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蓼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71页(1763字)
【名称出处】:《江苏植物药材志》
【概况】: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绵毛酸模叶蓼的全草。
原植物 绵毛酸模叶蓼Pa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folium Sibth.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5~2.5m。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叶披针形,长可达8.5cm,宽达1、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背面被污白色绵毛,两面具腺点,背面腺点呈硫黄色;托鞘膜质,筒状。花序穗状,直立,密花,花序主轴及分枝被腺毛;花小,绿白色或粉红紫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6枚,子房卵圆形,花柱2岐。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
(图见《广西植物志》.第1卷.537页.图版2224~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溪边、田边。中国各地广布。西伯利亚、日本、印度也有。。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主产于福建、河南、广东、江苏。
鉴别
性状 根须状,表面灰棕色或紫褐色。茎圆柱形,有分枝,长20~80cm,直径约至6mm;表面具紫红色斑点,有棱线,节膨大;质脆,较易折断,断面绿白色或黄白色,中空。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2cm,宽5~20mm,全缘,灰绿色,黄棕色或紫褐色,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有的有稀疏白色绵毛,背面密被白色绵毛;托叶鞘简状,膜质,紫褐色或灰黄白色。
穗状花序长2~10cm,下部花簇间断,灰绿色或棕黄色;苞片钟形;花被4裂,灰白色或淡红色,裂片具腺点。气微,味辛辣。以叶多、带花、辣味浓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有较多多列性非腺毛,长82~273μm,基部直径20~137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1120μm,直径约7μm,壁薄,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个细胞,直径27~36μm,侧面观2~6个细胞;偶见两个腺毛并生。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
气孔椭圆形。多为平轴式,少数为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2~4个。
海绵组织中有较多草酸钙簇晶,直径20~47μm。(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52页.图728)
理化 取本品粉末1g,加入乙醇15ml,于水浴上温浸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加乙醇0.5ml溶解制成样品液。以芦丁和槲皮素乙醇液作对照品液。吸附剂为聚酰胺薄膜。展开剂为乙醇-水(7.3),展距7.5cm。展层后用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于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样品液与标准品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54页.图729)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温。
功效 消肿止痛。
主治 肿疡,痢疾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中草药手册》:“治小儿疳积:辣蓼草15g,麦芽12g,水煎服。” ②《江苏药材志》:“治痢疾:辣蓼30g,晒干,浓煎温服。” ③新医学1972;(8):“治脚癣;鲜辣蓼草100g,切碎,加水150ml,煎30~40分钟,过滤.滤液加适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贮瓶备用。每天于患部涂上药液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