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手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动物针灸手册》第21页(8243字)
针刺操作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术式,才能得心应手,提高疗效。因针具的种类不同,所以施针的方法各异,现将针刺的基本手法介绍如下。
(一)持针法
针刺时多以右手持针施术,称为刺手。要求持针确实,针刺准确。
1.毫针的持针法 普通毫针施术时,常用右手拇指对食指和中指夹持针柄,无名指抵住针身以辅助进针并掌握进针的深度(图1.3.1)。如用长毫针,则可捏住针尖部,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再用上述方法捻转进针(图1.3.2)。
图1.3.1-2 毫针的持针法
2.圆利针的持针法 与地面垂直进针时,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以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图1.3.3)。与地面水平进针时,则用全握式持针法,即以拇、食、中指捏住针体,针柄抵在掌心(图1.3.4)。进针时,可先将针尖刺至皮下,然后根据所需的进针方向,调好针刺角度,用拇、食、中指持针柄捻转进针达所需深度。
图1.3.3-4 圆利针持针法
3.宽针的持针法
(1)全握式持针法 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体,根据所需的进针深度,针尖露出一定长度,针柄端抵于掌心内(图1.3.5)。进针时动作要迅速、准确。使针刃一次穿破皮肤及血管,针退出后,血即流出。常用于针刺缠腕、曲池、尾本等穴位。
(2)手代针锤持针法 以持针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握紧针体,用小指的中节,放在针尖的内侧,抵紧针尖部,拇指抵压在针的上端,使针尖露出所需刺入的长度(图1.3.6)。针刺时,挥动手臂,使针尖顺血管刺入,随即出血。此法与针锤持针法相同,但比用针锤更为方便准确。
图1.3.5-6 宽针持针法
(3)针锤持针法 先将针具夹在锤头针缝内,针尖露出适当的长度,推上锤箍,固定针体。术者手持锤柄,挥动针锤使针刃顺血管刺入,随即出血。常用于针刺颈脉、胸堂、肾堂、蹄头等穴以及黄肿处散刺。
此外,也可用针棒、射针器持针。
4.三棱针的持针法
(1)执笔式持针法 以拇、食、中三指持针身,中指尖抵于针尖部以控制进针的深度,无名指抵按在穴旁以助准确进针(图1.3.7)。常用于针刺通关、分水、内唇阴等穴。
(2)弹琴式持针法 以拇、食指夹持针尖部,针尖留出适当的长度,其余三指抵住针身(图1.3.8)。常用于平刺三江、大脉等穴。
图1.3.7-8 三棱针持针法
5.火针的持针法 烧针时,针尖先向下,然后向上倾斜,始终保持针尖在火焰中。扎针时,因穴而异。与地面垂直进针时,似执笔式,以拇、食、中三指捏住针柄,针尖向下(图1.3.9);与地面水平进针时,似全握式,以拇、食、中三指捏住针柄,针尖向前(图1.3.10)。
图1.3.9-10 火针持针法
6.三弯针持针法 常用执笔式水平进针(图1.3.11)。
图1.3.11 三弯针持针法
(二)按穴(押手)法
针刺时多以左手按穴,称为押手。其作用是固定穴位,辅助进针,使针体准确地刺入穴位。还可减轻针刺的疼痛。常用押手法,有下列四种。
1.指切押手法 以左手拇指指甲切压穴位及近旁皮肤,右手持针使针尖靠近押手拇指边缘,刺入穴位内。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图1.3.12)。
图1.3.12 指切押手法
2.骈指押手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部,右手持针柄,当左手夹针下压时,右手顺势将针尖刺入。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1.3.13)。
图1.3.13 骈指押手法
3.舒张押手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贴近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穴位皮肤紧张,以利进针。适用于位于皮肤松弛部位或不易固定的穴位(图1.3.14)。
图1.3.14 舒张押手法
4.提捏押手法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穴位皮肤捏起来,右手持针,使针体从侧面刺入穴位。适用于头部或皮肤薄、穴位浅等部位的穴位,如锁口、开关穴。施穿黄针时也常用此法(图1.3.15)。
图1.3.15 提捏押手法
(三)进针法
针刺时依所用的针具、穴位和针治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常用的有缓刺与速刺两种。
1.捻转进针法 毫针、圆利针多用此法。操作时,一般是一手切穴,一手持针,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进针。如用细长的毫针可采用骈指押手法辅助进针。
2.速刺进针法 多用于宽针、火针、圆利针、三棱针的进针。用宽针时,使针尖露出适当的长度,对准穴位,以轻巧敏捷手法,刺入穴位,即可一针见血。用火针时,则可一次刺入所需的深度,再作短时间的留针。用圆利针时,可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再调整针向,随手刺入。
3.飞针法 类似于速刺进针法,适用于不太老实的患畜。其特点是不用押手,以刺手点穴并施针;辅助动作多,能分散患畜注意力;进针速度快,可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针刺入穴位后患畜多安然不动,或略有回避动作。具体操作分三步,即“一呼、二拍、三扎针”。
一呼,即术者接近患畜时,高声呼号(按地区习惯呼“得儿……”或“吁……”),使病畜消除戒心,然后左手在患畜适当部位按握,作为支点;右手持针,用手背抚摸畜体,并趋向穴位,再用无名指正确取穴定位。二拍,随着呼号,以刺手的指背轻拍穴位一下,患畜受到了轻微的振动,但不痛不痒,注意力进一步分散。三扎针,刺手轻拍穴位后,随即翻手进针,一次刺入所需深度。上述三步要连贯而行,紧密衔接,全部施针过程仅需几秒钟完成,故有“飞针”之称。
4.管针进针法 主要用于短针的进针。将特制的针管置于穴位上,把针放入管内,用右手食指或中指弹击或叩击针尾,将针刺入皮内。然后退出针管,再将针捻入或直接刺入穴中(图1.3.16)。
图1.3.16 管针进针法
5.针头套针法 对皮肤硬而厚的家畜施毫针术时采用。即先用一较毫针粗的注射针头速刺入穴位,再将毫针顺针孔刺入。
(四)针刺角度和深度
1.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体与穴位局部皮肤平面所构成的夹角,它是由针刺方向决定的,常见的有三种(图1.3.17)。
图1.3.17 针刺角度
(1)直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呈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角度刺入。常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如巴山、路股、环跳、百会等穴。
(2)斜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约呈45°角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于深刺的穴位,如风门、伏兔、九委等穴。
(3)平刺 针体与穴位皮肤约呈15°角刺入,多用于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如锁口、肺门、肺攀等穴。有时在施行透刺时也常应用。
2.针刺深度 针刺时进针深度必须适当,不同的穴位对针刺深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穴位规定的深度作标准。如开关穴刺入2~3cm,而夹气穴一般要刺入30cm左右。但是,随着畜体的胖瘦、病证的虚实、病程的长短以及补泻手法等的不同,进针深度应有所区别。正如《元亨疗马集·伯乐明堂论》中指出:“凡在医者,必须察其虚实,审其轻重,明其表里,度其浅深”。针刺的深浅与刺激强度有一定关系,进针深,刺激强度大;进针浅,刺激强度小。应注意的是,凡靠近大血管和深部有重要脏器处的穴位,如胸壁部和肋缘下针刺不宜过深。
(五)行针与得气
1.得气 针刺后,为了使病畜产生针刺感应而运行针体的方法,称为行针。针刺部位产生了经气的感应,称为“得气”,也称“针感”。得气以后,患畜会出现提肢、拱腰、摆尾、局部肌肉收缩或跳动,术者则有针下沉紧的感觉。
2.行针手法 包括提插、捻转两种基本手法和搓、弹、摇、刮等四种辅助手法。
(1)提插 纵向的行针手法。将针从深层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入深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刺激强度就大;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刺激强度就小(图1.3.18)。
图1.3.18 提插行针法
(2)捻转 横向的行针手法。将针左右、来回反复地旋转捻动。捻转幅度一般在180°~360°之间。捻转的角度大、频率快,所产生的刺激就强;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所产生的刺激就弱(图1.3.19)。
图1.3.19 捻转行针法
(3)搓 单向地捻动针身。有增强针感的作用,也是调气、催气的常用手法之一。大幅度的搓针,使针体自动向回退旋,称为“飞”(图1.3.20)。
图1.3.20 搓法
(4)弹 用手指弹击针柄,使针体微微颤动,以增强针感(图1.3.21)。
图1.3.21 弹法
(5)刮 以拇指抵住针尾,食指或中指指甲轻刮针柄,以加强针感,促进针感的扩散(图1.3.22)。
图1.3.22 刮法
(6)摇 用手捏住针柄轻轻摇动针体。直立针身而摇可增强针感,卧倒针身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使针下之气直达病所(图1.3.23)。
图1.3.23 摇法
临床上大多采用复式行针法,尤以提插捻转最为常用。究竟用何法恰当,要根据每个患畜的生理耐受性和病理状态而定,以达到最佳的刺激为目标。行针法虽然用于毫针、圆利针术,但对有些穴位(如睛俞、睛明穴)则禁用或少用,火针术在留针期间也可轻微捻转针体,但禁用其他行针手法。
3.行针间隔 也分为三种。
(1)直接行针 当进针达一定深度并出现了针感后,再将针体均匀地提插捻转数次即出针,不留针。
(2)间歇行针 针刺得气后,不立即出针,把针留在穴位内,在留针期间反复多次行针。如留针30min,可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不少于1min。
(3)持续行针 针刺得气后,仍持续不断地行针,直至症状缓解或痊愈为止。
(六)针灸补泻与刺激强度
传统针灸疗法非常重视补泻手法,因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宜补,实证宜泻。各种针灸方法均有补泻。
1.白针术补泻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捻转补泻 以针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来区分。右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捻转针体为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捻转为泻。
(2)提插补泻 以提针和插针的轻重缓急来区分。重、快插,轻、慢提为补;轻、慢插,重、快提为泻。
(3)徐疾补泻 以进针和出针的快慢来区分。慢进针、快出针为补,快进针、慢出针为泻。
(4)开阖补泻 以出针后按揉针孔与否来区分。出针后按揉、闭合针孔为补,摇大针孔、不按揉为泻。
(5)呼吸补泻 以在动物呼气或吸气时进针或出针来区分。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6)平补平泻 以中等刺激强度,对穴位进行缓和的提插捻转的补泻兼用手法。适用于一些虚实不明或虚实相兼的病证。
2.其他针术补泻 一般来说,火针为补,血针为泻。同一火针和血针,又各有补泻之分。如火针浅刺、留针短、左转针者为补,反之为泻;血针出血极少者为补,小出血为小泻,大出血为大泻。有人认为,电针也有补泻。波形宽、电压低、密波、频率高为补,波形窄(单峰波)、电压高、疏波、频率低为泻;通电时间长为补,通电时间短为泻。
3.灸术补泻 主要指艾炷灸补泻,其他灸法也可依此类推。《针灸大成》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施术时,艾炷点燃后,不吹艾火,待其徐徐自燃自灭,火力微小而温和,灸治时间长,壮数较多,灸治完毕,用手按揉施灸部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者,为补;艾炷点燃后,吹旺艾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施灸完毕不按揉穴位,令穴位邪气外散者,为泻。
4.刺激强度 针刺后,必须施以恰当的刺激,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一般可分为三种。
(1)强刺激 进针较深,较大幅度和较快频率的行针。一般多用于体质较强的病畜,针刺麻醉时也常应用。
(2)弱刺激 进针较浅,较小幅度和较慢频率的行针。一般多用于老弱年幼的病畜,以及内有重要脏器的穴位。
(3)中刺激 刺激强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行针幅度和频率均取中等。适用于一般病畜。
(七)留针与起针
1.留针法 针刺治病,要达到一定的刺激量,除取决于刺激强度外,还需要一定的刺激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得气后根据病情需要把针留置在穴位内一定时间,称为留针。留针主要用于毫针术、圆利针术以及火针术。其目的有二:一是候气,当取穴准确,入针无误,而无针感反应时,可不必起针,须留针片刻再行针,即可出现针感;二为调气,针刺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以保持针感,或间歇行针以增强针感。火针留于穴内还有加强温经散寒的功用。
留针时间的长短要依据病情、得气情况以及患畜具体情况而定。《灵枢·经脉》曰:“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一般情况下,表、热、实证多急出针,里、寒、虚证以及经久不愈者多需留针。得气慢者,则需长时间留针;患畜骚动不安可不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10~30min,火针留针5~10min,而针刺麻醉要留针到手术结束,耳钉治结一般留针到出现疗效。
2.起针法 针刺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便可起针,常用的起针法有两种。
(1)捻转起针法 押手轻按穴旁皮肤,刺手持针柄缓缓地捻转针体,随捻转将针体慢慢的退出穴位。
(2)抽拔起针法 押手轻按穴旁皮肤,刺手捏住针柄,轻快地拔出针体。也可不用押手,仅以刺手捏住针柄迅速地拔出针体。对不温驯的患畜起针时多用此法。
(八)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
1.弯针
原因 弯针多因病畜肌肉紧张,剧烈收缩;或因病畜跳动不安;或因进针时用力太猛,捻转、提插时指力不匀所致。
处理 针身弯曲较小者,可左手按压针下皮肤肌肉,右手持针柄不捻转,顺弯曲方向将针取出;若弯曲较大,刚需轻提轻按,两手配合,顺弯曲方向,慢慢地取出,切忌强力猛抽,以防折针。
2.折针
原因 多因进针前失于检查,针体已有缺损腐蚀;进针后捻针用力过猛;病畜突然骚动不安所致。
处理 若折针断端尚露出皮肤外面,用左手迅速紧压断针周围皮肤肌肉,右手持镊子或钳子夹住折断的针身用力拔出;若折针断在肌肉层内,则行外科手术切开取出。
3.晕针 在针刺过程中,如动物突然出现站立不稳、昏迷、出汗等情况,多为晕针。
原因 多因针刺过猛或行针过强所致,常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动物。
处理 立即停针,使患畜安静,如症状重者,可针分水、通关等穴。
4.血针出血不止
原因 多因针尖过大,或用力过猛刺伤附近动脉;或操作时病畜突然骚动不安误断血管所致。
处理 轻者用消毒棉球或蘸止血药压迫止血,或烧烙止血,或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止血;重者施行手术结扎血管。
5.局部感染
原因 多因针前穴位消毒不严,针具不洁,火针烧针不透;针刺或灸烙后遭雨淋、水浸或病畜啃咬所致。
处理 轻者局部涂擦碘酊,重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全身和局部处理。