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报告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中卷》第1202页(7960字)
【简介】:
预测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测。市场预测是经济预测和商业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预测报告是商业和其它经济部门经常使用的一种专业应用文体。它是在市场预测活动中形成的,运用记述、描述或预测模型反映市场预测过程及其成果的一种书面材料。
市场预测报告通过对市场预测活动的反映,达到广泛传播、推广、交流,以拓宽市场,阴导市场按照市场发展规律正常运转的目的。因此,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预测报告越来越重要,它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管理文书,是取得商业信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市场预测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市场预测报告的标题是用来表明预测的对象(市场)的范围、反映期限和预测目标等。标题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对象、时限、范围、文体名称。标题务必简明、醒目。
(二)前言。报告的开头部分。旨在交代预测的对象、目的和意义。前言可根据具体情况可写或不写。前言要求简洁明了。
(三)主体。这是市场预测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包括现状、预测和建议三个部分。
(四)结尾。市场预测报告的结束语,主要目的在于首尾照应。结尾写法多样,但无论哪种写法都力求简洁自然,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掌握市场历史与现状资料是写好市场预测报告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市场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不致于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作出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测。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明确预测目标在市场预测报告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市场预测报告只能回答重点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
(三)加强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学习和掌握
撰写市场预测报告必须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同时要了解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有关政策规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作符合政策规定和客观实际的市场预测,才能写出有对市场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市场预测报告。
(四)语言准确,简洁
市场预测报告不同于一般文学创作,不可片面追求语言的华美,应力求通俗、准确、简洁。
【范例】:
中国新一轮煤炭短缺的分析与预测
李国斌
在承认了中国的石油资源不像有些人吹嘘的那样丰富以后短短几年的今天,中国人又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个无情的事实:我们煤炭的探明储量虽然很多,但人均储量并不多;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国正处在煤炭日益短缺的境地。
(一)供求总量失衡与地区性、结构性短缺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煤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六五期间全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总量构成中,煤炭的份额分别为71.14%与74.40%,198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72.40%与76.03%。从建国到1980年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煤炭一直供应不足。在此以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煤炭行业的投资做了重大的调整,煤炭价格几度上调,实行“超产加价”,并允许企业(统配煤矿)生产的一部分自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国营煤矿与地方乡镇煤矿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的煤炭工业一度步入也许是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产量从1981年的6.22亿吨猛增到1987年的9.2亿吨,7年间,煤产量增加了3亿吨弱,增长率高达50%弱。六五期间煤炭产量平均每年递增5000万吨,有的年份超过8000万吨。长期短缺的中国煤炭出现了供需平衡的局面。难怪有些人前几年认为,应该大力发展煤炭出口,换取美元,港口煤码头应加快建设。转眼之间,似乎中国在煤炭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是,对未来的正确预测总是基于对历史事实的科学的、动态的分析。否则我们将会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产生盲目、有害的乐观。纵观过去的近9年时间里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种种成就的背后早已潜伏着可怕的危机。
从煤炭的供给上看,六五期间,中国的煤炭产量在很高的基数上以年均7.1%的惊人速度增加,而在七五的头两年,这个数字已下降到了2.5%;煤炭产量增加的势头大大减缓,七五头两年年均只增加了2700多万吨煤炭,比六五期间的平均增加数量减少了几乎一半;198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的产量为4.54亿吨,要完成全年计划的9.5亿吨已十分吃力;储量占全国1/3的山西省一直是中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基地,它的生产增长势头也已放慢,增长率从1985年开始就降到10%以下,在此以前,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在10%以上。六五期间是中国地方乡镇煤矿蓬勃发展的时期,每年平均增加煤炭产量超过3000万吨,占同期全国年增量的3/5,但自1986年后,乡镇煤矿年增产的数量却在下降。
从需求上看,在煤炭产量高速度增长的同时,六五期间煤炭的需求量也在稳步上升。事实上,从1982-1985年,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0万吨,略低于同期煤炭生产的增加量。到了1986年,煤炭需求增加量高达5400万吨,超过同期生产增加量近3000万吨。由此我们确认1987年应该是目前一轮煤炭短缺的初始点。
从需求结构上看,首先,电力工业所需要的煤炭大幅度增加。自1986年起,以煤发电的电力装机容量每年增加6.7百万千瓦,而在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只增加3百万千瓦。七五期间电力装机容量预计为38百万千瓦,是六五期间的2.7倍,1988年上半年,我国电力投产实际完成3.26百万千瓦,全年投产计划为8.15百万千瓦,从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年底投产12百万千瓦的滚动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由于新增发电中绝大多数来自新建火力发电厂,故大大刺激了电力工业对煤炭的需求,七五期间大约需要增加1.1亿吨左右的煤炭才能满足电力工业的发展要求。其次,包括钢铁工业、加工工业在内的高耗煤工业的高速发展使煤炭的需求急速增加。再次,由于燃烧结构的不合理,生活用煤也在持续增加。六五期间,生活用煤以每年平均1500万吨的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到1985年,全国生活用煤量突破2亿吨,占当年全国耗煤总量的1/4。六五期间累计生活用煤达8.5亿吨。几乎相当于全国1985年全年的煤炭产量或1986年的煤炭产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煤需求将呈明显上升趋势。
六五期间煤炭的供给与需求基本上是持平的。但是,持平的基础一是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二是国家在六五期间大量削减了煤炭的需求。因而所谓的煤炭供需平衡是极不稳定平衡。根据我们预测,七五期间(1986-1990)煤炭的总需求将增加3.3亿吨,而在此期间生产却只能增加1.3亿吨,煤炭供需之差将为2亿吨。也就是说,七五期间平均每年供需之差将为4000万吨。
新的一轮煤炭短缺以1987年为起点,到1988年短缺的形态基本形成。它的特点是:地区性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互相交织,由地区性短缺为先导,而后几乎遍及全国。由于1986年供需基本持平,1987年少有短缺,因此七五后3年中国的煤炭的供应将日趋紧张。今年上半年,先是江苏、上海发电用煤供应不足,然后“黑旋风”席卷四川,造成生活、工业、动力抢煤的局面。估计在今后的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那些用煤量大的省市与沿海各省(如东北三省、江苏、广东、上海、广西、浙江等)和那些依靠外省煤炭较重的内陆省份(如四川、湖南、湖北等)的煤炭短缺将十分严重。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多难”境地
1.资金缺乏、生产设备落后是制约煤炭生产的主要内部因素。在统配煤矿中,仅有1/4的矿山实现了机械化。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的近400套大型综合矿山采掘设备中约有一半急需更新。但是,作为我国亏损大户的煤炭工业,1986年亏损额突破11亿元,矿山更新设备的资金从哪里来呢?年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乡镇煤矿的状况就更为不妙,绝大多数的煤矿的生产仍停留在人工挖掘阶段。一方面,乡镇煤矿难以聚集资金进行矿山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由此造成的盲目、浪费性开采导致煤炭资源的极大破坏,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优化生产管理,进行安全生产是乡镇企业今后面临的问题。
2.煤炭价格过低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煤炭工业企业的积极性,使煤炭工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刺激了煤炭的需求,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炭的价格虽几经调整,但是煤炭工业在价格上不多的优势很快就被通货膨胀的浪潮所淹没。煤炭工业1984年的利润率为-0.52%,而全国几个主要高能耗部门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却在11%以上,其中化工工业高达19.11%。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威胁着煤炭工业发展的后劲,直接影响了煤炭行业职工生活的改善。同时,低廉的煤炭价格抑制了节能投资,软化了节煤潜力,导致节煤工作难以开展。六五期间,节约每吨标煤的投资大约在250-300元之间,而山西统配煤的地销价格不到30元/吨,所以靠近煤炭产地的用户没有进行节煤投资的积极性。即使东部地区的节能投资可以保证收回,但这种投资与其它方面投资的效果相比并不十分显着,所以企业的节能兴趣也不是很大,相反在低廉的煤炭价格与其它能源价格下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成了多数企业可以接受的选择。结果造成我国成为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六五期间,我们每万元社会总产值耗标煤总是徘徊在6吨左右。另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用于煤炭生产的原材料(如钢铁、木材等)价格不断上涨,煤炭的生产成本一再提高,致使煤炭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越来越远,同时国家每年用于维持煤炭生产的数十亿元贷款也在无形之中贬值,煤炭工业发展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煤炭的投资明显减少。据统计,1986年地方政府用于发展地方煤炭而落实的专项基金比1985年减少近1/3。中央政府用于统配煤矿专项基金也明显减少,而且一俟国家财政困难之时,给予煤炭工业的补贴就会受到冲击。缺乏投资是统配、地方国营及乡镇煤矿面临的共同难题。
3,有限的铁路运输能力使煤炭在远离产地的一方短缺,而在煤炭产地积压,形成了中国煤炭积压与短缺共存的奇怪局面。1987年底仅山西一省积压的原煤就达4432万吨,若按当年国际市场煤炭价格计算,折合美元达18亿元。这种由交通运输造成的煤炭积压所产生的作用很坏:一方面它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使本来低廉的煤炭又面临在产地竞销(尤其是乡镇煤矿)的局面。因此,在煤炭价格上又形成了高价低价并存、地区之间价差过大的态势。由此可见,中国煤炭系统是一个开放性颇高的大系统,仅靠增加生产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面临的困境,交通已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桎梏。事实上,由于铁路运输所限,许多煤炭产地的产量已不能再用挖掘量来计算,而应以运输到市场上的煤炭数量来计算。根据我们的国家决策价格模型测算,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机车及铁道设备的影子价格遥遥领先于其它部门,中国的交通问题是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并进行解决的时候了。但是,交通部门的情况与煤炭工业相比更加严重,问题更复杂,解决需要的时间更长,资金更多,困难更大。这一铁的事实决定了煤炭工业所面临问题的难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期性。另外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国铁路交通一直紧张的状况与煤炭运输有很大关系。目前煤的货运量占全国货运总量的40%。我国正在修建和计划修建的铁路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解决煤的运输通道。在运输与国家财政紧缩情况下,增加煤炭生产,必须新建或改建铁路,势必造成国家煤炭生产真实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它与煤炭价格与铁路运输价格的两低现状相互作用,结果无疑会加剧国家的财政困难。
4.新老工业布局不合理与工业的超高速度发展增添了煤炭运输的负担。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位于中国的中西部,煤炭的主要用量却集中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将加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并将刺激资源、能源、资金的东进与大量商品的西移,其结果只会导致铁路运输更加超负荷运转。在煤炭运输极度紧张情况下,新增能源切忌只顾需求而不顾其它因素、不讲系统工程的盲目建设。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3年里,国家75%以上的新建火力发电厂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交通十分紧张,1986年煤炭东运量达到六五产量的2倍。这种不讲科学的作法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5.近几年全国能源利用效率徘徊不前,国民经济所以持续高速度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进口高能耗原材料以及电力企业长期超负荷情况下发电。目前全国电力供应极其紧张,据估计,全国缺发电能力12百万千瓦,年缺电600多亿度,致使全国20%一30%的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1986、1987年因缺电影响的工业产值分别达到3000和4000多亿元。我国的发电主要以火电为主,在目前新增发电能力中,火电占90%以上。因此,我国的煤炭潜在短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缺电影响的产值及火电用煤等因素估计,我国1986、1987两年潜在煤炭短缺为1.7亿吨和1.836亿吨。这些煤炭从哪里来,又怎样从产地运到用户的手里呢?
6.另外,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它制造化工产品,其价值比作为能源燃烧大得多。我国每年产煤80%以上用于直接燃烧,其中80%左右未经洗选,所含灰分的加权平均值高于22%,硫分高于1%,结果不仅热效益低,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也使得我国80%的大气污染来自煤燃烧产生的废气。我国许多城市的煤污染早已超过“伦敦事件”的起始值,情况十分严重。至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现象与二氧化碳聚集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就更令人担忧。
(三)八五煤炭供求“大裂谷”趋势预测
上面有关国家煤炭系统所处困境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一点:中国的煤炭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新一轮煤炭短缺的出现对我们前几年盲目的乐观情绪无疑是一个讽刺。重新进行国家煤炭系统主要变量、未来变化趋势的科学的、定量的预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国家煤炭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简称SCSDM模型)。在对1980~1987年历史模拟的基础上,SCSDM模型给出了1988~2000年的预测结果,其中,RECOAL:煤炭总耗量(1980~1987年);RPCOAL:煤炭总产量(1980~1987年);COALPi:第i方案煤炭产量模拟及预测量(1980~2000年,i=1,2,3);COALC;煤炭需求模拟及预测量(1980-2000年)。以上变量的单位均为亿吨。
表1 SCSDM模型输出结果
中国煤炭的供求在经过六五后期短短2-3年的缓和之后,八五期间煤炭的供求将出现一个大的裂谷,这个裂谷到九五期间仍呈明显加大的趋势。其原因在于七五期间国家对统配煤矿的包干投资、国家用于地方国营煤矿的基金、国家对煤炭全民行业投资比重、更新改革投资比重以及乡镇煤矿的投资较六五期间呈明显下降趋势,煤炭投资效果延迟,造成煤炭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七五转八五建设规模大大低于六五转七五的建设规模。
即使不考虑潜在的煤炭短缺,从八五以后中国的煤炭短缺问题将日益严重,到2000年,煤炭短缺将达到1.52-2.18亿吨。需求量届时将为15.35亿吨左右,而生产量仅能维持在13.7-13.83亿吨之间。
八五煤炭供求大裂谷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一沉重的教训告诉我们:对煤炭工业的政策尤其是投资政策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家急需制定一个从1989-1995年的投资规划,以避免八五大裂谷在九五期间的进一步扩大。
全国照相机产销预测
××××××信息处
(19××年×月)
一、产销情况
我国自×××年开始生产照相机,到××××年累计生产照相机××××万架,年产量由××××年的×××架,上升到××××年的××万架,平均每年递增××%。(略)
二、趋势预测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照相机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使照相机的生产、销售、需求协调地发展,特对今后几年全国照相机的产需趋势做出如下预测:
1.现有产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略)
2.购买对象仍以城市职工为主。(略)
按以上需要测算,我国照相机生产,××××年以前,每年按30%的速度递增是适当的,并能满足市场需求。××××年全国照相机产量达到××万架,如按上述速度发展,××××年可达×××万架,如除去出口的××万架和社会集团购买的×××万架,实际可供个人购买的照相机为×××万架。加上人们已经拥有的×××万架,到××××年全国居民拥有照相机的数量为×××万架,如果全国居民总户数以×××××万户计算,届时全国每百户居民将拥有×架照相机。
三、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照相机的需要会愈加强烈。因此,照相机工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但从目前产销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并加以解决。
1.要加强分工协作,搞好配套生产。(略)
2.要按国内市场需要,发展照相机生产。
3.要增设经销网点,加强销后服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