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09页(1794字)
【释义】:
囊虫病(cysticercosis),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猪肉绦虫的囊蚴虫寄生于人体所致。囊虫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皮下及肌肉的囊虫病 除可扪及局部结节外,都无其他症状。
2)眼囊虫病 最常寄生部位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在玻璃体者可自觉黑影飘动。虫体死亡后可导致色素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位于视网膜下者可引起视力减退。
3)脑囊虫病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可分为以下类型:
a.脑实质型 癫痫为常见表现,弥漫性脑实质受累可引起颅内高压或器质性精神病,或痴呆。
b.脑室型 表现为脑脊液循环梗阻,颅内高压甚至脑疝。
c.软脑膜型 表现为慢性脑膜炎,反复发作头痛、呕吐、颈强直、共济失调等。粘连性蛛网膜炎有颅内高压、视力减退与脑积水。
d.脊髓型 表现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2)体征 约2/3囊虫病患者有皮下囊虫结节。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多无明显增多。
2)粪检 如合并猪绦虫病者可检出绦虫节片。
(2)影像学检查 颅脑CT与MRI清楚显示脑内囊虫阴影,阳性率高达90%以上。
(3)病原学检查 皮下结节作活体组织检查,找到囊尾蚴。
(4)血清学检查 囊虫抗原皮内试验约90%阳性,血清囊虫抗原补体结合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为80%~90%。
(5)眼囊虫病可用裂隙灯检查。
3.鉴别诊断 脑囊虫病应与原发性癫痫、颅内肿瘤、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鉴别。
【治疗】:
1.病原学治疗
(1)阿苯达唑 为首选药物,每日18~20mg/kg,分2次服,疗程10d。脑型患者需2~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4~21d。用药后多见于2~7d出现不良反应,头痛、低热、视力障碍、癫痫等,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脑疝。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脱水剂。
(2)吡喹酮 皮下肌肉囊虫病,每日60mg/kg,分3次服,连服2~3d。脑眼囊虫病,每日30mg/kg,分3次服,连服7~10d,并用泼尼松龙(强的松龙),每次5mg,每日4次,视颅压情况,待吡喹酮停服2周,逐渐减量停药。服药后头痛加剧,伴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征象者,应加用20%甘露醇250ml,每6~8小时1次,加压静滴。必要时减小吡喹酮剂量,延长疗程,甚至停药。必要时2~3个月重复一个疗程。
2.对症治疗 主要包括抗癫痫、抗炎症、抗过敏、降低颅内压等内外科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1)眼囊虫病应禁止杀虫治疗,及早用手术方法将囊尾蚴摘除。
(2)脑室内囊虫病行囊尾蚴摘除术。
(3)脑脊液阻塞时可行脑室分流以降低颅压以减轻症状,然后再作病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