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32页(1033字)
【释义】: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属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后者在临床上又分为急性血行播散型(即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种类型,临床表现完全不同。后者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中、上肺野大小不等、密度不一、分布不均的阴影。
【诊断】:
1.临床表现
(1)大多起病较急。高热,可呈弛张热。中毒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可似伤寒或败血症。少数也可起病缓慢,低热及中毒症状。在作X线检查前难与一般肺结核鉴别。
(2)咳嗽、气喘、发绀明显,但肺部体征很少。
(3)可伴肺外病变,如结脑(50%~70%)、肝脾肿大(50%)、眼底结核结节(13%~80%)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婴儿甚至可有黄疸。
2.X线检查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胸片。表现为1~3mm大小一致、密度均匀、两肺自肺尖至肺底分布均匀的粟粒状小结节影。一般血行播散后3~4周才能在X线上出现粟粒阴影,迟者6周始出现,故对可疑病例需短期定期复查胸片,以防漏诊。婴幼儿由于病灶周围渗出性反应及病灶融合可呈雪花状阴影。融合病灶周围可有小气肿疱,可并发气胸。本病在粟粒影出现前,充血和间质炎症浸润,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及网状影。逐渐出现肺透亮度降低并有微粒感。
3.鉴别诊断 典型X线表现未出现前,应与流感、伤寒、败血症鉴别。出现X线表现后应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鉴别。
【治疗】:
1.抗结核药物
(1)一般在3个月强化阶段选用INH+RFP+SM+PZA(或EMB),剂量可稍大一些。必要时可给予INH静滴(每日15~20mg/kg)。
(2)巩固期6个月,选用INH+RFP口服。
2.对症和支持治疗 病情重、高热、呼吸困难、发绀或合并结脑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强的松)每日1~1.5mg/kg,每日<30mg,口服4~8周后逐渐减量。同时应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