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在人类经验中的意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6页(769字)
霍金的主要哲学着作。1936年出版于纽约。曾于1957年修订重版。该书包括霍金在几个大学讲习哲学的讲稿,主要讨论的是人生问题。霍金通过对生和死两个问题的哲学考察,系统地讨论了人格主义的生死观、生活观。在霍金看来,人的心理体验中实质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空间,这就使不朽——人死之后的世界成为可能。他认为,科学的认识方式对这个世界是视而不见的,而精神生活的意义,却与对死及死后的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这对建立人生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霍金认为,对死后世界的理解,科学的理性无济于事,只有依靠个人的经验,即依赖于人格的体验。该书的主要各章是:1.死的意义;2.关于生活意义的讨论;3.生的意义;4.宇宙和命运的新的视野;5.接近经验。霍金这本书的特点是涉及面广,观点新颖;它不仅考察了20世纪许多重大的哲学思想,如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的观点,还提及一些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如相对论、场论等,来为其观点辩解。作者认为真理性的东西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情感。世界进程的非人格原则越来越使生活乏味,就是因为缺乏情感,缺乏情感的核心——爱的体验。而人类的不朽,正是包含着爱的经验和生命的经验。生命的经验的核心是对死的体验。莫扎特、里尔克等人都曾表现出那种“热爱死亡”的体验。在临近死亡的人身上,都表现了一种回光返照似的求生意志。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不仅是一次真实死亡经验的记述,而且是整个人类形而上学的死亡经验的象征:当死神临近,人们开始放弃对感官世界的执着,而进入到一种新的参照框架中,直面人生和自我。死亡的体验实质上是一种醒世和警世作用,可以达到美的享受,可以瞥见上帝的神灵。死是“小一”和“大一”的融和,是世界生生不息,永恒的象征。可以看出,作者对死的论述,完全是为了其论证上帝存在的宗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