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诊断技术手册》第57页(3097字)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病。

本病病原为鸡败血霉形体。在人工培养时要求条件较高。本菌接种于5-7日龄鸡胚卵黄囊,生长良好。该菌可凝集鸡的红细胞,感染鸡的血清中有血凝抑制抗体,非致病性霉形体无此特性。

霉形体对外界条件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但对青霉素、醋酸铊、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

(1)诊断

【流行特点】本病是鸡的一种卵传性疾病。各种类型的鸡场绝大多数鸡群中带苗现象极为普遍,是养鸡场中常见多发病。但是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诱因。如:气候的骤变,昼夜温差大,致鸡群受冷而发病;鸡群密度大,舍内通风不良,尤其是冬季没有解决好保暖与通风这对矛盾,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病;舍内氨气浓度过大,舍内潮湿,水槽或乳头饮水器质量差漏水,粪便潮湿产生大量氨气,人进入舍内感到刺鼻刺眼,这种情况下鸡群易发病;鸡龄小时使用气雾免疫方法接种新城疫疫苗而激发本病的情况屡有发生。此外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时,如鸡群发生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常引起本病的继发感染。总之,凡是能使鸡体抵抗力降低的各种因素均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本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鸡。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不高。单纯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只死亡不太严重。但是该病发生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在鸡群中可造成严重损失,鸡群的死淘率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在肉用仔鸡的饲养过程中可经常见到。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和寒冷季节时发生较多。饲养管理较好的鸡群发生较少,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鸡群发生较多。各种病毒性疾病防制效果较好的鸡群发生少,防病灭病工作抓的不紧,鸡场内各种疾病此起彼伏,本病发生频繁,损失严重。

【临床表现】本病发生具有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的特点。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鸡群常突然发病,发病率与外界不良因素作用的强度有关,不同鸡群,不同季节,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发病率相差较大。一般发病率仅百分之几,多的可达10%,严重的为20%-30%以上。单纯感染时,鸡群首先出现呼吸道症状,尤其在夜间可明显听到鸡群中有喘鸣音。病鸡的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及其邻近粘膜的炎症为主。眼睛流泪,眼睑肿胀,严重的双眼紧闭,病鸡无精神,低头缩颈站立。病程长的眼内见有大小不一的干酪样物,严重时压迫眼球可致失明。眶下窦肿胀,一侧或双侧均可肿大致使颜面肿胀,眶下窦的肿胀一般是可逆的,当病愈后肿胀消退。有的病程长,窦内渗出物呈干酪样导致骨质疏松而呈永久性肿胀。鼻孔常见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精神食欲差,但很少发生死亡。有的鸡病程过长,得不到有效治疗,最后衰竭而死。育雏、育成阶段发病,可使生长发育受阻,成年鸡发病影响产蛋。

如若在发病过程中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则病情加重。病鸡精神差、不食、下痢,鸡群死淘率明显增加,但鸡只死亡无明显高峰。

若本病继发于其他疾病发生过程中,病鸡主要表现原发病的主要症状,该病的继发加重了原发感染的病情,造成更大损失。

【病理剖检变化】除临床所见病理变化外,一般病死鸡消瘦、发育不良。剪开喉头气管可见粘膜肿胀,粘膜表面有灰白色粘液,喉头部尤为明显,喉头粘膜水肿,分泌物多,经常见到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呈干酪样物堵塞在喉裂处致病鸡窒息而死。内脏各器官不见特征性病变,但气囊多有变化,气囊壁增厚、混浊、变得不透明,囊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死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鸡,除上述病理变化外,常见心包炎,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有的可见心外膜炎;肝包膜炎或称肝周炎,肝脏肿大,肝被膜局部或全部增厚,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此膜易撕脱;气囊炎,多见胸腹气囊增厚,囊内有多量黄色渗出物或呈干酪样,严重的干酪样物几乎充满气囊;有的病死鸡还见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

若属继发感染,在病理剖检中见有原发疾病的病理变化。

在诊断中要注意该病是原发感染、继发感染或是混合感染的区分。确切的诊断与正确的防治有密切关系。本病发生特点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有明显区别,从传播速度、鸡只死亡以及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均不及上述三种呼吸道病。

(2)防制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诱因,因此在日常饲养工作中,应加强鸡场的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经常维修设备,做好主要病毒病的防制工作,减少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鸡群一旦发生本病,迅速查清诱发该病的因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饲养管理,尽快改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本病。

治疗本病的药物品种较多,在治疗中要注意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①鸡群中仅有少数鸡只发病,而且没有传播流行趋势。应采取对病鸡单独治疗。可选用链霉素,成鸡每日用量20万单位。或用兽用卡那霉素,成鸡每日用量2万单位。早晚各注射一次,连用三天,可明显消除临床症状。

②鸡群发病后,引起发病的诱因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或改善,鸡群发病又有继续蔓延趋势,此时治疗原则应采取病鸡单独治疗与大群防治相结合。单独治疗方法同上。同群鸡应经饮水投与泰乐加或链霉素等药物,药物剂量按治疗量计算。也可选用红霉素、枝原净、北里霉素等。

③病死鸡经剖检确诊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治疗应以控制大肠杆菌为主。而且采取全群给药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分离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或选用本鸡场过去少用的抗生素可获得满意效果。如氯霉素(0.1%拌料)或氟哌酸(0.03%-0.04%拌料),连续投服4-5天,或用可溶性新霉素饮水,连用4-5天。

④若本病继发于其他原发性疾病,采取的措施应以针对原发病防治为主。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如泰乐加、链霉素等以减少本病的继续发生,降低由于继发感染而造成的死亡。

⑤对60日龄以内的鸡群,尤其是给肉用仔鸡群进行新城疫气雾免疫时,在疫苗中可适量添加药物防止由于气雾免疫而激发本病。可添加链霉素、土霉素盐酸盐等药。链霉素可按每只鸡500单位添加。

除药物防治外,种鸡场可考虑用疫苗接种来防治本病。国内外均有疫苗生产,经一些种鸡场的应用,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该病在种鸡场的净化工作尚未建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用疫苗接种的方法以减少种鸡群发病和带菌率是可行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