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利管理制度立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世界农业法鉴下部》第1996页(1119字)
台湾1983年公布《水利法》,共10章99条。其中第1条规定,水利行政之处理及水利事业之兴办,依本法之规定。但地方习惯与本法不相抵触者,得从其习惯。第2条规定,水为天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权而受影响。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水利事业,谓用人为方法控驭,或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以防洪、御潮灌溉、排水、洗碱、保土、蓄水、放淤、给水、筑港、便利水运及发展水力。《水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地面水、系指流动或停于地面以上之水。所称地下水,系指流动或停于地面以下之水。第3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防洪,系指用人为方法控制或防止暴雨洪潦,以消减泛滥淹没灾害之发生。第4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御潮,系指用人为方法防止海岸或河口地区潮浪之灾害。第5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灌溉,系指用人为方法兴建各种工程设施,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供应农田必需之水量,以发展农业。第6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排水,系指用人为方法排泄流动或停于地面以上或地面以下,足以为害或可供归还利用之水。其分类如下:(1)农田排水:系指排除停滞于农田田面及表土过剩之水。(2)市区排水:系指排除都市计划法所称市镇乡街计划范围内之雨水或污水。(3)工矿排水:系指排泄工厂矿场使用后之废水污水及水力发电后之尾水。(4)区域排水:系指排除排水区域内流动或停于地面或地下之水。第7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洗碱,系指用人为方法引水冲洗或渗透,以消除或减少农田土壤内所含酸碱或盐分而利农作物之生育。第8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保土,系指用人为方法兴建各种工程设施,以求土地之合理利用,增进水源之涵养,防止土壤之冲蚀。第9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蓄水,系指在河谷建造高度超出河床3公尺以上之坝堰,构成水库,蓄贮川流,在闸门开闭,满水无溢流时之蓄水量超出2万立方公尺者而言。第10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放淤,系指用人为方法兴建各种工程设施,导引河水至指定地区停贮、沉落泥沙,以改良土地或改善水道。第11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给水,系指本法第18条之公共给水及工业用水。公共给水系指以以水管及其他设施,导引、供公众符合卫生之自来水。工业用水系指以水管及其他设施,导引、供应工厂矿场工业制造等冷却及消耗用水。第12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筑港,以河川沿岸之港埠为限。其涉及国防及国际贸易者,由主管机关依本法第63条之规定办理之。第13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便利水运,系指用人为方法整理水道或开发运河,以便得通航。第14条规定,本法第3条所称发展水力,系指用人为方法转变水力势能为机械能,在同一地点水轮机之出力合计在100匹马力以上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