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诊断技术手册》第110页(1124字)

病毒的实验室诊断不像病菌那样直观,其在培养基上不生长。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对一般常见的鸡病毒病,在一般的实验室也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1)病料采集 根据鸡的发病特点,用无菌操作采集含毒量较高的组织,例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例应采集急性发病期鸡的喉气管;禽脑脊髓炎、新城疫采集脑部组织,法氏囊炎应采集法氏囊或脾脏,产蛋下降综合症应采集输卵管,禽流感可采集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组织或排泄物。另外,我国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采集病料时,应同时采集病变严重的肾脏和气管。

在病料采集中,除了正确选择采集部位外,病料采集的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最好从急性发病的濒死鸡或刚刚死亡的鸡上采集病料。

(2)病料接种前处理 病料采集后应及时处理使用,否则应置于-20℃以下立即冻存,但也不易长久保存,最好在近期内使用。若病料需送检,应置于冰箱中保存运输。一般污染不严重的组织(脑、脾、肾等),用灭菌剪刀剪碎后研磨成乳糜状,并用灭菌生理盐水或pH7.2PBS稀释成1∶5-10的悬液,以25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双抗(青链霉素)500单位/毫升,4℃冰箱过夜后使用或低温冻存。对污染较严重的组织(气管、肠道以及分泌物或排泄物)在经上述处理后,每毫升病料悬液加入1000-2000单位的双抗作用后使用或低温冻存。

(3)鸡胚接种 鸡病病毒多数都能很好地在适龄的鸡胚中生长,根据接种病料后鸡胚的生长情况并配合适宜的检测方法即可提供确诊的重要依据(见表4-1)。

表4-1 鸡常见病毒鸡胚接种途径

(4)血清学检测 用特异性抗血清检测病料或鸡胚接种培养后的病毒培养物是确诊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简称为琼扩)、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试验等。

(5)动物试验 一般用分离到的病毒培养物接种同日龄、同品系的SPF鸡或非免疫的健康鸡。根据人工发病情况确定所分离到的病毒是否是引起疫病流行的病原体。

除此之外,还有组织培养,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等都可用于病毒诊断,然而在生产中难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