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乳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200页(3000字)

乳房既是女性的哺乳器官,亦是女性的第二性征。发育良好、体积饱满的乳房使女性体形具有优美的曲线。而在我国妇女中,因各种原因致小乳畸形、胸部平坦者相当普遍,并因此带来生活社交中不必要的痛苦。因此,隆乳手术日益成为广大妇女常做的手术之一。

【适应症】

(1)先天性乳腺发育不全,呈小乳畸形。

(2)生育、绝育等原因致内分泌紊乱后乳腺组织萎缩。

(3)轻度乳房下垂。

(4)先天性乳房下垂。

(5)先天性双侧乳房不对称。

【术前准备】

(1)全面体检化验,无严重内科疾病及局部感染灶者,方可手术。

(2)术前1个月应停止服用避孕药、雌激素等类药及阿司匹林等易引起创面渗血的药物。

(3)手术时应避开月经期。

(4)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及要求决定选用乳房假体的类型及大小;假体基质一般为10~12cm,容量为175~250ml。

(5)与患者充分交流后决定手术切口及假体值入的层次。切口可选择腋窝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乳晕周围切口;假体可植入胸大肌或乳腺后。

(6)术前标定手术分离范围。上界到锁骨下区,下界到乳房下皱襞,内侧到胸骨外缘,外侧到乳房下皱襞。

【麻醉】

(1)全麻。

(2)高位硬膜外麻醉。

(3)肋间神经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要点】

1.经腋窝切口

(1)双臂外展,经腋窝皱襞做3~4cm长切口。

(2)沿皮下深筋膜层向内侧分离至胸大肌外侧缘,钝性分开该肌筋膜,找到胸大、小肌间的间隙。

(3)依术前标定范围,以乳房剥离子钝性分离胸大、小肌间隙。

(4)将假体通过腋窝切口置入胸大、小肌下间隙,如采用充注式假体,注入盐水后将注水管拔除。

(5)逐层缝合胸大肌筋膜、皮下组织、皮肤。

(6)乳房外上方适当加压包扎。

2.经乳房下皱襞切口

(1)在乳房下皱襞中间处做3~4cm长切口。

(2)切开皮肤、皮下至胸大肌表面筋膜;找到并分开乳腺基层缘与胸大肌筋膜连接处,钝性分离出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的间隙。

(3)将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分层缝合乳腺边缘与胸大肌筋膜、皮下、皮肤。

(4)亦可分离出部分乳腺后间隙后,将游离的乳腺组织上提,显露胸大肌筋膜。沿纤维走行钝性分开胸大肌,以乳房剥离子钝性分离出胸大肌后间隙,将假体植入,分层缝合。

3.经乳晕切口

(1)经乳晕上方或下方与皮肤交界处做3.0~4.0cm长半圆形切口,直达乳腺前筋膜。

(2)沿乳腺前筋膜向下分离至乳腺基底缘,分开基底缘与胸大肌筋膜之间的连接处。

(3)将游离后的乳腺组织向上牵拉,分离出乳腺后间隙,将假体置入,或显露出胸大肌筋膜后,分开胸大肌纤维,游离胸大肌后腔隙,将假体置入胸大肌下。

(4)亦可直接切开皮肤、皮下、乳腺组织,在乳腺下间隙或胸大肌下间隙置入假体,分层缝合。

【注意事项】

(1)做腋窝切口时,切口勿过于靠前,以免损伤肋间神经,影响乳头、乳晕的感觉。

(2)剥离的腔隙须足够大,没有纤维索条,特别应注意将内下方胸大肌和腹直肌的附着头分开。

(3)假体置入前应检查有无渗漏,最好多副假体以防万一。

(4)术中全过程应防止锐器扎破假体。

(5)剥离腔隙至胸骨缘,动作应轻柔,以防损伤胸廓内动脉分支。

【并发症及其防治】

(1)血肿。胸大肌后间隙和乳腺后间隙为潜在腔隙,中间无大的血管,一般不易造成出血,引起出血多为操作过于粗暴或止血不充分所致。

(2)感染。与假体器械注射用水的消毒有关,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血肿,术后应用抗生素。

(3)切口裂开。多发生于采用下皱襞切口时。与假体过大或分离腔隙过小、切口感染等有关。

(4)假体渗漏或破裂。主因假体质量不过关、术前检查不严、术中操作不当刺破假体等造成。

(5)纤维包膜增厚收缩,使乳房发硬、变形。多发于半年之内,一侧或双侧。可能原因:血肿,假体表面吸附滑石粉、纤维等,腔隙分离不充分,或假体过大等。预防措施:防止血肿;假体表面注意清洗,勿带入滑石粉等杂物;假体大小选择合适,分离腔隙足够大;假体置入胸大肌后腔隙;术后注意按摩、理疗等。

(6)外形不满意。不对称或大小位置不当。与假体选择不当、分离腔隙不够有关。术中置入假体后应随时观察立即调整。

(7)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减退:与第3、4、5肋间神经的分支损伤有关,多数半年后都可恢复,亦有少数为永久性丧失。

(8)切口瘢痕:每一种切口都会留下瘢痕,有瘢痕体质者尽量不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