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0页(1052字)
这个名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由美国社会主义者路易·布丁提出,后来被学术界所承认。
它是指本世纪初至30年代维也纳一批以马克思主义自命的思想家的理论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有M·阿德勒、O·鲍威尔、R·希法亭和C·伦纳等,以及他们的老师C·格律恩堡。这些人在大学时就积极从事社会主义学生运动,随后又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活动,并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他们先后创办了《斗争》和《马克思研究》等刊物,对经验主义社会科学、民族主义运动、帝国主义特征和工人运动经验,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撰写了不少独具风格的着作,逐步形成了一个学派。
这个学派曾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一度声势显赫,但由于他们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实践,被称为“第二半国际”。十月革命后,日益走向改良主义,其影响开始下降。
1934年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遭到了法西斯镇压,该学派停止活动,陷于衰落。但是,直到1950年伦纳还向年轻一代社会主义者提出希望,要求“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和教授,进一步发展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学派”。
近些年来,国际上又出现了一股“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的热潮,一些学者强调重新肯定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显着贡献”,认为他们的理论观点“在今天还具有重要价值”。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涉及的理论范围很广泛。在哲学方面,它接受了新康德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实证主义解释。阿德勒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化了的人类”这一概念不是来自经验,而是理性先天具有的“超经验的知识范畴”,是构成一切经验科学的前提。
马克思正是依据这一概念,才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才有可能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因果性规律,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谐一致,并共同进入“统一的科学概念系统”。他认为马克思着作带有一种“马赫风格的自然科学实证主义”,试图把马克思主义改变成“经验主义社会学”。此外,该学派还探讨了帝国主义的特征和结构变化。
希法亭等人认为,资本的集中和垄断,金融和工业资本合并,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可以抑制竞争,控制危机,并有可能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与此同时,白领职员成了中间阶层,整个社会出现了“各阶级力量的平衡”,这种情况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活动不是废除资产阶级国家,而是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政权,无需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可以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这些观点,得到了今天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热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