋白分析检查 如血红蛋白碱变性试验、血红蛋白电泳、包涵体生成试验等,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6.红细胞脆性试验 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减低则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7.特殊检查 红细胞酶活力测定可以诊断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等;血清铁、铁蛋白检查可以了解体内铁代谢情况;用核素51铬可以测定红细胞寿命。
五、贫血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对病因尚未明了的贫血应积极加以研究。
2.一般疗法 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质量和搭配等。
3.药物治疗 针对贫血的病因,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如: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和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输血疗法 当贫血引起心功能不全时,输血是抢救措施,长期慢性贫血而代偿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不必输血。输血时应注意输血量和速度,贫血重者应输给浓缩红细胞,按每次10ml/kg计量,速度不应过快,以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对于贫血合并肺炎的患儿,每次输血量以5~7ml/kg为宜,速度更应减慢。
5.治疗并发症 婴幼儿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等,应积极治疗,并在治疗时对贫血患儿的特点加以考虑,如贫血患儿在合并消化紊乱时对体液失衡的调节能力较一般患儿差,故在输液治疗时应予以注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故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铁的代谢】
1.人体总铁含量及其分布 正常成人男性约为50mg/kg,女性约为35mg/kg,新生儿约为75mg/kg。总铁量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约30%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于肝、脾和骨髓中,极少量存在于含铁酶(如各种细胞色素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及血中。
2.铁的来源 ①自食物中摄取铁,每日约1~1.5mg。②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3.铁的吸收和运转 食物中的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肠黏膜细胞对铁的吸收有调节作用,当体内储铁充足或造血功能减退时铁吸收减少,在缺铁和造血功能增强时,铁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血液的量增多。铁进入肠黏膜细胞后,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形成铁蛋白(ferritin);另一部分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相结合,随血循环运送到骨髓等需铁和储铁组织。
食物中铁吸收率的高低与铁的摄入量密切相关。肉类、鱼类、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属于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约为10%~25%;人乳中铁50%可被吸收;而牛乳中铁吸收率约为10%。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甚低,约1%,且易受肠腔内其他因素的影响。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还原物质能使 Fe3+变成Fe2+,有利于吸收;而磷酸、草酸等则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难于吸收;植物纤维、茶、咖啡、蛋、牛奶更可抑制铁的吸收。
无论是从肠道吸收的铁或是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均需由转铁蛋白进行运输。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铁称为血清铁;其余2/3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便可使其成为饱和状态,其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百分比称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
4.铁的储存与利用 铁在体内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当机体需要铁时,即通过还原酶的作用使铁蛋白中的 Fe2+释放,然后由氧化酶氧化成Fe3+,再与转铁蛋白结合,转运至需铁组织。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后即进入幼红细胞,在线粒体中与原钸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
5.铁的需要量和排泄量 正常人每日铁的排泄量相对恒定,约为1mg,主要由胆汁、尿、汗和脱落的黏膜细胞排出。小儿由于不断生长发育,每日自饮食中摄入较多量的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补充排泄量:成熟儿自生后4个月至3岁每日约需铁1mg/kg;早产儿需铁量较多,约为2mg/kg;各年龄小儿每日摄入总量不宜超过15mg。
6.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的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期后3月获铁量最多,平均每日可从母体获得4mg铁,故足月新生儿从母体所获铁量足够其生后4~5个月之用,而未成熟儿则容易发生缺铁。过去认为,胎儿能主动从母体获取铁,孕母铁营养状况不会影响对胎儿的铁供给。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如孕母严重缺铁即可影响对胎儿的铁供应。
(2)婴儿和儿童铁代谢的特点:足月新生儿体内总铁平均为75mg/kg,其中25%为储存铁。生后由于生理性溶血释放的铁较多,故暂时用于储存的“节余铁”较多,而从食物中吸收的铁较少。在生后6~8周时,血红蛋白降至最低点(平均约110g/L)。第2阶段(约2月龄)时,造血又复活跃,骨髓幼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上升至成人水平以上,血红蛋白上升并维持在125g/L水平,肝黄嘌呤氧化酶活跃而动用储存铁,加之适量吸收外源铁,故此期不易发生缺铁情况。第3阶段(约4月龄以后)的特点是由于生长发育快速,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而婴儿的主食人乳和牛乳含铁量均很低,难以满足需要,储存铁耗竭后即发生IDA,故6月~2岁或3岁小儿缺铁的发生率高。未成熟儿生长发育快、储存铁耗竭更早,对外源铁的需量更大,更容易早期即发生IDA。儿童期缺铁主要原因为:食物搭配不合理,铁吸收受抑制;钩虫、蛲虫感染的障性失血;性成熟期生长发育加快对铁的需要增加,初潮以后少女月经过多失铁也可成为缺铁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缺铁的原因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为了增加储铁,在胎儿娩出时将结扎脐带时间延迟,可使新生儿多获得75ml左右血液(含铁约40mg)。
(2)铁摄入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初生时的2倍和3倍,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很容易造成婴儿尤其是早产儿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则增加铁的排泄。
(5)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日排出的铁量相对比成人为多。以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能因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量肠出血,每日失血约0.7ml。每失血1ml即损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便会引致缺铁。同样,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也是导致出血、缺铁的常见原因。
2.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1)血液:缺铁时血红素形成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而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浆较少;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应该指出,不是体内一有缺铁即很快出现贫血,而是要经过3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D):这阶段体内储存铁减少,但是供红细胞制造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量尚不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出现低色素小细胞贫血和一些非血液系统症状。各期均有实验室检查方面的特点。
(2)其他: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可使某些酶(如细胞色素C、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降低,这些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的合成和分解有关,酶活性降低时,细胞功能发生紊乱,因而出现一些非血液系统症状,如影响小儿的神经精神行为、消化吸收、免疫、肌肉运动等功能,经铁剂治疗后,这些症状可消失。缺铁还可引起皮肤、黏膜上皮损害,出现口腔炎、舌炎、胃酸缺乏、反甲等。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起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时间,就诊时贫血已较重。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患有本病。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常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年长儿常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3)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网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特殊改变。
2.骨髓象 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规则,染色偏蓝,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3.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1)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SF值可较敏感的反映体内储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即已降低,IDE和IDA期更明显。其放射免疫法测定的正常值为:<3个月婴儿为194~238μg/L;3个月以后为18~91μg/L。低于12μg/L提示缺铁。缺铁合并感染、肿瘤、肝脏和心脏疾病时SF值可不降低,此时可测定不受这些因素影响的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帮助诊断。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FEP):红细胞内缺铁时,原卟啉不能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减少又反馈性地使原卟啉成增多,因而未被利用的原卟啉在红细胞内堆积,使FEP值增高。SF值降低、FEP值增高>0.9μmol/L(50μg/dl)而尚未出现贫血,即为缺铁IDE期的典型表现。FEP增高也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等,应予鉴别。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IDA时 SI降低。TIBC 增高。SI正常值为12.8~31.3 μmol/L(75~175μg/dl),<9.0~10.7μmol/L(50~60μg/dl)有意义;其生理变异大,在感染、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时也可降低。TIBC>62.7μmol/L(350μg/dl)有意义,其生理变异较小,在病毒性肝炎时可增高。TS<15%有诊断意义。
(4)骨髓可染铁:骨髓涂片用普鲁士蓝染色、镜检,缺铁时细胞外铁粒减少,铁粒幼细胞数亦可减少(<15%)。这是一个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诊断】
根据病史特别是喂养史、临床表现和血象特点,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进一步做有关铁代谢的生化检查有确诊意义。用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等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根据各病特点加以鉴别。
【治疗】
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及给予铁剂。
1.一般治疗 对重症患者应加强护理,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保护心脏功能。
2.去因治疗 对饮食不当者应合理安排饮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此外,如驱除钩虫、手术治疗肠道畸形、控制慢性失血等。
3.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二价铁盐较易吸收,常用制剂有硫酸亚铁(含铁20%)、富马酸铁(含铁30%)、葡萄糖酸亚铁(含铁11%)等。口服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一般为每次1~2mg/kg,每日2~3次。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既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以补足铁的储存量。治疗中最好测定血清铁蛋白,以避免铁过量。如口服3周仍无效,应考虑是否有诊断错误或其他影响疗效的原因。
(2)注射铁剂:因较易出现不良反应,故较少应用,常在不能口服铁的情况下使用。常用的注射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均含铁50mg/ml,可做肌内注射,前者还可做静脉注射);专供静脉注射用者有含糖氧化铁、葡聚精铁等。能用肌内注射者应尽量不用静脉注射。
铁剂治疗有效者于3~4d后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7~10d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约2周后,血红蛋白相应增加,临床症状亦随之好转。
4.输血治疗 一般病例无需输血。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给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贫血愈重,一次输血量应愈小、速度应愈慢,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血红蛋白 <30g/L者每次输血5~10ml/kg,可同时用快速利尿剂。极重患者可用浓缩红细胞换血。
【预防】
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和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婴儿如以牛乳喂养,必须经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引起肠道失血。②婴幼儿食品(牛奶制品、谷类制品等)可加人适量铁剂进行强化。③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为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更为明显,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此病在部分农村地区尚不少见。
【发病机制】
叶酸被吸收进入人体后,被叶酸还原酶还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合成DNA过程中必需的辅酶,而维生素B12在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从而促进DNA的合成。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均引起四氢叶酸减少、DNA合成减少。
幼红细胞内的DNA减少使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时间延长,红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浆,因其胞浆的血红蛋白合成不受影响,红细胞的胞体变大,形成巨幼红细胞。由于红细胞的生成速度变慢,且这些异形红细胞在骨髓内容易遭受破坏,进入血流中的成熟红细胞寿命也较短,故造成贫血。粒细胞的核也因DNA的不足而致成熟障碍,胞体增大,因而出现巨大幼稚粒细胞(常见为巨大晚幼中性粒细胞和巨大带状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骨髓中巨核细胞亦常受累,而致核分叶过多。
维生素B12能促使脂肪代谢产生的甲基丙二酸变成琥珀酸参与三核酸循环,这一作用与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有关,因而能保持中枢和外周有髓鞘神经纤维的完整功能;当其缺乏时,可导致周围神经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和大脑损害,因而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还可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的杀灭作用减退;使组织。血浆及尿液中的甲基丙二酸堆积,而甲基丙二酸是结核杆菌胞壁成分的合成原料,因此有利于其生长,使维生素B12缺乏者对结核杆菌易感性增高。叶酸缺乏症主要引起情感改变,偶见深感觉障碍,其机制不详。
【临床表现】
维生素B12和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2岁者占96%以上,起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 多呈虚胖,或伴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严重病例可有皮肤出血点或淤斑。
2.贫血表现 轻度或中度贫血者占大多数。患儿面色苍黄,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肿大。
3.精神神经症状 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还可出现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此外,还常出现肢体、躯干、头部和全身震颤,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和Barbinski征阳性等。
4.消化系统症状 常有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和舌炎等。
【血象和骨髓象】
1.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中性粒细胞交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可见到5%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有5个以上的核分叶。这种分叶过多现象可出现在骨髓尚未出现巨幼红细胞之前,因此有早期诊断的意义。此外,还可见到巨大晚幼、巨大带状核中性粒细胞。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比值常倒置,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松,副染色质明显,显示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可见到大的并有胞浆空泡形成的中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虽然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有上述共同点,但由于引起两者缺乏的病因不同,因而诊治原则也各异。
(一)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一般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肾、海产品、禽蛋等,而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B12。它的生理需要量:成人为2~3μg/d;婴儿为 0.5~1μg/d由于许多食物中含有维生素B12,如日常饮食均衡,仅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B12即可满足生理需要。
【病因】
1.摄入且不足 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已,正常新生儿在出生时储存于肝内的维生素B12共约20~25μg;如孕妇在妊娠期间缺乏维生素B12,则其新生儿肝内储存量明显减少,甚至仅2~4μg。当婴儿肝内的维生素B12储存量过低而摄入不足,则易致本病,如单纯以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特别是乳母由于长期素食或患有可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的疾病,使其乳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极少时,即容易发生本病。因长期偏食,仅进食植物性食物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可见于年长儿和成人。
2.吸收和运输障碍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进入胃内后,必须先与由胃底部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结合成B12-糖蛋白复合物,然后经由末端回肠黏膜吸收,进入血循环与转钴蛋白(transcobalamin)结合、运送到肝内储存。任一上述环节中的异常均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需要量增加 新生儿、未成熟儿和婴儿因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摄入量不足时即遭致病。严重感染时因维生素B12的消耗量增加,如摄入量不敷所需亦可导致发病。
【实验室诊断】
1.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正常值为200~800ng/L,如 <100ng/L,则提示缺乏维生素B12。
2.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可反映小肠上皮功能和内因子水平。
3.其他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明显增高;尿甲基丙二酸的排泄量增多是维生素B12缺乏的一个可靠而敏感的指标;血清胆红素水平可有中等度的增高(34~51μmol/L)。
【诊断】
根据贫血表现,并在外周血和骨髓中发现上述巨幼红细胞,即可诊断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此基础上,如患儿有喂养不当史,特别是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且其母有长期素食史,加上患儿有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即可考虑为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通过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含量进一步确诊;如<100ng/L,加之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即可确定诊断。
本症的精神神经症状十分突出,需与大脑发育不全相鉴别。后者先天性疾病和产伤有关,出生后即逐渐出现精神和神经发育落后症候,结合血液学检查,可资鉴别。
【治疗】
1.注意营养与护理,防治感染。
2.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剂量为每次100μg,每周2~3次,连用数周,直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对于由于维生素B12吸收缺陷所致的患者,应给予长期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治疗,每月1mg。当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时,应按每周1mg剂量连续肌内注射至少两周。单纯缺乏维生素B12时,不宜加用叶酸治疗,以免加剧精神神经症状。
用维生素B12治疗2~4d后,一般精神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增加,6~7d时达高峰,约于2周时降至正常。骨髓内巨幼红细胞于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后6~7h即可转为正常幼红细胞,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骨髓检查才有助于诊断。精神神经症状大多恢复较慢,少数病人须经数月后才完全恢复。
3.对症治疗 肌肉震颤可用镇静剂治疗;重度贫血者可予输血。
【预防】
主要是改善哺乳母亲的营养;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年长儿要注意食物均衡,防止偏食习惯,消除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因素。
(二)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绿叶蔬菜、水果、果仁、酵母、谷类和动物内脏(肝、肾)等均含有丰富的叶酸,但如经加热即被破坏。叶酸的生理需要量很少,约为20~50μg/d,人乳和牛乳均可提供足够的叶酸,但羊乳内叶酸则明显不足。食物中的叶酸须经小肠分泌的结合酶将它转变为单谷氨酸叶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主要吸收部位是空肠和十二指肠。吸收后的叶酸中有一部分在小肠细胞内被还原成四氢叶酸;另一部分未被还原的叶酸直接进入血流而分布于各组织,其中大部分储存于肝内。小儿体内叶酸总储存量为6~20mg,当叶酸摄入不足时,肝内储存的叶酸即被释出、进入血液以供生理需要,上述储存总量约可供机体4个月之需,因此短期缺乏叶酸不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1.摄入且不足 羊乳含叶酸量低,牛乳制品如奶粉、蒸发乳经加热等处理后,所含叶酸亦遭致破坏,故单纯用这类乳品喂养婴儿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就容易发生本症。由于胎儿可从母体得到叶酸并储存于肝,故出生后4个月之内一般不会发病,此症的高峰年龄是4~7个月。
2.药物作用 正常结肠内细菌含有叶酸,可被吸收以供人体之需,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使结肠内部分细菌被清除,因而影响叶酸的供应。长期使用抗叶酸制剂(如甲氨蝶呤)者,因其可抑制叶酸还原酶、阻抑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因而致病。此外,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痫酮、苯巴比妥)也可导致叶酸缺乏,可能是由于抗癫痫药物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或是药物置换了血清中运输叶酸的载体所致。
3.代谢障碍 慢性腹泻、脂肪下痢等均可影响叶酸吸收而致缺乏。先天性叶酸代谢障碍见于一种小肠吸收叶酸缺陷及叶酸转运功能障碍的先天性疾病,除呈现大细胞性贫血外,尚有惊厥、智力发育迟滞和脑钙化。
【实验室诊断】
1.血清叶酸测定 正常值为5~6μg/L;<3μg/L提示叶酸缺乏。
2.其他 血清维生素B12和血清铁水平正常或升高,血清 LDH水平明显增高。
【诊断】
根据贫血症状、血象改变和骨髓中发现巨幼红细胞即可诊断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形态学诊断基础上进一步测定血清叶酸,如含量降低而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正常,即可诊断。在严重贫血时,患者可因缺氧而出现一些精神神经症状,易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混淆,在无条件测定血清叶酸含量时,可做“小剂量叶酸治疗试验”,方法为:每日口服叶酸0.125mg,或肌内注射1mg,如为叶酸缺乏者,则其网织红细胞于给药2~4d后增加,临床症状、血象和骨髓象也随之改善,而对维生素B12缺乏者则无效。
【治疗】
1.去除病因、改善营养
2.叶酸治疗,口服剂量为5mg,每日3次,连服数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为止;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利用,同时口服可提高疗效。服叶酸后1~2d,食欲好转;2~4d网织红细胞增加,4~7d达高峰;以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亦随之增加,2~6周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骨髓中巨幼红细胞大多于24~48h内转变为正常幼红细胞,但巨大中性晚幼粒细胞则可继续存在数日。因使用抗叶酸制剂而致病者,可用甲酸四氢叶酸钙(caleleucovor-in)治疗。对先天性叶酸吸收障碍者,口服叶酸的剂量需达每日15~50mg方能维持正常造血需要。
【预防】
主要是改善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及时治疗影响叶酸吸收的肠道疾病和合理用药。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贫血、黄疸、脾肿大、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和红细胞渗透性增高是其典型临床特征。切除脾脏有明显疗效。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病例可无阳性家族史。正常红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和膜蛋白质组成。本病患儿的红细胞膜蛋白由于遗传缺陷,导致膜脂质不稳定而丢失,使红细胞膜表面积减少,同时受累红细胞的钠离子通透性异常增强,使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水分亦增加,使红细胞由双凹盘形变成球形,形成了本症红细胞的特征形态。为了维持红细胞内、外钠离子的正常平衡,就必须动用“离子泵”将细胞内增多的钠离子排出,结果导致ATP的消耗增加。ATP的相对缺乏使细胞膜上调节红细胞内外钙、镁离子浓度平衡的钙-ATP酶受到抑制,钙就容易沉积于膜上、使膜变硬,其变形性和柔韧性降低。当僵硬的球形细胞通过脾窦内直径较其小得多的微循环时,大量红细胞在脾内被滞留、破坏。由于脾是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器官,所以脾切除后尽管本症的生化及形态学异常依然存在,但溶血程度明显减轻。
【临床表现】
本症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婴儿和儿童期均可发病。于新生儿期起病者病情大多较重,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和高胆红素血症,常需光疗和换血治疗;婴儿和儿童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变化很大,但在同一家族中其贫血程度一般相似。有些患儿在6~8个月时有较明显的贫血,以后由于机体的代偿功能增强,贫血可减轻。几乎所有患儿都有脾肿大,且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颅骨骨髓腔可出现中度增宽,但不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其他血红蛋白病者明显。黄疸常较轻。大约50%未行脾切除的患儿最终形成色素性胆结石,发现胆结石的最小年龄是4~5岁。在病程中,常因劳累、受惊或感染等因素诱发“溶血危象”,使贫血和黄疸突然加重,并伴有发热、寒战、呕吐、肝脾疼痛等症状。与微小病毒(parvovirus)感染有关的“再生障碍危象”是本症在儿童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以红系造血受抑为主的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抑制,出现严重贫血;可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持续数日或1~2周自然缓解。
【实验室检查】
溶血的证据包括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中胆红素增高。血红蛋白测定常为60~100g/L,网织红细胞计数常高达0.05~0.20。
作为本病特征的球形红细胞较正常细胞小,染色深,无中央淡染区。外周血中的球形红细胞可占红细胞的0.20~0.4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可能增高。骨髓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但有核红细胞形态无异常;“再生障碍危象”时,骨髓有核红细胞明显减少或伴成熟障碍。红细胞渗透性增高,常在0.68%低渗盐水中开始溶血,至0.4%完全溶血。红细胞自溶试验阳性:正常血标本在无菌条件下37℃ 孵育48h后,溶血少于5%,而本病可达15%~45%;孵育前加人少量葡萄糖可抑制自溶现象。也可进行酸纯化甘油溶血试验,若溶血率达50%的时间明显缩短即有诊断意义。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贫血、黄疸、肝脾大、球形红细胞增多和红细胞渗透性增高即可做出诊断;如有家族史则更有助于确诊。对于轻型患儿,其血涂片中球形红细胞数量不多者,可做孵育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和自溶试验,如为阳性则有诊断意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球形红细胞亦明显增多,但Coombs试验阳性,可资鉴别。由于铁缺乏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可降低,故当本病合并缺铁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结果可能正常。
【治疗】
脾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目的。手术年龄以5~6岁为宜,过早切脾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易患严重感染,但如果贫血严重,以致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或常发生“再生障碍危象”者,则可考虑较早手术。脾切除后,黄疸和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迅速消失,血红蛋白可达正常范围,也可防止胆石的形成,并根除了发生“再生障碍危象”的威胁,但球形红细胞增多可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更明显。术后有发热等感染可能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本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估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G-6-PD缺陷,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发病率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国家、东印度、菲律宾、巴西和古巴等。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较为少见。
【病因】
本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杂合子具有不同的表现度,男性杂合子和女性纯合子均发病;女性杂合子亦可发病,取决于其缺乏 G-6-PD 的红细胞数量在细胞群中所占的比例。G-6-PD基因位于Xq2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生化方法研究,迄今已发现400多种G-6-PD 变异型,其中有20多种能发生溶血,其余的则酶活力正常,且无临床症状。正常白种人和黄种人的G-6-PD为B型,正常黑种人约30%为A+型,两型的区别是B型第142位天冬酚胺在A+型被天冬氨酸所替代。我国人中已发现的变异型达40种以上,如香港型、广州型、台湾客家型等。各种变异型的酶活性不同,故根据其酶活性和临床表现可将G-6-PD分为5大类:①酶活性严重缺乏伴有代偿性慢性溶血,这一类属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其酶活性几乎为零,无诱因亦可发生慢性溶血,我国人中的香港型属于此类。②酶活性严重缺乏(<正常的10%),摄食蚕豆或服用伯氨喹啉类药物可诱发溶血,我国人的台湾型属于此类。③酶活性轻度至中度缺乏(正常的10%~60%),伯氨喹啉药物可致溶血,我国人的广州型属于此类。④酶活性轻度降低或正常(正常的60%~100%),一般不发生溶血,正常人的 A 和 B型属于此类。⑤酶活性增高,此类极为罕见,且无临床症状。
【发病机制】
本病发生溶血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诱发溶血的机制为G-6-PD是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中所必需的脱氢酶,它使6-磷酸葡萄糖释出 H+,从而使辅酶Ⅱ(NADP)还原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是红细胞内抗氧化的重要物质,它能使红细胞内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维持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GSH的主要作用是:①保护红细胞内含硫氢基(—SH)的血红蛋白、酶蛋白和膜蛋白的完整性,避免过氧化氢(H2O2)对含—SH基物质的氧化。②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共同使 H2O2还原成水(H2O)。Cat是H2O2还原成水的还原酶。G-6-PD 缺乏时,NADPH生成不足、GSH和Cat减少,因此,当机体受到氧化性物质侵害时,氧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作用于血红蛋白的SH基,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二硫化合物(Hb-SSG),导致血红蛋白变性、沉淀,形成不溶的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body)沉积于红细胞膜上,改变了红细胞膜的电荷、形态及变形性;过多的H2O2亦作用于含—SH基的膜蛋白和酶蛋白,膜脂质成分也发生变化。上述作用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溶血。这种溶血过程是自限性的,因为新生红细胞的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因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蚕豆诱发溶血的机理未明,蚕豆浸液中含有多巴、多巴胺、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类似氧化剂物质,可能与蚕豆病的发病有关,但很多G-6-PD缺乏者在进食蚕豆后并不一定发病,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表现】
根据诱发溶血的不同原因,可分为以下5种临床类型。
1.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啉、奎宁等),镇痛退热药(安替比林、非那西汀),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砜类药(氨苯砜等),奈,苯胺,维生素 K3、K4,奎尼丁,丙磺舒等。常于服药后1~3d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d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2.蚕豆病 常见于<10岁小儿,男孩多见,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流行,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h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临床表现与伯氨喷淋型药物性溶血相似。
3.新生儿黄疸 在广东、香港等地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并不少见。感染、病理产、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病例无诱因可查。主要症状为苍白、黄疸,大多于出生2~4d后达高峰,半数患儿可有肝脾肿大。贫血大多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含量增高,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
4.感染诱发的溶血 细菌、病毒感染如沙门菌感染、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均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日之内突然发生溶血,溶血程度大多较轻,黄疸多不显着。5.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 可分为两型:磷酸己糖旁路中酶的缺陷所致者称为 Ⅰ型,其中以 G-6-PD 缺乏所致者较为常见;糖无氧酵解通路中酶缺乏所致者称为Ⅱ型,以丙酮酸激酶缺乏较为常见。Ⅰ型患者自幼年起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可因感染或服药而诱发急性溶血。
【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 常用以下3种方法。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正常还原率>0.75;中间型为0.74~0.31;显着缺乏者<0.30。此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故应配合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
(2)荧光斑点试验NADPH在波长340nm 紫外线激发下可见荧光;缺乏G-6-PD的红细胞因 NADPH减少,故荧光减弱或不发生荧光。正常10min内出现荧光;中间型者10~30min出现荧光;严重缺乏者30min仍不出现荧光。本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3)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正常滤纸片呈紫蓝色,中间型呈淡蓝色,显着缺乏者呈红色。
2.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这是特异性的直接诊断方法,正常值随测定方法而不同:①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Zinkham 法为12.1土2.09IU/gHb。②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Clock与 Mclean法为8.34±1.59 IU/gHb。③NBT 定量法为13.1~30.0NBT单位。近年开展G-6-PD/6-PGD比值测定,可进一步提高杂合子检出率:正常人>1.30;杂合子1.0~1.29;显着缺乏者<1.0。3.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在溶血时阳性细胞>0.05;溶血停止时呈阴性。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患者此试验亦可为阳性。
【诊断】
阳性家族史或过去病史均有助于临床诊断。病史中有急性溶血特征,并有食蚕豆或服药物史,或新生儿黄疸,或自幼即出现原因未明的慢性溶血者,均应考虑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
对急性溶血者,应去除诱因。在溶血期应供给足够水分,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内自行停止;贫血较重时,可输给G-6-PD 正常的红细胞1~2次。应密切注意肾功能,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新生儿黄疸可用蓝光治疗,个别严重者应考虑换血疗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预防】
在 G-6-PD 缺陷高发地区,应进行群体 G-6-PD 缺乏症的普查;已知为 G-6-PD缺乏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并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