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8页(1605字)
【释义】: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regalovirus infecton)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所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感染。感染后通常无症状,但亦可导致神经性病变,或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感染和脑炎。
【诊断】:
1.流行病学
(1)母亲妊娠期,尤于妊娠前4个月,有可疑病毒感染史。
(2)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者。
(3)大量输血者。
2.临床表现
(1)先天感染 胎儿感染后,多数为隐性感染,但重者出生后数日即死亡。通常在出生后短期内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婴儿可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神经系统有嗜睡、昏迷、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钝、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神经性耳聋等。其他如小头畸形、小眼畸形、胆道闭锁、脉络膜视网膜炎、胃肠炎等。
(2)后天感染 多数为隐性感染或症状轻微。新生儿感染后可产生迁延性肺炎,也可出现间歇热、轻度黄疸、瘀点、肝脾肿大。儿童和成人可有肝肿大,肝功能受损害,也可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畏寒、发热、不适、肌痛、头痛、咽痛和腹痛,还可表现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输血感染者,在输血后2~4周有淋巴结炎、肝脾肿大、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易被感染或激活潜在性感染而发病,表现为发热、肝炎、单核细胞增多、移植后肺炎等。
3.辅助检查
(1)血象 先天及婴幼儿重度感染者,多有贫血、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减少。儿童及成人原发或输血后感染而发病者,可出现单核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增多,但嗜异体凝集试验阴性。
(2)巨细胞包涵体检查 新鲜清洁尿、痰液、脑脊液或婴幼儿空腹胃液沉渣中可查到。
(3)病毒分离 新生儿第1周尿分离阳性率最高。
(4)血清学检查
1)检出CMV抗原或CMV-DNA阳性者可确诊。
2)检测特异CMV-IgM阳性者或双份血清IgG抗体效价增长4倍或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4.鉴别诊断 应与EB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
【治疗】:
(1)病原治疗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早期实验证明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扰素治疗CMV感染中并无肯定疗效。目前认为抗CMV感染最有价值的药物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剂量每次5mg/kg,静脉注射,每隔12小时1次,疗程14d。
(2)对症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肝、肺等脏器病变给予对症处理。
磷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可抑制人类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毒性作用较小,比更昔洛韦安全,但停药后常有“反跳”。现用于耐更昔洛韦患者及艾滋病患者CMV感染,能获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